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農業成功案例_網際網路農業典型案例***2***

  這五個專案都失敗了,我們總結出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當時還沒有到來,很多農民都是在早上七點到九點上一畝田,然後就是晚上登入,白天有12個小時農民基本不在網上。但買家恰恰是白天活躍在網上,兩批人像平行的軌道,永遠碰不到一起。

  只有第六個方向是賺錢的,這就是農產品交易資訊的“去哪兒”模式。當時我們這塊業務只有一個人在兼職維護,但每個月能帶來10萬元的收入,主要是會員費和廣告費。

  2011年到2013年9月份,一畝田主要靠這個農產品的“去哪兒”模式生存,即提供資訊服務,比如使用者搜尋白菜價格,就能看到一些買家和賣家釋出的白菜價格資訊。做了幾個月之後,我發現每天有好幾萬人登入我們網站,很多人還提出要委託我們銷售或者採購農產品。這就讓我們開始思考:除了資訊平臺定位外,我們能否提供更多的服務?

  當時也沒有國外的模式可以參考,國外不存在這種資訊鴻溝。於是我就開著車去農村調研。

  以前在百度,我們去鄉下出差都是當地市長、縣長接待,住在縣裡最高階的酒店,吃最好的東西。自己創業後,我每天在農村都是跟農民就著花生米喝點小酒,跟農民吃住在一起,呆了兩三個月。每天教他們怎麼上網。農民真的都很好客,包吃包住,拎包入住的那種。

  讓農業交易精準匹配

  訂單農業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我需要什麼,告訴你,你再去種植。

  2013年年底,我發現一個很讓我興奮的資料:每天訪問一畝田的使用者裡三成是通過手機登入的,農民白天在田間地頭,也可以通過手機登入一畝田了。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撮合農民和買家進行交易了。

  2014年6月,我們正式嘗試做線上+線下的交易撮合模式,直到今天,公司有3000員工,線下團隊就佔了2500人,這些人八成是從本地招聘,過去他們都在當地賣房子和快消品,我們給他們遠高於當地工資水平的薪水。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到田間地頭,教育農民、合作社的理事長和種植大戶去使用網際網路工具,教他們怎麼用我們的產品跟全國各地的買家聊天和交易。另外,就是當有買家來跟農民做生意的時候,我們的員工幫買家看貨,鎖定貨源。

  現在中國大概有70萬個自然村,我們已經覆蓋了3萬多個村莊,未來我們希望線下團隊是1萬人,到時候將覆蓋10萬個村莊。我認為這是一個臨界點。覆蓋10萬個村子,一畝田的品牌就會讓種植大戶主動使用我的服務。未來,我們會加大從應屆畢業生裡去招聘線下人員,國家現在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這恰好也是我們想要的。

  去年7月,我們一個月只有50萬元的交易額,現在一個月已經達到100億元。日交易額突破3億元。目前活躍在我們平臺上的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供應方,包括散戶、大戶、合作社、經紀人、龍頭企業***如新希望***,另一類是採購方,包括各種型別和層次的批發商、飯店、超市、深加工企業和出口型企業。

  之前,這兩類人發生交易主要是通過很多中間人和經紀人來完成。很多時候甚至連中間人也找不到貨。我們的出現消除了所有人的資訊不對稱,就連中間人和經紀人也是受益方,因為中國大部分農業生產都是散戶,都需要經紀人去做工作,才能實現大宗交易。

  一畝田正在讓農業交易的所有環節變得更加高效。假如今天全國有一萬個人要買白菜,以前是通過很複雜的多對多的關係完成交易,我們出現後,通過系統的演算法,包括價格、品質、規格、距離、天氣和信譽等級等,實現雙方交易的精準匹配。

  以前投資人對我們不瞭解,後來找上門來,我們基本是被動融資,連PPT都沒有做過,只給他們看了後臺資料。當時很多投資公司在搶。先後有六七家機構投資了我們,我們可以說不差錢了。很多機構錯過我們,因為每個月我們的價格都在漲,很多人接受不了。也有很多投資人不太瞭解農業,他們投資別的電商有代入感,因為自己就是消費者,但對於農產品沒有代入感,他們就算用我們的App,也提不出優化意見。

  在撮合交易環節之後,我們還會做訂單農業和技術輸出。訂單農業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我需要什麼,告訴你,你再去種植。以前是生產之後找需求,以後是按需生產。這就要求我們更深入地介入農業生產,比如我們要幫助農民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以及提升供應鏈整合能力。

  現在一些從臺灣進口農產品的貿易商也在使用我們的服務。過去這些貿易商要通過多個層次的中間商才能把臺灣的農產品賣到大陸。但他們缺乏一畝田這種瞬間把貨鋪到全國所有批發市場的速度優勢。要知道,速度就是農產品流通的生命,延遲一天損耗就很大。

  挖掘農業大資料

  它會告訴你未來幾天內會有多少黃瓜運到某個城市,又有多少東西運出這個城市。

  8月底,我們會跟中國氣象局和農業部、農科院等機構合作,推出一個真正的農業大資料產品,主導這個產品的是我們從加拿大挖過來的一個技術團隊。這個產品買賣雙方甚至是記者都能用上。它會告訴你未來幾天內會有多少黃瓜運到某個城市,又有多少東西運出這個城市。這對政府的物價調控會有幫助,過去政府穩定本地菜價的菜籃子工程主要是靠補貼,未來不用補貼了,只需要調控好供給關係就行。

  媒體也可以從中提前知道哪個城市可能某個農產品要脫銷,哪個地方的農產品滯銷。對於脫銷和滯銷都可以做出預警。

  其實我們做的就是三件事,一是用大資料來建立一個信用體系,二是用網際網路來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三是用規模來制定行業規則。

  目前公司還處在虧損狀態,最大的成本是人力。但公司每個月的收入都在增加,主要來自廣告、金融、大資料和物流。其中,廣告是賣家和買家投放的。金融是我們跟地方銀行比如一些地方郵政儲蓄合作,給信譽好的批發商做貸款,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大資料是跟地方政府做一些合作。物流是通過交易大資料解決貨車空跑的問題。未來我們還將在農產品的分級和行業標準制定上做許多嘗試。

  我們不會去賺農產品差價,也不想賺這筆錢,這些收入應該屬於農民。我們的模式是C2C裡的B2B,每個使用者都是個人,但交易額又非常大。淘寶的一筆交易都是幾十幾百,我們一單是幾萬元。

  我們也不會去做B2C,這些生意讓給其他公司去做吧。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很多餐飲企業、B2C網站、微店、超市和淘寶店從我們這裡進貨。比如鄉村基,以前是從經銷商進貨,現在是從合作社產地發貨,一筆訂單就要省幾百萬元。

  我們也不擔心巨頭進入,基因不對,模式也不同。別的電商進農村,走的工業品下鄉路線,目的是尋找原有模式的新市場。他們也嘗試做一些農產品上行的工作,但效果不明顯。

  一畝田只做一件事:就是農產品上行工作,我們只幫農民輕鬆買賣農產品,讓農民賺更多的錢,讓菜不要爛在田裡,不要扔在溝裡,不要花費過多的物流成本,也不要花費太多的交易時間。農民有了錢,他們才會去別的電商平臺購買工業品。

  十年後才有回報

  現在很多大的農場主已經在用無人飛機施肥,用攝像頭監控了。

  這幾年農業電商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是國家越來越重視農產品流通效率,每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會提,但現在有網際網路和風險投資進入,國家突然有了抓力,政策有了附著點。其次是土地流轉政策的推行,小戶的土地流轉到大戶,我們只需要對接大戶就行了。

  現在很多大的農場主已經在用無人飛機施肥,用攝像頭監控了。尤其是很多現代農業合作社的現代化程度,超出我們想象。最後就是冷鏈運輸行業和批發市場的建設,高速公路的修通和物聯網等投入應用,各方面的資源都在加碼這個市場。我們只是其中一股力量而已。

  目前這個市場發展的最大阻力依然是使用者的習慣。很多農民還是不太相信我們,我們讓他們下載我們的App,他們覺得我們是騙他們流量,不相信能通過手機這個小螢幕把10畝地的產品賣掉。就跟15年前很多人不敢在網上買衣服一樣。

  很多農民依然習慣找經紀人,習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過,一旦他通過一畝田賺錢後,他就會徹底成為我們的粉絲。我們的願景是創造新農業文明,簡單說就是讓流通更高效,讓生產更科學,讓食品更安全。所有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是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而是生產環節的問題。這些問題通過利誘機制和農業規則的重塑解決。比如訂單農業,就能讓食品安全更加可控和可追溯。

  儘管國家提出鼓勵農業電商,推動網際網路改造農業,但一些地方政府的一把手理解這個事情還是需要時間。一些縣長希望我們去投資建個大樓,拉動下GDP和就業,然後產生稅收。他們更關心硬實力的提升,對於網際網路這種軟實力提升不感興趣。

  我們很多員工都是從農村出來的,我們設計了一種比較大方的利益共享機制,我是大股東,全體公司員工加起來的股份佔到了公司第三大股東。我希望這些從農村走出來的人,能比較迅速地在一畝田實現經濟自由,然後再去回報他們走出來的村莊。

  現在圍繞農民、農民和農業的創業者很多,除了我們這種模式外,還有的創業者在農資產品、農業技術、農民服務和鄉村建設等方面做嘗試,甚至有一些很細分的創業專案出現,比如有的專門做穆斯林市場、東北市場和西藏市場的農產品電商。但要真正讓沙漠變成綠洲,就要看大家有沒有耐心了。我們已經走了四年,但我們覺得至少要過十年才會有回報。

  網際網路農業成功案例篇3

  “我的目標是,2017年萬畝石榴園的產值能夠達到1.2億!”。站在石榴基地的地頭,來自鄂西貧困小山村的土家小夥張棕順信心滿滿地說。今年32歲的張棕順,受到“網際網路+農業”的創業夢想感召,經湖北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牽線,跑到河南省淅川縣圈了一片5000畝石榴基地,成為了這片基地的“地主”。

  眾籌、微商、電商……這位清華大學EMBA班的高材生,正為“地主”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不斷地重新整理自己的成績單:剛種下去一年多,就預售出600多萬元的石榴,果子都沒長出來,生意只要坐在家裡就給做了,兩年後規模將超過1萬畝。

  湖北貧困小夥畢業後圈地搞農業

  在創業有成之前,張棕順的生活與現在鄂西山村貧困家庭的小男孩沒有什麼不同,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的老家,幾畝種植玉米、土豆的土地是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擁有更多的土地,收穫更多的果實”,成了張棕順從小就有的樸素願望。

  “有地就能有飯吃。”張棕順說,自己一家六口人,往上還有3個哥哥,自己最小,就是這樣,在讀大學前,因為可耕種的地太少,他經常一天只能吃上兩頓飯。

  在大學報到時交完報名費後,張棕順兜裡就只剩下73元,這便是他第一個月的生活費。沒過幾天就剩下40元, 平均每天的生活費只有2元。生活的困窘,促使當時的他做成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

  張棕順就讀的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有著統一供水中心,可開水房離宿舍有接近1公里的距離,加上要爬樓梯,不少學生懶於去開啟水。

  有一天,同寢室的同學瞭解到張棕順生活費不足的窘境,便提出以5毛錢每瓶的價格,讓他幫忙開啟水,一方面是自己懶得提開水,另一方面也算是幫了張棕順一把。

  就這樣,張棕順開始挨個敲門,幾乎“承包”整層宿舍的開啟水“業務”,勉強為自己賺到了每天的晚飯。此後,他還幹過餐館刷碗工、送奶工、文具店促銷員等,以此來維持讀大學的日常開銷。

  “人不經商不富。”張棕順說,自己畢業後,並沒有像大多數同學一樣進工廠,他認為這樣無法徹底改變自己生活,所以從一些日用品的促銷員做起,到做酒水、醫療器械的區域經理,逐步擺脫了“打工仔”的身份。

  同時,通過清華大學EMBA總裁研修班的學習,張棕順提升了自己的知識水平,也結交了一些圈內朋友。在財富和人脈資源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後,他才又拾起了自己的“地主夢”——經湖北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牽線,他和合作夥伴一起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租種了一片面積超5000畝的土地,開始從事現代農業生產。

  從突尼西亞引入獨特軟籽石榴

  張棕順的石榴基地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按直線距離計算,這裡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渠首樞紐工程不過2公里,南水北調工程的乾渠在一旁蜿蜒通向北方,為保護水源,周邊半徑5公里的區域都禁止施用農藥。

  “選這個地方,我們跑了接近2個月。”張棕順說,在決定做農業前,幾個生意夥伴不停在思考“我們能做什麼,能做好什麼?”的問題。

  張棕順的創業團隊主要有三方,其中,一位生意夥伴是主要投資人,出資比例最大,一位是河南當地人士,善於尋找和整合各方資源,張棕順主要負責專案的運作,他們三人均主要生活在鄭州。

  “我是非常想做石榴的。”張棕順說,基地裡栽種的是來自突尼西亞引入的一種軟籽石榴,食用時幾乎不用吐果核,這在張棕順的家鄉湖北是非常少見的,他相信種植這種水果在南方地區一定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做農業沒有專家,什麼事都幹不成。”張棕順說,在決定發展石榴之後,他的團隊找過有著“軟籽石榴之父”之稱的河南省農科院研究劉中甫先生,並經由劉中甫介紹,找到了創業團隊的技術核心:河南科技學院教授楊立峰。

  和別的老闆對待專家堤防的心理不同,張棕順和自己的團隊把所有的技術問題都交由楊立峰處理,包括選址和確定種植規模,為此,他們用近2個月時間跑遍了大半個河南。

  “南陽地區是這種石榴種植的絕佳區域。”楊立峰說,石榴在低溫攝氏零下十度以下就會被凍死,因此,如果是長期石榴種植的最北線一般在北緯35°C,同時,石榴需要一定日照長度又怕水,南方多雨地區也不適宜種植石榴。

  楊立峰說,對於石榴種植而言,南陽地區的日照強度、雨水量和溫度都非常適宜,同時,臨近丹江口水庫,不僅沾了生態環境好的光,而且水庫具有天然的溫度調節功能,會讓這一區域保持冬暖夏涼的小溫差狀態。

  “專業人做專業事。”張棕順說,之所以把選址和種植規模、標準化制定的許可權都交給專家,就是為了讓產品的質量有保障,產品質量是創業成功與否的核心,只有過硬的產品,才能打出品牌和市場。

  用網際網路思維實現“未產先銷”

  “地主哥”是張棕順的網名,這也與他在網路上乾的事相符,除了把握產品的質量,張棕順還十分會利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進行產品的營銷。

  今年春季,張棕順石榴基地裡的首批18萬株軟籽石榴樹已經有部分開始掛果。截止目前,通過建立網路社群,他已經提前將1萬株石榴樹未來5年產出的最優質的果實給賣了出去。

  “搞農業如果只會種樹,肯定不行。”張棕順說,在樹沒種下地前,他就已經在思考如何將果實賣出去,這一次,他借鑑了眾籌和朋友圈營銷的“微商”理念。

  現實中,張棕順拿出了第一期18萬株石榴10%的果樹產量,提供預訂服務,認養一株石榴樹的客戶在繳納一定費用後,可以獲得一張“地主證”。未來5年,客戶將每年擁有認養的一株石榴樹10斤最優質的石榴***單個重量超過8兩***。

  然後,通過自己的創業團隊、親朋好友的朋友圈建立一個社群,包含了微信群、公共號、服務號等一系列可以利用的公共社交平臺,聚集起一個潛在的客戶群體,向他們宣傳自己產品的核心優勢,並最終將他們發展成產品使用者。

  “單株來算,我們肯定是‘虧的’。”張棕順說,按照市場價,“認養”單株石榴的費用並不足以購買到50斤優質軟籽石榴。

  而張棕順提供的,還有未來將建成的視訊管理系統,可供認購的客戶隨時掌握石榴樹的生長狀態。基地的酒店、新農村建設建好後,還能提供休閒旅遊服務,“這些增值服務,可以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會員”。

  “認購的客戶要拍照,就肯定會發朋友圈。”張棕順認為,只要產品質量足夠好,客戶購買需求肯定的不止10斤,這些龐大的客戶群體也在各自的朋友圈裡傳播資訊,形成更多人際傳播的渠道,屆時,這10%的“虧”,將打通90%的銷路。

 

  目前,從張棕順社群平臺收到的資訊來看,他已經賣出1萬株石榴樹的認養權,“眾籌”到資金超過600萬元。據他反覆估算,預計到今年他的石榴產業產值將達到6500萬,預計2017年產值將達到1.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