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夏至傳統習俗有什麼

  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是民間常說的“四時八節”中的“八節”之一。在古代,官民都很重視夏至這個節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風調雨順。那你知道浙江夏至有什麼習俗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浙江三門縣夏至習俗

  羹又稱扁食、湯包,是三門農家夏至節令食品。羹以豬肉、豆腐乾、冬筍、鹹菜、蝦皮等多種佐料切成細丁作料,炒熟冷卻後裹入擀薄的小麥粉做成方形薄粉皮***有的加入綿青汁,做成青羹***,做成耳朵狀像餃子一樣的食品,可下鍋煮沸吃,或上籠屜蒸、煎都可。夏至正是農村插秧季節,農家以此為點心送到田頭吃,故又有“田羹”的叫法。

  清代寧海人鮑謙有詩詠道:“任是郎情愛綠醅,滿樽燒酒莫輕開。須防夏至楊梅熟,大有姻親接迭來”。楊梅是夏天珍貴果品之一,“夏至楊梅滿山紅”。夏至前後是楊梅成熟期,漫山遍野綠樹碧葉間,紫紅色的楊梅綴滿了枝頭。楊梅營養豐富,還有藥理作用,民間有以白酒浸製“楊梅酒”之習慣,備以盛夏飲用,有解暑之效。

  夏至的飲食習俗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在西北地區如陝西,此日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

  有些地區,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孃舅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醃臘肉,說是吃了就不會疰夏。一些地方還流傳夏至食狗肉的習慣。

  吃狗肉能強壯身體,史記雲“秦人以狗御蠱,俗謂夏至宜食狗肉”。意謂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適宜食狗肉,以增強抵抗力。

  夏至習俗飲食

  1、生菜、涼麵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大吃生菜、涼麵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慾,但是又不至於會因為過於寒涼而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將近的時候,涼麵等食物就開始大賣了。

  2、熱面

  還有人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那叫“鍋挑兒”,據說有“辟惡”之意,吃熱面是為驅除邪惡,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

  3、夏至羹

  湖南長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麴草做成的湯丸,名“夏至羹”,民諺雲“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4、夏至餅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麵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

  5、豌豆糕

  夏至這一天,在老南京的風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騎坐於門檻上吃豌豆糕防百病。這項風俗的由來是因為夏令天氣火熱,人們多不思飲食,才讓小孩先吃豌豆糕開胃。此外,老南京在夏至這一天還要吃碗涼麵稱稱體重。

  6、夏至蛋

  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後加紅棗煮湯吃,叫“吃夏至蛋”。湘南一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於夏至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袋裝上,繫上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去蛋殼將蛋吃掉。民間以為夏至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雲“夏至吃蛋,石板踩爛。”

  7、新麥

  山東部分地區,夏至日有煮新麥粒吃的習俗,孩子們用新麥秸編的小笊籬,在湯水中撈取新麥粒吃,既嘗新,又是一種遊戲。

  8、圓糊醮

  “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的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籤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並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因此浙江紹興依然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

  9、粽子

  西北有些地區夏至吃粽子。在西北地區如陝西,此日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10、麥粥

  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一天,早餐會吃麥粥。麥粥不僅是清香宜人、健脾養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緩解人們“苦夏”時的食慾不振,同時還可祛溼利尿,是夏至節不可多得的美味。

  11、餛燉

  無錫人中午吃餛飩,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諺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民間還有吃了餛燉之後為孩子量體重,希望孩子體重增加,身體健康的習俗。

  12、莧菜和葫蘆

  某些地區夏至當天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會到孃家吃飯,舅舅家就會準備莧菜和葫蘆做菜,寓意吃了莧菜就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

  13、狗肉

  一些地方還流傳夏至食狗肉的習慣。吃狗肉能強壯身體,史記雲“秦人以狗御蠱,俗謂夏至宜食狗肉”。意謂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適宜食狗肉,以增強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14、荔枝

  除了吃狗肉之外,還有吃荔枝的習慣,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症,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適量。

  15、過水麵

  山東各地在夏至的這一天裡是要吃涼麵條的,也就是過水麵,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裡撈麵吃,對於小孩子來說已經不只是吃飯了,更是一種遊戲,充滿了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