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小文章

  古人云: 文章不是無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賦予作品生命和魅力,缺乏真情實感的文章是難以打動讀者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不缺席的光陰

  作者:江湖君

  1

  我時常想,倘若那段光陰,我不缺席,便多好。也罷,不過想想。

  2

  十月北京的天,時好時壞。空氣指數,像是人的心情,起伏不定,在網站實時更新的數表上跳動著。

  聽說,香山公園的葉開始泛紅。我想,有很多人已經開始有賞楓的計劃了吧。我卻沒有賞楓的心情,於是倚靠在窗臺的圍欄,望著被霧氣籠罩的校園,朦朧,不真實。而此時遠處一瘦小的老婦緊緊牽著孩子的小手。老人佝僂著身子,孩子緊緊的挨著老人的一側,倆人步履蹣跚地前行,清晰,且真實。

  由於清早,還少有人煙,校園顯得格外清淨。

  剎那的恍惚間,眼前的老人和孩子便消失在霧氣繚繞的校園裡,僅留下三兩聲咳嗽:來,奶奶給你買好吃的。

  敏感的詞眼瞬間刺激著我的淚腺神經,卻欲哭無淚。

  3

  走在鄉間裡,我心情無以言表。當看到一個陳舊的,廢棄的小屋前聚集的人群,我知道,我到了。

  上前去,看見門口立著的花圈,上面清晰的字跡,最顯眼的是奶奶的名字。或許奶奶這一生,也從沒正式地寫過自己的名字,因為她並不識字。走進屋內,奶奶靜靜地躺在木板床上,沒有聲息。一張小桌上,兩隻白蠟燭燃燒著,給了這個小屋一點光亮。兩隻蠟燭中間擺放著一張奶奶的遺照,灰白背景的相片中,她和藹而慈祥。

  4

  “嘟嘟嘟”快上晚自習的時候,我拿起手機撥通了爸爸的號碼。

  “喂,爸,你去哪了?”我的語氣中帶有一點焦慮。

  “奶奶,她走了,我們在送她去她想去的地方,你知道的。”父親的在電話中的語氣裡,沒有任何情感色彩。

  “哦,哦。。。”我不知道當時我是怎麼說出這個“哦”字,只是我知道有一個人還沒和我說再見就永遠地離開我了,那個會在我小時候被別的孩子欺負的時候,會擋在我前頭的人離開了。那個在我被老師無理地關在小櫃子裡的時候,會去找老師理論的人消失了,永遠地,消失在我渺小的世界裡。

  5

  “你別騙我,你一定要考到北京去,奶奶我很累了,不想活了;不是為了看你考大學,我早該走了。”奶奶拽著我的手,奶奶的手,微涼;神情恍惚,眼神呆滯望著我,說道。

  “一定考到,一定。”我不以為意的回答道。我卻不知道此時面前的老人站在生命線的邊緣上最後一次對於人生的期許。顯然,我的答案顯得敷衍。只見奶奶輕輕點頭,並無表情。

  6

  我不想在這了,我想出去透透氣,這樣的環境,太壓抑了,我近乎咆哮。

  奶奶無力地哀求,終止了。眼裡摻著渾濁,溼潤的,深不見底。

  那晚,天小有陰雨。

  我所謂的透透氣,不過是在網咖裡電腦前,沉淪著虛擬裡的遊戲罷了。

  剛過十二點差不多一刻的時候,莫名的,心情低落。再也無法抑制憋在心裡的情緒。眼睛痠疼,關機,望著黑屏裡少年的面龐,略顯消瘦。

  奶奶,我回來了,我有些哽咽。

  回來了就好,奶奶像是犯錯的孩子。最近,你是累了點,奶奶心裡明白的。

  7

  像往常一樣,每週日的下午,去看奶奶。

  公交車上,人多擁擠,車開得並不穩,偶爾碰著身旁的陌生人,卻發現一雙眼睛,詭異地聚焦在我的身上,一老叟坐在座位上,怪異地打量著我。

  他像是胸有成竹似得,拍拍我身旁的婦人,指了指了我說,這是你朋友嗎。

  並不是,婦人好奇地看著他。

  那你檢查一下你隨身的錢包手機,還在不在。那老叟似乎更自信了,唸唸有詞道,我原來可是武警大隊的,什麼事都逃不過我的眼睛。

  話音剛落間,沒有,都在哈,婦人答道。

  神經病了是不是?幾乎從不粗口的我,憤怒了。

  平生,最討厭的,便是莫須有的標籤。

  話也不是這麼說,現在什麼世道,小夥子,你還年輕。婦人像是興災惹禍。

  那老叟連連道歉。

  我並不願過多回應,到了站臺,便下了車向奶奶的家走去。

  奶奶像是看到我的鬱悶,怎麼了呢?

  我便像倒苦水似得,全都告訴了奶奶。

  奶奶先是嘆氣,又像是若有所思。

  孩子,以後你出去了,比這更委屈的事還多的是喲,要學會凡事忍。有些東西,往心裡嚥了,也就那樣了。以後,你經歷多了,自然就會懂了。

  嗯嗯,我點點頭,便不再多說。

  8

  南方的冬天,也開始變涼,街道上隨處可見凋零的落葉。通往奶奶家的泥濘小路變得更加坑窪,尤其在雨後。一如往常的週日下午,到奶奶家的時候已經一點過半。奶奶坐在藤椅上,目光呆滯地沒有焦點。

  奶奶,我試探性地喊了一聲。

  哈,你來了。奶奶頃刻間回過神,轉頭。由於無法行動,只能輕輕地挪動一下身子,便可聽到清晰的藤椅支架間的咯吱一聲響。

  姑姑呢?我其實明知故問,不過隨意想找個話題。

  她還能去哪,還不是去打麻將了嘛,奶奶淡淡地回答道。

  最近學習怎麼樣了?奶奶迅速轉移了話題。

  就那樣吧,我面無表情。

  記得原來最愛看你作業本上的紅勾勾,想想很久都沒看到了,奶奶一臉憧憬的樣子。

  奶奶不識字,便認為好學生的標準就是,在作業本上老師給的紅勾勾越多,便越好。

  現在當然更多了哈,我便應和道。

  真的?奶奶像孩子般天真地望著我。

  當然!我希望奶奶能開心便無所謂一個小謊。

  熟不知,其實高中之後,作業本上最多也就會出現老師的“已閱”二字。

  臨近傍晚,和奶奶打完招呼便起身準備回家。奶奶卻叫住了我,艱難地用左手從衣袋裡掏出了一張紅色紙幣遞給了我,便囑咐道,省點用哈。

  莫名的,鼻子一酸,點點頭,我便離開了。

  9

  那天晌午,我撥通了電話。

  喂,姑姑,和奶奶說,這周我不過去了。

  怎麼了?

  鼻炎又犯了,和爸媽去醫院看看。

  天邊那團鵝蛋黃剛落下,電話響起。

  去醫院檢查的怎麼樣了?

  沒事,老毛病了。

  電話那頭,姑姑向無法行動的奶奶傳達著我的話,隱約能聽見奶奶如釋負重的一聲,哦。

  那先這樣吧,你好好休息,姑姑說道。

  嗯。

  嘟,嘟,嘟。

  我遲遲沒有放下電話。

  10

  病房裡,奶奶仍然在昏迷著。

  病房外,聽見醫生語重心長地對爸爸說明奶奶情況。

  老太太由於腦梗中風才會昏迷的,現在情況還算穩定不過醒來可能會半邊偏癱,這也是最好的結果了。

  我如夢初醒,不知所措。

  想到那個曾經在我每次離開時,奶奶都會送我到石階上然後倚靠在粗糙的石牆上目送我,直到我消失在她的視線裡的畫面。

  而此時,躺在病榻上的她再也無法動彈

  我,卻無能為力。

  11

  睜開眼,像做了一場夢。

  望著黑漆漆沒有光亮的吊燈。

  恍悟,那並不是夢。

  的確,你離開我很久了吧。

  :夜晚的讀書聲

  內蒙股小姑娘晚秋以頂碗舞著稱於世。你看,她輕輕舒展雙臂,頭上頂著幾隻碗,在臺上飄來飄去,翩翩起舞。她動作柔美,婀娜多姿,步履輕盈。時不時將碗向天空一拋,然後頭一偏,準確無比的接住了碗,是臺下的觀眾驚歎不已。

  人人都說晚秋簡直是個奇蹟。不僅因為舞姿優美,更在於她那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毅力。

  出生不久,晚秋經檢查得知自己患了小兒麻痺症,這種病在當時是絕症,沒法治,對於熱愛舞蹈的晚秋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晚秋當時幾乎完全絕望了,好幾天裡,她心神恍惚,像害了一場大病似的,常常望著窗外發呆。

  母親看她整天無所事事、無精打采,自然心急如焚。一天,母親問晚秋:“孩子,你有愛好嗎?”

  “跳舞,可是我得了小兒麻痺症。”晚秋悲傷的說。

  “晚秋,你有沒有聽見,隔壁家每天晚上都傳來陣陣朗誦聲?”

  “聽見了。”晚秋漫不經心地說,她依然沉浸在悲傷中。

  “其實,那是隔壁家孫叔叔的兒子發出的讀書聲,他從小說話就口吃,但他從未在意,每天都放聲朗誦,11點才睡覺。現在,他口吃的毛病差不多要改掉了。你也一樣,只要努力,一定也可以擺脫病症。”母親意味深長地說。

  “可是,我患了絕症,治不了,不是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治不好的病!”

  “可是,我不行……”

  “唉——”母親失望地離開房間,走了出去。

  夜,悄無聲息地降臨。一陣清脆的朗誦聲響起,驚醒了晚秋。她想起了母親說的話,沉思了一會兒,然後使出渾身解數頑強的站了起來。她一拐一拐的走著,踩在地上,就如同踩在荊棘上。沒走一步,都會感到一種錐心的疼痛。但一聽到那清脆的朗誦聲,便想:別人還在練習,我也不能落後!她一咬牙,繼續艱難的行走著,一步,一步……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晚秋終於成為了一位名揚四海的舞蹈家。就在這時,她的母親逝世了,訊息傳來,晚秋悲痛欲絕,哀悼完畢,回到老家,她忽然想起隔壁的小男孩,於是敲了敲鄰居的家門,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太太走了出來,老太太問:“你是誰?”

  “您的鄰居,請問那位小男孩在嗎?”

  “什麼小男孩?”老太太不解的問。”

  “就是十幾年前每晚都在您家練習朗誦直至11點的那位小男孩。”

  “哦,你誤會了,以前有一位女人租了我的房子,卻不住,要求我每天晚上開啟錄音機,10點關上,可真奇怪……”

  晚秋突然明白了什麼,放聲痛哭起來……

  :父親的煩惱,簡訊總是沒人回

  父親六十多歲了,一個人住在偏闢的鄉村,聯絡很不方便,又不肯搬來和我們同住。當我和妹妹提議給他買個手機時,父親連連搖頭說:“都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哪還用得著那現代化的玩意兒。”

  我和妹妹都在外地工作,獨留父親一個人在老家,甚是不放心。趁週末回家的時候,幫父親買了一個簡單實用的手機。父親雖然嘴上連說:“不要,浪費。”但滿臉的笑意讓我知道父親心裡其實很高興。雖然很想在家多陪陪父親,但因有事纏身,僅在家一天就匆匆地返城了。

  一天早上,剛起床,就收到一條簡訊:天冷了,要多穿件衣服,早上別不吃飯就去上班。多麼熟悉的話語,瞪著號碼愣了半天,才想起是不久前給父親買的號。不禁呆了,更多的是感動。難以想象,大字不識幾個的父親在那近乎封閉的小村裡,是怎樣折騰著學會發簡訊的,就為我曾說一句發簡訊比打電話便宜嗎?撥了號碼,但又匆忙掛了,一時竟想不出要和父親說什麼才好。

  就這樣,三五不時的能收到父親發給我的溫馨的提示,遙想父親艱難的用漢拼給我發短訊的情形,我心裡便有股暖流湧動。每次也都想著一定要給父親打個電話,但最終還是沒有打。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忙著戀愛,甚至忙著無聊,不知不覺就到了秋天。

  回到家裡後發現父親明顯的瘦了,且時不時地盯著手機發呆,我和妹妹也納悶了。不會是沒有話費了吧,不能發了。我似有所悟,忙問父親,父親說:“丫頭,你說手機發簡訊便宜,但管不管用呀?我發了簡訊出去,但總是沒人回。”在父親傳統的思想裡,便宜總沒好貨。我聽後臉涮地紅了,羞愧得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怕父親傷心,忙吞吞吐吐地說:“可能是訊號不好吧!”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十一假期過後,第一件事,就是給父親打個電話。我心裡總有個結,覺得不打心緒不寧。“爸,我幫你換個手機吧!”只聽父親在那端樂呵呵地說:“不用,這個就挺好,你的聲音清楚著呢?就像你在我旁邊一樣!”聽到這兒更加愧疚,下意識地說:“還是換個吧!現在有可以拍照的,訊號又好。”“真的不用,能聽到你的聲音的手機就是最好的!”說了句有事,就匆忙收了線,怕父親聽到我的哭聲又掛心。

  父親老了,老了的父親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子女平安。有空常給家裡打個電話,報聲平安,對年邁的父親來說算是晚年最好的禮物了,而作為子女卻常常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每想到此,我心裡便充滿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