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在家長會講話
孩子就是一個寶藏,父母要學會開發。接受孩子,欣賞孩子,這也是父母的責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範文***一***: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榮幸能坐在這裡與大家交流。說實話,當我接到方老師的電話說,請我來跟大家談談育兒經驗,我真的很意外。我想家長會家長代表應該是好學生的舞臺,這“好”首先是學習好,可是我們家孩子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個人表現都是很一般很一般。甚至一度還是後進生。所以我感到很意外,有些受寵若驚了。
我也跟方老師表達了疑惑,方老師說,雖然你女兒成績不拔尖,但是她現在穩步上升,性格也開朗了很多,我想跟你的好心態分不開的。現在的教育有些功利,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給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在應試和素質之間保持好心態。我非常感謝方老師,這個機會對我也是一種考驗,對我女兒則是一種榜樣,所以我想恭敬不如從命,那麼我就斗膽為暫時落後的後進生和中等生及他們的家長們代言。請允許在座的一部分家長被代言。
說實話,每一位爸爸媽媽都是教育家,都有自己的育兒理念和方法。
說實話,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取得平衡不容易,在應試的硬槓槓下,要說好心態,也是在焦慮中成長起來的。
說實話,我跟她爸爸一開始是淡定的,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對她的學習沒有什麼高要求。
我們沒有幼小銜接,但是一二年級的課程畢竟簡單,她好像也輕鬆過關了。但是三年級一到,她的成績馬上一落千丈,其實一二年級就在後面了,只是不易察覺。現在想想實際上,她過關的很辛苦,別人26個字母都會寫了,而她還認不全,別人20以內的加減也會了,而她連10以內的加減還要想半天。三年級上個學期,幾乎大半個學期都處在下游,語文數學都考過倒數二三名。並且很長一段時間學習成績很穩定,穩定在倒數後十名以內。老師也跟我反應,說孩子上課從來不舉手發言,數學課還分神不專心。
老實說,在一年級時老師就跟我們說過孩子不舉手發言的事,我們並沒有特別重視,我跟她爸爸還開玩笑說,我們小時候都不愛舉手發言的,都不出趟兒的。不也沒影響學習成績麼?但是上個學期發現她問題越來越多,作業不想寫,她知道不得不寫,就磨蹭拖著。其實她特別不自信,害怕寫錯,一定要你確認了才敢寫。凡是要競爭的,不敢去不敢說。而我們又會要求她去爭取去舉手去表達,現在想來她當時吃了多少苦,內心是多麼孤獨無助。而這種傷害往往來自於父母。
車到山前必有路吧,三年級開始,學校搞彈性放學,對我們沒法三點下班的家長是利好訊息。而且在學校,有老師帶著,她思想上也是有約束力的。我們也更放心。相對於學習成績,我跟她爸爸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她在學校裡究竟什麼狀況?她喜歡學校嗎?在學校自在嗎?我們並不確定。問她她說喜歡,但是分明她有時候是逃避和害怕的。她很敏感,也有些雙重性格,可能我們平時過度保護了,所以獨自面對時她就不知所措了。
往往你怕什麼來什麼,比如我們怕她不自信她偏偏就不自信了。這個不自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還是成績上不來導致的。她很努力也很要好,其實每個孩子都要好上進,就是這個激發點在哪裡?開關在哪裡?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去了解。我相信一位教育專家說的,當你感到帶孩子很累,那一定是你方法出了問題。
說實話,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我也糾結過,每一對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聰明,我們也不例外,我們認為別人能學會的她也應該學會。我們覺得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整個三上孩子的成績都在下游徘徊,那個時候我跟她爸爸不淡定了,畢竟還是要應試的。這時候我們才關注她的課本,這時候才發現,她們的課本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內容真的不簡單。還有每日一題,對於沒有學過奧數沒有一點思維訓練過的孩子真的很難。那時候我有點理解和同情我的孩子了。也感到愧疚,面對不高的分數,我們也發過火,要求她認真學習,卻沒有幫助她。
上學期結束時才知道說,班上有三四十個孩子上了數學輔導班,聽到這個訊息我一下子釋然了,放下了,原來不是我的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她智商有問題,是因為我們沒有上輔導班啊!於是,我跟她爸爸也開始關注她的學習。只有學習成績有所提高,自信才能有所提高。她的“結症”就在這裡。我跟她說,你語文成績不好,不用擔心,語文就是慢慢積累的過程,多閱讀多作文,成績肯定會有提高的。她很相信我,我也很相信她。
我覺得親子關係很重要,我們的家庭一直都是民主自由平等的方針,我們更像是朋友。親子關係還是不錯的。我女兒小時候閱讀量還是很大的,從小我就給她讀詩讀繪本講故事,倒是小學以後閱讀量少了。所以又重拾起來,重拾也容易,因為閱讀還是很有樂趣的。她的作文基本上沒有困難,雖然還談不上多好。再一個數學,我說,你之所以數學成績還上不來,是因為你見的題和做的題太少了,如果多做練習你的數學成績肯定能上得來。我們這一次在80分以下,那麼下次爭取80分以上,對於孩子的一點點進步我們都給予極大的肯定。比較幸運的是她一直對學習還是很有興趣的,我們還是很注重保護她的學習興趣。給她一個看得見也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當她考試真的到了80分以上,我們為她高興,但從不用物質鼓勵。
我跟她說,學習有學習的樂趣,不是錢能買來的,比如解決一道難題後的喜悅肯定不是吃巧克力能代替的,她想想也是,也認同的。因為每日一題,我跟她爸爸也研究起奧數來了,老實說,我一開始對奧數是排斥的,因為聽太多負面的東西了,但是在應試的現實下,如果一點不會在升學的時候會吃虧的。我覺得還是得適應,既要應試又要素質,目前來說還不能偏廢哪一個。我借了鄰居家小孩二年級時的蘇傑教材,美妙的數學思維,三年級做二年級的題目,相對來說難度小多了,但是我沒有告訴她這是奧數,只是跟她說來玩個數學遊戲,玩了一兩天,女兒說好玩,有意思。這時候我就告訴她說,這就是奧數哎,原來奧數還挺有意思的。女兒說,啊?原來奧數也沒那麼難。媽媽,我現在覺得數學沒那麼難了。我說,媽媽以前錯了,對奧數誤解了,以為那就是害人的東西,原來只是被一些人利用被妖魔化了,本身還是個好東西,我們在家也能玩奧數。這是真的,以前我對奧數有誤解,而且這種情緒會傳染給孩子。我覺得不能太功利化,不管做什麼事情,保持熱情和樂在其中就好,觸發孩子激發點,她能做的比你想像的還好。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庭,學校不可分割,相輔相成。我覺得孩子們很幸運,遇到這麼好的學校和老師,好老師就是孩子的貴人。真的,孩子的進步離不開老師的鼓勵和幫助,方老師不僅關注成績好的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也關注成績一般性格敏感內向的孩子。這從班級qq群的交流就能看得出來。在學校這個社會中,老師的一句鼓勵抵得過你家長的十句百句。我女兒以前是害怕老師不敢跟老師親近的,後來為數不多的幾次交流,老師對她的鼓勵有非常驚人的作用,如果哪天老師表揚了,她要開心好一陣子,慢慢克服了恐懼,也敢舉手發言了。
數學老師這學期搞的積分也是非常棒的手段,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我們家長也能從積分本瞭解孩子的上課情況和作業情況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於我女兒這樣有些慢熱敏感的孩子,我基本上只鼓勵不打擊。因為做錯或做不好的地方她已經體驗到了,下次她自然就注意了。現在數學老師也覺得她進步很大。當然整體來看她與學霸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個也急不得,只能慢慢來。不盲目樂觀,也不灰心喪氣,找準立足點前進,這點上我們要做近視眼,只盯著前一名看,或者就跟自己以前比,現在不排名,就爭取比前一次測驗分數多一點。我覺得保持一顆上進的心就很好了。
我常常跟女兒說,人生的路很長,學習的路也很長,就像爬山,總有人在你前頭,有的人起得早爬得快,他可能早早就到了山頂,你現在落後不代表一直落後,只要你堅持往上爬,你終歸也會爬到山頂,也許慢一點爬還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但我們的目標依舊是山頂。這感覺也不錯啊!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優點。孩子就是一個寶藏,父母要學會開發。接受孩子,欣賞孩子,大約也是父母的責任。這個世界需要傑出的人才,需要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也需要平凡的人,我只希望我的女兒做個有趣的平凡人。
謝謝大家,非常感謝。
範文***二***:
各位家長大家好:
今天站在這裡講話心裡很忐忑,我的女兒在學習成績並不名列前茅,再說我個人在時間、精力的付出上也絕對比不上在座的各位,甚至說非常慚愧。就孩子在語言能力、口語交際方面的突出表現***班主任語***我與大家談談感受。
我的女兒說話較早,11個月左右,3歲開始認字,學前總共上了3個月幼兒園,沒上過學前班。上學前沒摸過筆。在書寫、畫畫、做手工方面都是弱弱項。為什麼在語言表達能力、與人溝通能力、班級親和力方面得到老師同學們的認可和肯定,我想談談以下幾點:
1、平和的家庭環境、舒緩的和諧氛圍是良好性格形成的大基礎。
2、父母與孩子要真正的交朋友。多傾聽、多交流、不隱瞞、不迴避問題,力邀他們參與家庭內政。
3、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不斤斤計較。包容、謙讓、共同分享。
4、心理健康,自我定位準確。進步永遠只和自己比,努力程度一定要和別人比。我女兒總是用讚賞的語氣談論同學和朋友:媽媽,雲舒唱歌可好聽了,她會唱好多歌;媽媽,蘇姚的字寫的可好看了,像是印出來的;媽媽,阿祥和小亞特幽默,總是在課間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說這些的時候,看得出來,認可、羨慕、敬佩的心理絕對大於嫉妒。
5、尊重孩子的選擇。在上不上興趣班、上哪方面興趣班,學習方式、時間安排,旅遊方式、旅遊目的地,休閒方式、課外書選擇,原則上聽取她的意見,儘量充分滿足她的要求。
6、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是方方面面、各式各樣的。大量閱讀課外書,不限體裁、內容、形式,休閒放鬆、旅遊、聊天、做家務、無目的的瞎玩都是學習的方式。不計較學到多少,只在乎學習過程的快樂。這看起來與學習毫不相關,但身臨其境的感受能讓孩子象詩人一樣抒發情懷,寫起作文和小練筆也可以有感而發。一些不經意的歷練則會受益終生。
7、令行禁止,原則問題再一不能再二。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保持尊嚴,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是必須遵守的金玉良言。簡潔的語言、果斷的處理方式體現出“必須、一定”的決心,原則問題上不讓步、不退步、不妥協、不協商,例如撒謊、說大話、胡亂承諾、說粗口這些看似小節但影響終身的問題。
下面我講講發生在女兒身上的幾個小故事:
一、痴迷當醫生的故事
女兒在4歲左右,瘋狂的想當醫生。她爸爸是泌尿外科醫生,家裡有現成的醫學書籍。於是她從攻讀泌尿外科手術圖譜下手,再而強烈要求觀看手術錄影。。。說句心裡話,我對手術錄影這種血糊糊的噁心場面不感興趣,架不住她熱愛。她爸爸每天晚上和她一起觀看、和她探討,給她講解。一段時間以後,她要求我們全家人每天裝病號,編不同的病史***並不斷糾正我們編的不合情理的錯處***,她給我們檢查、診斷、然後開刀手術。“痊癒”之後讓我們再次“復發”,樂此不疲,對泌尿系的結構和常見病、多發病她能說個八九不離十。
二、春尺蠖的故事
6歲那年的夏天,女兒對我說,媽媽,你成天叫樹上的蟲子毛毛蟲毛毛蟲,你知道它的大名嗎?得到否定的答案後,她講解:春夏之際,楊樹、柳樹上會有一種俗稱毛毛蟲、吊死鬼的害蟲,它專門吃新出的嫩芽,以前都是用藥物滅殺,現在有一種最新的滅蟲法是通過破壞成蟲繁殖過程、毀滅繁殖能力來殺蟲的。對環境無害,叫生物滅蟲法。
直到今天,我依然記得她認真講述的神情,我記住了春尺蠖,也記住了生物滅蟲法。
三、趙老師懷孕了
趙老師這個學期懷孕了,她又開始對生殖生理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她給我描述了現在趙老師的肚子有多大,讓我判斷寶寶幾個月了,我近期一直沒見趙老師,只能根據她的比劃瞎猜大概五個半月吧,她又問五個半月有多大,我翻找玩具,量了一個頭徑5.5cm的猴子給她看,大概這麼大。後續的問題層出不窮,實在沒法子,我把母子健康本找出來。我從產前檢查的第一頁一直講到生為止,連她的新生兒醫學評分也講了一遍。期間她對我的胎位不正、前置胎盤、羊水過多這三項危險綜合徵一一詢問,用的術語非常精確到位,神態特別嚴肅認真,如果不好好回答,不以專業的態度給她講解你會覺得特別對不起。
類似的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能小看孩子的認知能力,成長永遠都是我們和孩子一起度過的歷程。不著急、不心急、不性急,我們泰然享受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日子。
謝謝大家!
範文***三***:
尊敬的王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感謝王老師的信任,讓我在這裡有機會和大家見面。但很慚愧,我實在沒有任何“教育孩子的經驗”值得和大家交流,對於不同的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都具有不可確定的因素。
我的孩子是眾多普普通通孩子中的一個,他和他的同學們一樣,早早起床,揹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很晚才睡覺,夢裡還會有朗朗的笑聲。總是丟三落四,喜歡沒完沒了的瘋鬧,愛搞惡作劇,有時候會非常崇拜班級裡的“學霸”,崇拜的咬牙切齒。有時候自己甘做“學渣”,那種心甘情願令我近於崩潰的邊緣。總是夢想著“學霸”的境界,卻總是付出“學渣”的努力。作業和考試是他的風向標,他的情緒就像是我們的天空,作業少的時候藍天白雲,作業多的時候霧霾重重。不管怎樣,他是我唯一的孩子,他“折磨”我,也教育我,我卻很愛他,愛得很深,這種愛是嚴厲的,是不需要偽裝的。
但是,我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也不要以愛孩子的名義去做傷害他的事情。這個提醒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教育孩子,好似中庸之道,君子願為之,實則難上加難。
我想我對孩子的關愛沒有什麼獨特之處,藉此機會,也想說說我的心裡話。
英國著名插畫家喬漢娜·貝斯福***Johanna Basford***曾經繪製出風靡全球的塗色書《祕密花園》,人們在塗色的過程中,會有驚喜,也會有迷茫,更多的是對美的探究。我想,孩子的世界就是一座活色生香的祕密花園,沒有唯一,只有變幻。
也許和我的經歷有關,曾經的教師經歷給我帶來了太多的教育的真實,這些真實不都是完美的,很多都是遺憾,所以,我接受孩子教育過程中的遺憾,而拒絕追求給別人看的完美,更不想為了別人眼中曇花一現般的完美,讓我和我的孩子遭受比現在還多的痛苦。
其實,我想說的是一個界限問題。我絕對不能夠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脫給學校和老師,因為,我的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必須要全身心的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中去,不推脫我的責任,不指責別人的過失。孩子是我自己的,責任就是我自己的,我把孩子教好了,受益的是我的家庭。中國古人講“齊家”,應該應分的事情要做好,這沒有什麼可說的。
學校是家庭的集體化,班級是家庭的延展狀態,學校是社會的微縮版,班級是社會的模擬狀態,孩子需要在這裡接受種種歷練,包括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有人說,孩子送到了學校,就應當由學校管了;也有人說,孩子的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愛學就學,不學就要給自己的未來買單。事實上,說這話的人未必能夠真的這樣去做,因為,學校和班級,還有老師所能夠完成的僅僅是社會模擬氛圍的營造,還有知識的初步傳授,除此以外,更多的事情需要孩子在我的陪伴下用自己的多種經歷緩慢成長。
這就是為什麼說“教育成本”太昂貴的原因。
對於我的孩子的學習,我有自己的規劃。我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是我又要有屬於自己的家庭教育教學活動,我瞭解自己的孩子長板與短板,查漏補缺,這種計劃不是附加,也不是負擔,而是符合孩子年齡段以及課業知識的積累與拓展,7年之後他要參加中考,10年之後他要參加高考,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基礎不牢,基礎有問題的原因之一是學習能力不夠,能力從哪裡來?有天生的,更多的能力來自不間斷的強化訓練。我不覺得時間還早呢,其實已經很近了,10年,連一個給我們帶來實惠的教育政策都很難出臺,指望天上掉餡餅,不如自己老老實實墾荒種地。
我的模式是在現行教育體制下的被逼無奈中摸索出來的,如果需要概括的話,那就是“學校課堂+家庭私塾”,把家庭教育泛課堂化,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打牢基礎知識,這比什麼都重要。
或許我有些自尋煩惱,其實我很無奈,我知道自己不是萬能的,但是,總有人會被逼成萬能的。事情說起來都覺得簡單輕鬆,做起來實在很艱辛,最難的事情是深度的陪伴孩子成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還有興趣愛好,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自己的天堂,天堂裡很難容得下別人,這個天堂是給自己量身定製的。
我曾經聽說過“深度陪伴”這個詞,我有些不理解。因為我的童年沒有這樣的經歷,我不是一樣長大到現在了嗎?我們總喜歡在孩子面前說:“我小時候如何如何——”我覺得這樣的話很無聊,“我小時候”代表著35年前,秦始皇統一六國才用了15年的時間。試想,如果去翻看35年前的影像紀錄片,我們是不是會覺得恍如隔世一般呢?
2015年,癌症治療後的李開復在新書《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中坦言,如果再活一次,絕對會抽出最多的時間陪伴家人。這個道理不難理解,而越簡單的道理卻越容易視而不見。
有時候靜靜地想一想,其實我也沒有什麼很了不起的事情要去做,不需要結交太多形形色色的朋友,沒必要為自己的浪得虛名而荒廢時光,即便搭上時間也賺不來太多的錢,又沒有很多的興趣愛好,不喜歡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打麻將和東拉西扯,那麼,除了陪伴家人之外還真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可做了。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在一旁備課;孩子看書的時候,我在一旁寫作;孩子玩樂高的時候,我在一旁玩手機刷朋友圈;週末陪孩子上課,去海邊遊戲或者去博物館看展覽;他在研究軍事的時候,我也虛心向他請教;我們一起去做公益,樂意幫助別人而真心付出;我們從來不給他一分錢的壓歲錢,但是鼓勵他買書、借書,大量閱讀他所感興趣的圖書,至今他的藏書量達到千冊以上,90%的書他都閱讀過;我們一起去旅行,走過山山水水,似乎經歷了生生世世,我牽著孩子的手,牢牢不放。我想,明年的這個時候,或許他不再允許我牽他的手了。10年後,他入讀大學,那時候即便我想陪伴,孩子會允許嗎?我和孩子彼此都是對方的老師,又都是生活的學生。
看起來我總是在陪著孩子,其實,跳出那個以“我”為中心的天堂看看,孩子又何嘗不是在陪著我呢?我陪著孩子長大,孩子陪著我變老。
說了這麼多,無外乎“責任”與“陪伴”這兩個詞,很簡單的詞,卻很難做到。我願意與大家共勉。
謝謝王老師,您辛苦啦!
謝謝各位家長。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