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散文

  我無法面對死亡,因為捨不得離開你的身旁,我多麼期待生命的延續多麼希望歲月很長;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面對 死亡

  剛才聽到樓上東西砸地的聲音,心裡不自覺一驚,有那種地板將要斷裂的恐懼,原來,我是那麼害怕死亡,不知道死亡是什麼滋味,怕!回想,世上究竟能有幾人敢去撞那明晃晃的尖刀呢?那種寧死不屈又是何等的勇氣!然而,我真的不敢,我不敢***,我害怕死亡帶來的痛,我害怕關於死亡的一切。貪生怕死也許被人所不恥,以前聽到許多關於捨身取義的故事,而今卻幾乎沒了,是不是古人比我們更有膽量?還是我們太膽小懦弱了。今人愛惜生命到了極致,苟且偷生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有的人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和身體苟活,為的不是什麼民族事業也不是什麼義氣,僅僅是不想死而已。死亡帶給我無限遐想,然而除了這些自己可以掌控的死亡因素外,還有一種人類無法把握的死亡,那就是絕症。

  一個身患絕症僅有幾個月壽命的人,要怎樣每天去度過一生,他要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來度過,而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堅持走到短暫生命的盡頭。他不僅要忍受巨大的病痛折磨,還要忍受與家人生離死別的悲痛;他不僅要有堅強的內心還要有嚴酷的殘忍;他一邊承受著父母親人給與的生命中最厚重的關愛還要克服死亡帶來的恐懼.而他的親人則和他一樣每天守候著他,每天祈禱盼望奇蹟的出現。他們也要一邊做好面對殘酷現實的準備,一邊還要強言歡笑隱藏內心的巨大悲痛和恐懼。絕症,讓一個曾經充滿歡笑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作為你的朋友,我究竟能做什麼!我不是科學家,研究不出治癒絕症的辦法,我也不是醫生,不能運用醫學知識給你親人最好的護理讓他減輕病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你一樣看著他一天天痛苦的走向死亡,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你開心希望能夠短暫的忘掉疼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傾聽你的苦悶讓你發洩出來不用悶在心裡,躲起來自己默默流淚。

  面對死亡任何人都無可奈何,也許我們該清醒了,雖然我們一再逃避,逃避現實,逃避悲痛,不敢面對,不敢承認他將要離去的事實,我們用歡快的歌麻痺自己的耳朵,用快樂的笑聲掩藏內心的悲傷,然而在無人的角落裡,這種痛卻又情不自禁不知不覺的湧上心頭,再次刺痛我們尚未癒合的傷口,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恨蒼天無情只恨自己無能,只恨世事無常只恨天意弄人,除此,還能怎麼辦?在分享著你的悲傷的同時,我也好想給你一個美好的願望,也好想給你一個善意的謊言,只是我不敢去做,我希望這個謊言可以慰介你一絲絲的痛只是我沒有勇氣。只希望你看開一切,無論發生什麼都能夠勇敢的挺下來,因為他希望你過的更好,更好!

  沒有他的日子,你要學著一個人面對所有,沒有人在給你鼓勵,沒有人在給你不求回報的愛,沒有人督促你學習,沒有人教你如何處事,沒有人送你上學,沒有人給你交學費,一切的一切都將由你自己承擔,這些你做好了準備嗎?你的責任將會更重,你不僅要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你還要幫助他照顧他原來的那個家,你將要扛起他肩頭所有的責任,你也要完成他未完的心願,這些你想過嘛?也許,他的離去對你很不公平,但是你還要勇敢接過這一切,因為他對你的愛一直都在!不管是為了回報還是為了怨恨他無情的離去,你都該準備好一切,你都該讓他放心的離開,你,已不在年少!你必須學會面對生活的一切。也許,一夜間,你會突然長大,也許一夜間你也會喪志頹廢,這取決於你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宿,不同的是有些人處理好了一切才心滿意足的離開,而有些人還未來的急準備就匆忙上路,而這留下的事需要你去幫他做,這也就是他的心願。天堂是什麼顏色?天堂有多美好?天上到底有沒有神仙?人死後會去哪裡?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有的人死了卻一直活著,活在我們的心底,他的一切的一切都活在我們的心底,他的愛也一直留在心底,他的話語被我們謹記,既然如此,何不開開心的陪他走完這人生的最後一站,告訴他:我愛他,他永遠活在我心裡。何不看開些讓彼此勇敢的接受,去享受這最後的旅途。而你,也是一樣,忘記痛苦,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陪他吧,讓他知道你可以的,你是他最棒的兒子,你可以照顧好這個家,你可以像他一樣挺直脊背,堅強的撐起這個家,告訴他,今生,有他這樣的老爸你很幸福很驕傲很榮幸,告訴他來生你們還要做父子,而這些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加油吧,稱呼你一聲弟弟,祝我們的爸爸順順利利開開心心心,了無遺憾的度過他生命的每一天吧。…此文送給我最堅強的弟弟!你永遠是我心中最堅強的人!

  :面對死亡

  在老家去世的人和在這邊不一樣,匆匆就埋葬了,而這邊要像辦喜事一樣,放哀樂,放鞭,大辦幾天,大場面,舅姥姥離世的時候我匆匆趕到,門旁邊是草繩和黃紙編的草靈,96歲的老人,草靈長長的在風中飄著,我的眼睛不知道是被淚水還是被晃動的草靈弄的模糊了,96歲。天,彈指一揮間,歷盡滄桑,苦難,白髮送黑髮,人生最後的十幾年甚至不認識子孫,但對小時候的經歷確準確無誤的都能記起來,父母的名字,經歷,越是經歷久的越清晰,孫子,媳婦,老親少友一個不認識,就在她走完人生的最後幾分鐘確意外的清醒了,對照顧她幾十年的兒媳說:我死了,你就能想想福了。淚水不由自主的流下,面對死亡我們無能為力。認淚水流下我不會去擦。悲傷就悲傷吧,難過就難過吧。

  表舅是在大年那天離去的,有人說是壞事太多才死在年上的,我不信,一直支撐著,過年孩子們都回來了,該看到的都看到的,沒有遺憾的離開了,生命最後幾天硬硬的支撐著,他知道一定要看到兒孫最後一眼,交代最後幾句,這個頑強的老人為了看看親人最後一眼,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種忍受是老人最後的企盼。離開的時候我看見這位慈祥的老人那樣安靜,無牽掛的,沒有遺憾的離開,心碎,悲痛,認淚水流下我不會去擦。他是我摯愛的親人啊。

  今天又傳來表哥的離世,晴朗的天空變得更加悶熱和煩躁,面對死亡我們除了懷念和悲傷無能為力,親人在世的時候要更加珍惜,不要計較太多,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每一天,每一秒,劉墉說人出生時什麼都沒帶來,後來才穿的衣服,親人喜極而泣,死的時候也什麼都帶不走,倆手空空的,在親人的哀嚎中離開,所以無論是我們的生還是死都伴著親人的淚水。爭一生,奪一世,又是為誰,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如果有天堂,有上帝,希望親人們比今世還好!

  :人生中要敢於面對死亡

  兒時,對死亡有著本能的恐懼,記得曾在漆黑的夜晚獨自躺在床上想象著墓穴的情景,便會有近乎窒息的感覺,便會急急弄些聲音出來以證明自己的存在,然後方鬆得一口氣。據說,許多人在孩提時代內心都被死亡的陰影籠罩過。

  死亡,在人們心中是個恐怖的世界。有一種說法:老人畏懼死亡,是因為去往那個世界的路途已經很短;小孩害怕死亡,是因為從那個世界過來的時間不長;人在中青年時期對死亡有些漠然,則是因為這個時期處在生命的中間位置,在距離死亡最遠的地方。這樣的說法僅僅是說法而已,真正的理由,應該是中青年時期旺盛的生命力支撐起了生命的自信。

  我思量,人們對另一個世界的畏懼多源於對這個世界的不捨。人們來到這個世界,便為追名逐利的法則所左右,為美的東西所吸引,權力、財富、名譽、地位、鮮花、陽光、愛情、親情等等,無一不令世人難以割捨。成功者陶醉其中,失敗者為之沮喪,世俗之人,畢其一生,沒有誰能夠放棄這種與生俱來的價值追求,而死亡卻使這種追求註定成為泡影,無論對成功者或失敗者都是一樣,所以,死亡難免令人畏懼和恐慌;視死如歸者,除修成正果的高僧,得道成仙的方士,或信仰支撐的勇者,別無他人。

  其實,來自泥土,復歸於泥土,乃是生命最直接的形式;無中生有,有歸於無,則是生命亙古不變的迴圈。天地有陰陽之界,萬物有陰陽之分。天地的陰陽誕生出生命的靈魂,情愛的陰陽則孕育出芸芸眾生。生之為陽,亡之為陰。生者有歡有樂,有名有利;亡者魂無所歸,魄無所寄。世人於名,於利,於美,雖然戀而不捨,最終卻不得不捨,也不能不捨。在生積極追求,理所當然,只是沒有必要將此作為畏懼死亡的包袱。有,就在生活中享之;無,則在精神上棄之,千萬別因不得而痛苦,更不必為失去而恐懼。放下一切,才能快樂,這既是佛教徒追求的靈魂目標,也可作為世俗之人的生活原則。

  在公墓,看到不同規模、檔次的墓型,我有些不解:在這種地方,居然還煞費苦心地去劃出分三六九等,不知意欲何為?我想,生者所以如此,除了哀思的寄託,很大程度上是將自身不能放下的東西強加在已經放下了一切的亡靈身上。

  生與死,是一對辯證的孿生子,人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便一步步地向另一個世界走去,這是生命的必然,宇宙的規律。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但不必畏懼死亡。坦然地面對死亡,將使我們更加重視生命的質量。臺灣作家素黑說:“覺知自己如何面對死亡,反映我們怎樣看待生命,準備怎樣活這一生.……。能面對生死的人,才算成熟,真正成長過。”“害怕死亡的人,無法安於生命。”

  什麼是成熟的人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從身體到情感。

  刻意追求名利,過分耽於享樂,其實是畏懼死亡的典型表現。這樣的人往往認為,人生一次,務必光宗耀祖,出人頭地;人生苦短,應該恣意縱情,及時行樂。這類人一般都活得很累,很緊張,甚至很難受。

  放下刻意的名利和享樂的追求,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輕鬆,身心將更加健康,靈魂將更加高尚,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幸福生活,本質意義上的價值人生。

  讓身心盡情在自由的原野上倘佯,不必憂心另一個世界的臨近,充分地沐浴這個世界的陽光;如果這樣,當你進入那個世界的一刻,你會發現,那將是生命的涅磐與重生,而不是死亡。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