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有什麼功效作用

  白芥子有什麼功效呢?白芥子的作用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白芥子的功效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Bái Jiè Zǐ

  【別名】辣菜子***《中藥志》***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晒乾後,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白芥條。

  【生境分佈】主產安徽、河南、山東、四川、河北、陝西、山西等地。以安徽、河南產量為大。

  【性狀】種子呈圓球形,直徑1.1~2.5毫米,較黃芥子為大。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光滑。在擴大鏡下觀察,可見細微的網紋及一暗色小點狀的種臍。種皮脆薄易壓碎,剝去後有薄膜狀的胚乳粘著於種皮內表面。胚黃白色,袖質,二子葉相疊,並於中脈處折起呈馬鞍狀,胚根亦折轉而藏於其間。氣無,味先覺油樣而後微酸,繼感辛辣。以個大、飽滿、色白、純淨者為佳。

  【化學成份】白芥子含白芥子甙、芥子鹼、芥子酶、脂肪、蛋白質及粘液質。白芥子甙經芥子酶水解,產生異硫氰酸對羥基苄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鹼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鹼經鹼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膽鹼

  【炮製】炒白芥子:原藥簸盡雜質,炒至深黃色,微有香氣即得。

  【性味】

  辛,溫。

  ①《品彙精要》:味辛,性溫,無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辛,熱。

  ③《本經逢原》:辛,溫,微毒。

  【歸經】

  入肺、胃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胃二經。

  ②《本草新編》:入肝、脾、肺、胃、心與包絡之經。

  【功能主治】

  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①《別錄》:發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口黃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②陶弘景:御惡氣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

  ③孫思邀:治咳嗽胸脅支滿,上氣多唾者,每日溫酒吞下七粒。

  ④《醫學入門》: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臟,止夜多小便。又治撲損瘀血。

  ⑤《綱目》: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

  ⑥《現代實用中藥》:搗爛如泥,外用作面板刺激引赤藥。

  ⑦《藥材資料彙編》:功能暖胃,增進食慾,並可為中毒後之催吐劑。

  ⑧《東北藥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劑。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經疏》:肺經有熱,與夫陰虛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

  ②《本經逢原》:多食昏目、洩氣、傷精。

  【附方】

  ①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蔔子。上三味各洗淨,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君,餘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②治風溼涎痰,結成痞塊:外用白芥子為末,醋凋敷患上。內用白芥子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清晨參棗湯下。***《方脈正宗》***

  ③治翻胃,吐食上氣,及羸弱不欲動:白芥子,晒乾,為末,酒服方寸匕。***《普濟方》***

  ④治傷寒後,肺中風冷,失音不語: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熱,帶熱包裹熨項頸周延,冷則易之。***《聖濟總錄》芥子酒熨方***

  ⑤治臂痛牽引背胛,或輟或作,由榮衛循行失度,痰滯經絡,或似癱瘓:真白芥子、木鱉子各三兩***麩炒***,沒藥***另研***、桂心、木香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婦人良方》白芥子散***

  ⑥治風溼腳氣腫疼無力:白芥子、蕓薹子、蓖麻子、木鱉子***去殼***、白膠香各一兩,胡桃五枚***去殼***。上六味,一處搗三千杵,成膏。每用皁子大,摩疼處。***《聖濟總錄》芥子膏***

  ⑦治腫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調塗之。***《瀕湖集簡方》***

  ⑧治小兒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調,攤膏貼之,以平為期。***《本草權度》***

  ⑨治牙痛:白芥子、舶上莎羅、蕓薹子各一兩。搗細羅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邊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邊,即吹左鼻中,仍先淨洗鼻中,吹藥。***《聖惠方》白芥子吹鼻散***

  白芥子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10%或20%的白芥於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選2~3穴,每穴注射0.5~1毫升,每日1次,7~10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後休息3~4天。再行第二個療程。取穴:喘息型以膻中、定喘、肺俞、天突為主,單純型以天突、中腑、肺俞為主。交替應用。149例患者經1~2療程,其中單純型70例,臨床治癒10例,顯效19例,好轉24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為75.7%;喘息型79例,臨床治癒11例,顯效29例,好轉2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84.9%。另據157例哮喘型患者的觀察結果,有效率為75.8%,顯效率為35%。本藥對慢性氣管炎主要症狀和體徵的消減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從見效的快慢和好轉的程度來看,以平喘作用較好,多數患者治療後痰易吐出,隨之氣喘明顯減輕,以後咳嗽逐步減輕,但無明顯消炎作用。

  ②治療膝部腫痛

  取白芥子***或黑色芥菜子***2兩研末,用燒酒或黃酒調成糊狀,包敷患處,幹了就換,以局部發泡為度。治療兩例,均有效。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