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教學培訓心得感悟: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編者按:作者通過這次的新教師培訓,真正認識到自己教師的身份,下面我們來看看《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篇教育感悟吧!

  今天是“滑縣2017新教師培訓”的第二天,來自焦作師專的馬媛媛老師為我們的炎炎夏日帶來了一股“涼風”,讓我們“冷靜地”思考了一下“我是誰”的問題,進而更好地調適了自己的心理,更好地為自己排憂減壓。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武林外傳》中呂秀才跟姬無命討論“我是誰”的經典橋段吧,至少我對這個片段是記憶猶新的,而且每看一次都對呂秀才的雄才辯略崇拜的不得了。與此同時,我還每次像姬無命一樣被呂秀才的“繞口令”給繞進去。如果我是“姬無命”的話,估計每一次也會被問得百口莫辯,最後以一句“我殺了我”斃命。

  大家經常拿看大門的老大爺作為談資,說他們每天都在問哲學史上最有價值的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

  “我是誰?”也許只有明白了這個問題,更好地認識了自我,我們才能確定自己工作的目標,生活的夢想,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我是誰?

  我是媽媽,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作為媽媽,我時刻感覺愧對自己的孩子,為此甚至成了一位焦慮型的媽媽。孩子七八個月來過滑縣一次以後,便從小在安陽由奶奶帶大。我雖然每週都堅持回家一趟,但每次跟孩子的分開簡直都是一場“生離死別”。孩子伸手哭著喊媽媽,我們卻絕塵而去,把冰冷的車影留給了他。我不敢回頭看他,只因自己已淚流滿面。

  現在孩子接到我們身邊已經三個多星期了,每次我一消失在他眼前,他依然會焦急地喊“媽媽”,害怕地大聲哭泣。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他的全部。由於自己的愧疚感,我總是用“放大鏡”去看待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我自認為“不正常”的舉動,其實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孩子還是原來的孩子,我應該做一個欣然接受孩子一切的媽媽。

  我是誰?

  我是老師,一名普普通通奮鬥在滑縣第一線的小學教師。對於教師這份職業,我不敢豪情滿懷地說“熱愛”,但是我敢說自己是抱著認真負責,愛崗敬業態度的小學語文老師。作為09年第一批特崗,我被分到了一個邊遠偏僻的鄉村小學,這跟我的理想差距太遠了,至少跟我報特崗的初衷是不符的,初中崗位變成了小學,英語學科變成了學校缺哪科教師你就教哪科,這簡直是在跟我開玩笑。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恐怕這“骨感”也只剩下“骷髏架”了吧。遠離家鄉,投奔滑縣的教育事業,當時我的心頭會時不時冒出一句“辭職吧,回家考招教說不定有更好地選擇、更大地平臺”,但即便這些話在我腦海裡湧現出一萬次,我最後還是堅持了下去,只因這裡的孩子們比起城市裡的孩子,各方面都讓我心生憐憫!

  記憶中最震撼我心靈的一幕發生在課間十分鐘,一位大家覺得智商有問題,被貼上“傻”標籤的一年級小孩兒一個勁兒衝著我笑。那是一種發自心底,抑制不住的笑,他的微笑像是會說話,我揮手示意他過來,他飛奔到我身邊,還是咧著嘴傻呵呵地笑,我也以微笑迴應他,順便問他:“你咋這麼高興?”“我媽媽要回來了!”他回答地聲音如此巨集亮,那一抹微笑依然掛在嘴邊。“嗯?你媽媽,你媽媽沒在家?那她去哪兒了?”“他去新疆摘棉花了,媽媽說回來還給我帶好吃的呢。”說罷便一溜煙兒地跑了。那一刻,突然感覺“每個孩子都需要媽媽,不管他是怎樣一種狀態”。隨後我立刻在自己的班級做了一個小調查,原來好多學生的父母都跑外地了,有的到天津包地種棉花,有的到新疆摘棉花,有的到南方打工去了……他們長期得不到父母地關愛,爺爺奶奶能給予的也只能是吃喝拉撒睡等基本日常生活保障。

  記得本學期我們班的一次以《××,我想對你說》為題的作文中,就有一個學生髮表自己內心的痛楚,敘述爸爸媽媽在他三年級時外出打工,他即使心裡有一萬個不情願,自己也不敢說。他不想要爸爸媽媽電話裡的關心,他只想要爸媽回來。還有一次品德課,一個女孩講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爸爸媽媽不要跑那麼遠打工,希望全家人能天天坐在一起吃飯。多麼樸素的想法和願望,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像天上的星星那麼遙不可及。於是一個想法在我心中萌發,一定要好好關愛這群孩子,雖然那時我還沒有當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像父母一樣關愛他們,但我只要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去對待,用愛去感染他們就足夠了。現實中這幫孩子對我也很好,讓我這個異鄉人感覺到了愛的迴應。

  我是誰?我是一名女子。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孩子讓我明白作為母親的偉大,是孩子讓我時刻保持堅強,是孩子讓我領略了人生不同的風景,是孩子讓我更深刻地體味到了童真童趣的味道。

  我是誰?我是妻子。一名普普通通的妻子。既然是妻子,家庭對於我來說就是自己的另一片工作陣地。雖然我離“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標準還相差甚遠,但我時刻在努力著,也要力爭做擁有“錢箱、書箱、化妝箱”的新時代妻子。作為妻子,我時刻跟老公目標達成一致,他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我的是“老公、孩子、熱炕頭”。為此我們奮鬥了三年,終於全家人團聚在此。

  我是誰?我是一個心寬體胖的人,一個喜歡心理學的人,一個隨遇而安的人……

  雖然現在工作的地方沒有縣城的喧鬧與繁華,但是這裡有鄉村的清新與寧靜;雖然這裡沒有縣城的機遇與平臺,但是這裡何嘗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曾記得上初中時語文老師告誡我們的一句話“不要抱怨環境,只要想學習,環境多麼惡劣你都能學。”今天我把改編的一句話送給自己“不要抱怨環境,只要想成長,任何地方都是好平臺”。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得到了就是最好的。

  我就是我,來自安陽,將會在滑縣這片熱土繼續散發教育熱情的我。不僅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希望大家都能在咱們滑縣這片豐饒的土地上開闢出自己的教育新天地。

  作者|王莊鎮 王麗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