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叔叔的小屋讀書筆記精選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第一部譯成中文的美國小說。是影響歷史程序的經典著作,是美國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書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湯姆叔叔的小屋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湯姆叔叔的小屋讀書筆記篇一
前些日子,我拜讀了斯托夫人的成名之作《湯姆叔叔的小屋》。為人正直、心地善良、篤信宗教的湯姆叔叔;有勇有謀、聰明好學的混血奴隸喬治;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奴隸販子黑利;人性泯滅、天良喪盡的雷格里;有正義感、但隨波逐流的聖克萊爾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使我最難以忘懷的是聰明活潑但野性十足,後來被調教得自尊愛人得黑奴小姑娘託普西。
託普西是黑人裡最黑得了,一雙圓圓的明亮的眼睛像玻璃珠子一樣閃閃發光,外貌有點怪,臉上的表情是精明與狡吉的奇妙組合,像個小妖精似的。她愛偷東西,偷了之後還撒謊,擺出一副無辜的表情;她品行不端,對所有惹她的人實施報復,惡作劇;她會趁著主人出去,瘋鬧幾個小時,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她的主人想盡了一切辦法懲罰她,教育她,試圖改變她的不良習慣,但沒有用,這只是因為沒有愛!
想想吧!這原本可愛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淪為奴隸,她的一切只屬於他們的主人,那些所謂主宰著她命運的主人。她從小就在奴隸主的打罵中成長,令她養成了說謊、偷東西的壞習慣,把她原來那美好、純潔的心靈玷汙了。在這種毫無尊嚴,經歷著骨肉分離,整天遭受鞭打的情況下,怎麼才能擁有高尚的品德和堅定的信仰呢?只有純潔,美好,無私的愛才能拯救她的心靈!當天使般的伊娃對她說愛她的時候,託普西的眼睛裡蒙上了淚水,她的心靈受到了一縷愛的陽光。果然,託普西以後變好了,她努力爭取關愛別人。這是打罵,說教永遠達不到的效果,充滿愛的一句話超越了一切!這就是愛的力量!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像託普西一樣的孩子。他們品行不良,沒有愛心,不可理喻,那麼千萬不要厭惡他,用愛去理解,寬容,剝去綠色嫩芽外的一層枯黃的東西,用愛來感化麻木的心靈。要永遠記住;愛的力量是巨大的,至高無上的!《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名著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它之所以能在今天依然使讀者們深深感動,也是因為作者在書中宣揚的博愛與人道在奴隸制消失的今天已然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全書都被同一個主題所主宰:奴隸制度的罪惡與不道德。當斯托夫人在她的文字裡寫入次要的主題時——譬如母親的道德權威以及由基督教提供拯救的可能性——她都會強調這些主題與奴隸制的恐怖之間的聯絡。幾乎在小說的每一頁裡,斯托夫人都在積極推動著“奴隸制度不道德”這一主題,有些時候她甚至會改變故事敘述的口吻,以向人們“佈道”奴隸制的破壞天性***譬如,在載著湯姆前往南方州的輪船上,有一名白人女性這樣說道:“奴隸制的最可怕之處就在於對感情和親情的踐踏——比如拆散人家的骨肉。”***通過對黑奴制度拆散他人家庭的刻畫,斯托夫人用文字展現出了奴隸制度罪惡。“在自由的土地上,逃亡者們安全了。”
因為斯托夫人認為母性是“所有美國人生活中的道德與倫理模範,”並相信,只有女性才擁有將美國從奴隸制的惡魔手中拯救出來的道德權威;這便是《湯姆叔叔的小屋》中表達出的另一個主題:女性的道德力量與聖潔。在書中,這種角色的例子有伊麗莎——一位帶著小兒子逃亡的黑奴***並最終與其全家團聚***,或者小伊娃——她被視為一名“理想的基督徒”;正是通過這樣的角色,斯托夫人表明了這一觀點:女效能夠拯救她們身邊的人,哪怕是最不道義的人。但後來的評論也提到,斯托夫人筆下的女性角色一般都以家庭主婦的老套形象出現,而不是現實中的女性。此外,斯托夫人的小說“重申了女性所發揮的影響的重要性”,併為隨後幾十年裡女權主義運動道路的鋪平作出了貢獻。
斯托夫人的清教徒宗教信仰顯露於小說的結尾,並延及所有的主題;她對基督教的本性進行了探索,並認為基督教神學與奴隸制度有著無法調和的矛盾。當伊娃死後,湯姆懇求摯愛她的聖克萊爾“回望耶穌”時;當湯姆死後,喬治·謝爾比用“做一個基督徒多好啊”來稱頌他時;這一主題都得到了最明確不過的彰顯。因為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的主題佔有很大的分量,並由於斯托夫人在小說中直接且頻繁地發出宗教信仰上的感慨,這本小說還常被認為帶有“佈道書的形式”。
湯姆叔叔的小屋讀書筆記篇二
今天,我細細品味了一本經典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看了這本書,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湯姆,他忠心耿耿,全身心維護主人利益。另一個是哈里,他和他的父母,歷經艱險,最終成功地抵達加拿大。
這本書中,湯姆的遭遇令人同情。在奴隸們紛紛逃跑的情況下,他自己沒有逃跑。他從小就忠順於主人,甘願聽從主人擺佈。在這期間他被轉賣到新奧爾良,成了奴隸主海利的奴隸。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湯姆救了一個奴隸主的女兒的命,孩子的父親從海利手中將湯姆買過來,為主人家趕馬車。不久主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殺死。於是湯姆又被拍賣掉了。從此,湯姆落到了凶殘的奴隸主萊格利手中。萊格利經常任意鞭打奴隸們。湯姆忍受著痛苦的折磨,最後為了幫助兩個女奴逃跑,湯姆被打得皮開肉綻,但是他最後什麼都沒有說。在他奄奄一息的時候,他之前的主人來買湯姆,但是湯姆最終遍體鱗傷地離開了人世。
看了這本書後,我從湯姆叔叔身上看到了善良、能幹,還有樂於助人的好品質,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湯姆叔叔的小屋讀書筆記篇三
林肯總統說過:“構成那次巨大戰爭--南北戰爭導火線的,想不到竟是這位身材矮小的、可愛的夫人。她寫了一本書,釀成了偉大的勝利”。這本書就是《湯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譯成中文的美國小說。是影響歷史程序的經典著作,是美國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書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過這本書,我被這本書深深得吸引住了。我為湯姆叔叔那悲慘的一生哭泣,同樣的,湯姆叔叔的一生的寫照就是全體黑人的縮影。我們同情黑人的遭遇,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伊麗莎攜子逃亡,湯姆被賣到“河的下游”去賽門·勒格里正在毆打湯姆叔叔。小說開始於肯塔基州農場主亞瑟·謝爾比正面臨著將因欠債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儘管他與她的妻子***埃米莉·謝爾比***對待他們的奴隸十分友善,但謝爾比還是決定將幾名奴隸賣給奴隸販子來籌集他急需的資金。被賣掉的奴隸有兩名:其一為湯姆叔叔,一位有著妻子兒女的中年男子;其二為哈里,是埃米莉的女僕伊麗莎的兒子。埃米莉並不喜歡對這個主意,因為她曾經對其女僕許諾說,她的兒子絕對不會被賣掉;而埃米莉的兒子喬治·謝爾比也不願意讓湯姆離開,因為他把湯姆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
追捕伊麗莎家庭,湯姆與聖克萊爾一家的生活
在伊麗莎逃亡途中,她偶然遇見了比她先一步逃走的丈夫喬治·哈里斯,他們決定前往加拿大。然而,他們卻被一個名叫湯姆·洛克的奴隸獵人盯上了。最後,洛克與他的同夥誘捕了伊麗莎與她的家人,這導致喬治被迫向洛克開槍。擔心洛克死掉的伊麗莎,說服了喬治,將這名奴隸獵人送到了附近的貴格會定居點以接受治療。
回到新奧爾良後,聖克萊爾與他的北方堂姐奧菲利亞因對奴隸制的不同見解而發生了爭吵。奧菲利亞反對奴隸制度,但卻對黑人持有偏見;然而,聖克萊爾則卻認為自己沒有這些偏見,即便他自己便是一位奴隸主。為了向他的堂姐說明她關於黑人的觀點是錯誤的,聖克萊爾買入了一名黑人女孩託普西,並請奧菲利亞去教育託普西。
在湯姆與聖克萊爾一同生活了兩年後,伊娃得上了重病。在她死之前,她在一場夢境中夢見了天堂,她把這場夢告訴了她身邊的人。由於伊娃的死與她的夢境,其他的人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奧菲利亞決定拋棄自己從前對黑人的偏見,託普西則說她將努力完善自己,而聖克萊爾則承諾將給予湯姆以自由。
湯姆被賣給了賽門·勒格里
在聖克萊爾履行他的諾言之前,他卻因為介入一場爭鬥而被獵刀刺死。聖克萊爾的妻子拒絕履行其丈夫生前的承諾,在一場拍賣會中將湯姆買給了一名凶惡的農場主賽門·勒格里。勒格里***他並不是當地出生的南方人,而是從北方來的移民***將湯姆帶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鄉下。湯姆在這裡認識了勒格里的其他奴隸,其中包括埃米琳***勒格里在同一場拍賣會裡買到了她***。當湯姆拒絕服從勒格里的命令去鞭打他的奴隸同伴時,勒格里開始對他心生厭惡。湯姆遭受到了殘忍的鞭笞,勒格里決意要壓垮湯姆對上帝的信仰。但湯姆拒絕停止對《聖經》的閱讀,並盡全力安慰其他奴隸。在種植園期間,湯姆認識了勒格里的另一名奴隸凱茜。凱茜先前在被拍賣的時候,曾被迫與她的子女分離;由於不堪忍受另一個孩子被出賣的痛苦,她殺死了自己的第三個孩子。
在這個時候,湯姆·洛克回到了故事中。在被貴格會教徒治癒後,洛克發生了改變。喬治、伊麗莎與湯姆在進入加拿大後獲得了自由。而在路易斯安那州,當湯姆叔叔對上帝的信仰就快被在種植園中遭受的折磨所擊垮時,他經歷了兩次夢境——一次是耶穌,而另一次則是伊娃——這使得他決意保留自己對基督的信仰直至死亡。他鼓勵凱茜逃跑,並讓她帶上埃米琳。當湯姆拒絕告訴勒格里凱茜與埃米琳逃往何方時,勒格里命令他的監工殺死湯姆。在他垂死時,湯姆寬恕了兩位監工野蠻毆打他的行為:受其品格的感召,這兩人都皈依了基督。在湯姆臨死前,喬治·謝爾比***亞瑟·謝爾比的兒子***出現了,他要買回湯姆的自由,但卻發現這已經太遲了。
最後的片段
在乘船通往自由的路上,凱茜與埃米琳遇見了喬治·哈里斯的姐姐,並與她一同前往加拿大。曾經有一次,凱茜發現伊麗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兒。而現在他們終於重逢了,他們前往了法國,並最終抵達了賴比瑞亞——一個容納前美國黑奴生活的非洲國家。在那裡,他們又見到了凱茜失散已久的兒子。喬治·謝爾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農場,釋放了他全部的奴隸,並告訴他們,要銘記湯姆的犧牲以及他對基督真義的信仰。
啟示:
一位黑人奴隸在善良的東家的照顧下,幸運地得以培養出高貴的品性,對基督的虔誠激勵著他熱情滿懷地去面對一切,無論是生活的苦難,還是心靈的苦悶,一本破舊的《聖經》寄託著他全部的生活希望,至少,此時的他是最為快樂的。
然而,命運並不會因為人們善意的而美好的願望而存在,它向這個無比誠實的可憐人露出了猙獰的牙齒。隨著東家債務的緊逼,他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上了被隨意買賣的悽慘道路。部分人的法律規定了他們的奴隸身份,也註定了他們的悲慘命運。在任何一種可能的變動下,奴隸們都是處在被踐踏的位置。
艱難坎坷的勞動生涯中,又是上帝的召喚慰藉了他的靈魂,這也是他唯一的精神家園,除此之外,他別無所有。善良和關懷在沉重的黑暗下顯得脆弱無比,理性的光輝也只能照亮身邊的一點溫暖,只要一陣陰風吹來,這點光芒也會消失,通常就是這樣。
然而,堅忍的人終將獲得拯救,誰也無法阻擋住自由的心靈飛向天堂。那種聖潔的苦難的光輝將把每個信念崇高的追隨者引渡到幸福的彼岸。
苦難似乎與美好一樣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面對黑奴們身受的困境,忍不住心頭也要一陣陣的顫慄,而在湯姆、喬治、伊卡琳娜、謝爾比太太、哈里斯太太等人頌讚上帝、拯救靈魂時,同樣的感覺也傳遍了全身。的確,人們能夠指望任何別的什麼嗎?除了自己。
當苦難來臨時,人們大都選擇了逃避或是要求別人來承擔。而在幸福面前,人們卻選擇了獨享。難道這就是人的趨利避害的本性使然嗎?共患難而不共富貴,無形中似乎歷史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鐵的法則。靈魂深處的溫情日益退縮。矇蔽了心靈的視線,我們還會為什麼而感動嗎?
上帝活在人們心中,我們就是上帝!在湯姆無比虔誠的祈禱中,我們看到了這一點。從他堅定的信念中,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最終他拯救了自己,靈魂與上帝同在。毫無疑問,有希望且滿懷希望的人永遠是幸福的!
讓我們為拯救屬於自己的靈魂而努力終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