實驗室實習心得體會3篇
實驗室即進行試驗的場所,是科技的產出地,所以國家對試驗室投入非常大。下面是帶來的實驗室實習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實驗室實習心得體會
在實驗室一個多星期的實習,學到了不少,從專業上說,認識了以前見過但不知道名字的工具,熟練了發動機測試的上架操作,鎖螺栓的技巧,瞭解了HORIBA EXSA-1500L廢氣分析儀的開機準備工作及測試步驟,理解了整個實驗的內容:發動機外特性測試,效能測試,排放測試,***其實,排放測試是外特性測試和效能測試的綜合。***瞭解了發動機各個部件的大概功用,對發動機的原理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其他方面,學會了做事不僅要細心,也要負責,不懂的要多問,熟練動手的同時,更要學會動腦,學習的能力不能失去,學會思考,多問為什麼,做事要嚴謹。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雖然在實驗室有時空閒時間會比較多,但我們卻不能幹坐著,應該給自己找找點東西學學,於細微之處發現問題。珍惜時間。
在實驗室裡,親身經歷得最多的就是噪聲大了點,即使門鎖上了,也還能聽到有點吵,門開啟,聲音就更大了,我想,如果能想辦法減小噪聲,***哪怕是一點點,***提高效能,至少對我們這個產品也是一種升級。所以就如何有效地減少發動機噪聲這方面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也一直在尋找產生噪音的原因。
產生噪音最本質的是由於力的作用,這個力的作用點最直接的應該是曲柄連桿機構中的活塞和曲軸及連桿,而力又不是憑空產生的,只能是燃料燃燒的化學能轉化而來,所以,噪聲的來源是由於汽油與混合空氣的燃燒產生的。***當然,在啟動階段,是由於人為的外力迫使曲軸轉動,再由於飛輪的慣性而起動,再壓縮空氣,這都不是後面的噪聲的聲源。***同時,聲音的發出是兩物體相撞而起,在發動機內部,最本質的應該是活塞和缸體的撞擊,再者,由於壓縮的空氣和汽油混合點燃後“爆炸”,敲擊缸體也會產生噪聲。當然,產生噪聲的原因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找出了問題根源,只有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選擇最優方案來解決問題,才算是攻下一個難題。雖然我們的發動機降低噪音的的方法很多,僅用消聲器就大大降低了噪音,到最終的成品,還會有加裝其他的防護罩也能起降低噪聲的作用,根據前面的分析結果,我們也可以在燃料上想辦法,讓最終進入燃燒室的汽油與混合空氣達到一最合適的狀態,這也許就需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結論。在空氣濾清器方面也可以改進,提高進氣的純度。或者安裝噪聲感測器,讓噪聲值在一規定範圍,自動控制調節進入燃燒室的燃料,但也許這樣做反而增加成本,適得其反。
在做測試試驗時,有時會出現“遊車”現象***發動機運轉時長時間的時快時慢***,造成遊車的原因有很多,供油不足,燃燒不充分,解決辦法是保證充足的供油量,供油是通過彈簧調杆,所以要保證其靈活性。當然還有很多原因。
再者,發動機振動也比較明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曲軸上平衡塊的影響,也有燃料燃燒的原因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保證曲軸的迴轉平穩性,一個問題的產生都是有很多原因綜合的影響,所以,也不可能從單方面解決問題,這也就考慮到團隊的作用了。產品的研發,不是個人的,而是集體的。
在實際上架操作會比較多,所以也會不小心犯錯,一開始時由於在鎖螺母時沒有考慮到受力不均的問題,先把一邊鎖緊了,再鎖另一邊,導致缸體有一處螺紋孔處破裂了,柯部不僅沒批評我,還替我解圍,挺內疚的。從那以後,雖然仍積極上架卸架操作,卻再沒犯過錯。
以上是我在實驗室一週的心得,當然,這只是淺薄的見解,我們能學的,要學的,遠遠不止。
篇二:實驗室實習心得體會
從12月末進入實驗室以來到現在,我概括為第一階段,感覺上是比較合適的。今天要去把細胞從-70度冰箱轉移到液氮中,然後就可以回家過年了。大概年初四左右pandamumu姐姐又要來學校了,顯然我也必然會在她來學校之後三四天內回來。
為什麼我心血來潮想寫這麼些東西呢?因為,我在我們年級裡算比較早進入實驗室的,縱向對比、大二寒假進入也是很早的了。我的同年級的朋友對“進入實驗室”還了解得不多,“仰視”的同學經常會問:“你最近在研究什麼啊?”“你發現什麼奇怪的現象了嗎?”“俯視”的同學經常會問:“你今天又洗了多少管子啊?”“殺老鼠好玩嗎?”
籠統地回答一下:如果一個人進了實驗室第一個月內就有自己的課題,然後就開始開始著手研究並且有所發現了,那是大牛人;當然,進實驗室以後也不能甘心就學洗管子、殺老鼠,很多東西都是隻有在實驗室裡才能學會的,比如“實驗室文化”、哥哥姐姐們專案的具體進展和你可以往哪些方向設計自己的課題、甚至每一種細胞的伺候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每一代要養好有什麼經驗……不瞭解這些知識,自己設計project會很空泛、很不具有科學性,甚至只是變相的“簡單重複”。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sjtu的人建議剛進實驗的小朋友要注意的東西,我看後的確覺得很無聊,似乎是人人皆知的。比如他說“要多討教師兄師姐的經驗”,廢話,哪有先自己摸索經驗的人嘛!再比如他說“不要把所有時間花在實驗臺上,要學會查閱文獻”,廢話,實驗資源有限,你想一直花在實驗臺上也不現實。
我還是結合自己的經驗教訓談談我的體會。有些套話比如細心、踏實,沒什麼好多說的。
第一是要膽大。剛學習養細胞的時候,一直害怕染菌、加錯藥……然後pandamumu姐姐還在邊上監工,我反而做得很慢,有時拿槍的手也會抖的,然後加完一樣,想了半天,才放心。後來才發現,其實操作規範的話是不大可能染菌的,做的時候膽子越是大、動作越是快,效果越好。比如消化完的細胞,就是要靠快速的吹打、吸取,才能保證轉移的量儘量多。一般而言,桌上一共也就幾管子的溶液,不大可能加錯藥的。
第二,是要為自己留好後路。比如,師姐的做法,消化完後隨手把瓶子扔到廢液缸裡,我也這麼做了。可是今天我這樣做完以後發現消化下的細胞並不多,而把瓶子拿到顯微鏡下一看才發現細胞仍然貼在壁上。但是顯然,瓶子已經和廢止廢液在一起呆過了,裡邊的細胞是不能繼續儲存的了。如果我當初用完的瓶子仍然放在無菌臺上,那麼就不會出現如此的麻煩了。消化下的細胞不多,必然下一次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養,而且已經養成的那批就浪費了,感覺很可惜。
第三,是要把所有的想法全部想周到。比如這次消化得不好,其實在前一次就已經有徵兆了,可是我一直感覺是操作上的疏忽,而不認為是材料的問題。不過,我其實應該可以分析出來,胰酶忽冷忽熱用過很多次,很有可能是失效的。所以就應該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但是那時沒有仔細想過,第二次的時候由於一直誤以為是操作上的問題,因而操作更加周到,可是那顯然是無濟於事的。
篇三:實驗室實習心得體會
在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為期兩個月的實習使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學習到了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收穫了經驗與體會,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盡,記下來與大家共勉:
1.手腳勤快,熱心幫助他人。初來匝道,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內之事,都應該用心去完成,也許自己累點,但你會收穫很多,無論是知識與經驗還是別人的稱讚與認可。
2.多學多問,學會他人技能。學問學問,無問不成學。知識和經驗的收穫可以說與勤學好問是成正比的,要記住知識總是垂青那些善於提問的人。
3.善於思考,真正消化知識。有知到識,永遠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當你真正學會去思考時,他人的知識才能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4.前人鋪路,後人修路。墨守陳規永遠不會有新的建樹,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學會另闢蹊徑更為重要。
5.獨立而不孤立。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實驗,但要記住與他人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實驗和實驗事永遠不是你自己的。
6.實事求是做實驗。不騙自己更不要騙他人。
7.認真仔細地做好實驗紀錄。不要當你真正用到它時才知它的重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