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會計學習心得體會範文_預算會計學習心得

  預算會計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對於在這個學習途中遇到的困難你有什麼心得體會呢?預算會計學習心得體會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預算會計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供你參考!

  預算會計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篇1

  大二剛接觸預算會計時,對預算會計不大瞭解,以為預算會計會挺難的。但通過預算會計老師的細心講解,我認識到預算會計其實挺簡單的,只要牢記預算會計老師說的對預算會計科目和核算內容非常熟悉,一般都能把題目做出來,關鍵是上課認真聽講,熟記預算會計中應記的。預算會計是大二的一門必修課程,作為學生也應該要把預算會計這門課程給學會、學懂。我們學習的預算會計的重點有:算會計的概念、組成、分級,基本前提、一般原則、核算方法。行政單位會計為;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淨資產的核算;會計報表的編制。事業單位會計為: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淨資產、結餘分配的核算;會計報表的編制。總預算會計為;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淨資產的核算;總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預算會計的難點比重點更加難學,難點有:行政單位會計:暫付款、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暫存款、撥入經費、預算外資金收入、經費支出、撥出經費、結轉自籌基建、固定基金、結餘的核算;會計報表的分析。事業單位會計為;借入款項、應繳款項、撥入專款、事業收入、事業支出、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結餘分配的核算;會計報表的分析。總預算會計為:財政週轉金、在途款、財政週轉金收入、財政週轉金支出、財政週轉基金的核算;會計報表的稽核、分析。這些核算內容的重點難點是我們必須要學會的,因為如果前面的基礎部實,後面的很多習題或者作業就無法完成。

  通過這幾周的預算會計的實訓,我對預算會計的學習更加深刻了解了,對預算會計基本業務核算的編制、將經濟業務記錄有關賬戶、編制試算平衡表、編制結賬前後的資產負債表更加熟練了。預算會計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只掌握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之後,看著自己面前滿滿當當的成果感到非常的滿足。我覺得實訓課是非常有必要的,讓我們把理論聯絡到實際操作中。

  在實訓,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個會計人員所需要的一份細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心。會計要求很高,容不得半點的馬虎。平時做作業的時候做錯了還可以改正,但是做賬的時候弄錯的話要修改就很麻煩了,一步錯可能就會導致後面步步都錯,所以會計工作中細心就顯得尤其重要。也讓我瞭解到這一學期來到底學到了什麼,使我更加愛好這個專業 。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比如自己不夠細心,經常看錯數字或是遺漏業務,導致核算結果出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在實訓過程中,每筆業務的分錄都會校對,但實際工作中還須自己編制會計分錄,在這方面我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今後還得加強練習。繼續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得繼續加油努力地學習。

  預算會計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篇2

  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學習到預算會計屬於非盈利組織會計系統,是政府,使用國家財政預算撥款的行政事業單位,核算監督預算資金運動過程和結果以及經營收支情況的專業會計.預算會計主體是政府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是現代會計中與企業會計相對應的另一分支,是適用於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會計體系。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不以營利為目的,一般不直接生產物質產品,而是通過各自的業務***服務***活動,為上層建築、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預算會計是以預算***政府預算和單位預算***管理為中心,以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為目的,以預算收支核算為重點,用於核算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屬於分配領域中的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非營利組織預算資金運動過程和結果的會計體系。

  預算會計核算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真實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一貫性原則、及時性原則、重要性原則、明晰性原則、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原則、配比原則、專款專用原則;收入和支出兩個要素構築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稱為收入支出表要素。在資產負債表三個要素資產、負債和淨資產中,資產、負債是所在組織***營利組織一企業、非營利組織一財政、行政和事業單位***共有的會計要素,而淨資產是預算會計中特有的。它們之間的關係等式為:資產=負債+淨資產。在預算會計中,資產、負債和淨資產***企業會計中稱為所有者權益***三個要素有著不同於在企業會計中的特點。 預算會計中收入支出表的等式關係為:收入-支出=結餘。其中,收入要素與營利組織的收入要素有著顯著的差別,而支出要素是其特有的,“結餘”沒有作為一個會計要素。 預算會計的核算基礎是以收付實現製為主,強調預算收支的會計處理。

  會計實訓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實務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上課時講的理論基礎總以為簡單記住就可以了,但在實踐面前,我們似乎真成了紙上談兵。實訓就是為了讓我們擺脫掉死學書本的結果,所以當心領神會時,也要做到心靈手巧,做出一本符合要求的賬簿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通過此次實訓,使我增長了預算會計知識,對預算會計也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同時更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不過我信心克服不足,學好預算會計。並且對今後的會計學習有了一個更為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學校能給我們這些的多的實訓課,以便我們能不斷地查漏補缺,這樣更能幫助我們會計專業的學生學好會計這門課,為以後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端正學習態度,珍惜每次學習實訓的機會。我們學習實訓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更好地做好會計工作,用理論指導實踐,學有所用、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際工作當中,不斷提高會計的能力和會計業務水平,以適應會計事業發展的要求,從而為今後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礎。

  會計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做實訓是為了讓我們對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訓教學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基本理論及應用知識並加以綜合提高,學會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算會計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篇3

  行政單位為執行國家機關工作任務所需的資金,由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從政府預算資金中分配和撥付,它是以收付實現製為記賬基礎,行政單位業務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具有明顯的非市場性。與行政單位相比,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 事業單位的資金除了來源於政府財政撥款外,還有來源於上級、單位業務活動的的資金等;事業單位資金的支出使用,有用於開展專業業務活動的,有用於開展經營活動的,有用於對附屬單位補助的,有用於上繳上級的等等。它和行政單位最大的區別是對外沒有監督和管理的職能.由於社會職能及資金來源、用途的不同,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在會計科目的設定與運用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點。

  事業單位會計是核算、反映和監督各級各類事業單位預算執行情況及結果的專業會計。可分為: 1.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單位。2.工業、交通等部門的事業單位。3.商業部門的事業單位。4.文化、出版、文物、教育等部門的事業單位。5.社會保障、衛生等部門的事業單位。6.科學研究事業單位。7.其他事業單位。特徵1. 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具有社會管理職能2.本篇所涉及:僅指納入預算管理的國有事業單位,不包括非國有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以及事業單位的附屬企業。 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有如下幾點不同:

  ***一***資產類科目

  第一,往來款項中,行政單位會計只有一個“暫付款”科目,而事業單位會計則有“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四個科目。這是因為行政單位往來業務內容比較單一,而事業單位的往來款項科目同企業會計一樣。第二,行政單位的存貨僅有“庫存材料”一項,而事業單位有“材料”和“產成品”兩個科目。這是因為事業單位可以製造產品,以便對外銷售或為本單位所用,行政單位沒有此類業務。第三,有價證券與對外投資科目。為保證行政單位履行機關職責,行政單位不參與對外投資,但可以用經費結餘購買國債,而且只能購買國債,不得購買其他有價證券。而事業單位對外投資,不僅包括購買各種有價證券,還包括貨幣、材料、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第四,事業單位有“無形資產”科目,行政單位沒有。行政單位只進行行政管理,不涉及無形資產問題。

  ***二***負債類科目

  行政單位“暫存款”科目對應事業單位“借入款項”、“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行政單位在業務活動中與其他單位和個人發生的待結算款項都納入“暫存款”科目核算,,而且對於暫存款,應及時清理結賬,不得長期掛賬。而事業單位“借入款項”是指事業單位向財政部門、上級單位、金融機構借款和向其他單位借入有償使用的各種款項;事業單位通過市場交易形成的負債用“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科目核算;由於實現應稅收入形成的負債用“應交稅費”科目核算;其他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如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存入保證金等。

  ***三***淨資產類科目

  淨資產是指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差額。行政單位淨資產類科目包括“固定基金”和“結餘”兩個會計科目。而事業單位淨資產除固定資產的淨資產形態用“固定基金”表示外,還包括“事業基金”、“專用基金”、“事業結餘”、“經營結餘”和“結餘分配”等五個會計科目。而且因為事業單位既有經營性資金運動,又有非經營性資金運動,因此,設定經營結餘科目來表示單位經營收支相抵後的餘額,事業結餘科目來表示各項非經營收支相抵後的餘額。另外,事業單位要對結餘進行分配,而行政單位對結餘不能進行分配,只能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四***收入類科目

  行政單位收入類科目包含“撥入經費”、“預算外資金收入”、“其他收入”三個會計科目,而事業單位收入範圍非常廣泛,包含“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撥入專款”、“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繳款”、“其他收入”等多個科目。兩者之間具體的區別包括:由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入的預算經費,行政單位計入“撥入經費”,事業單位則計入“財政補助收入”;為核算上級單位撥入的非財政補助資金,事業單位設定“上級補助收入”科目;財政部門、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撥入的有指定用途需單獨報賬的專項資金,事業單位計入“撥入專款”科目;因事業單位有市場取得的收入,因而分別設有“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科目;按規定從財政專戶核撥下來的預算外資金以及部分經財政部門核准不上繳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事業單位將其併入“事業收入”核算,而行政單位則單獨設定“預算外資金收入”科目來進行核算。

  ***五***支出類科目

  行政單位支出類科目包括“撥出經費”、“經費支出”、“結轉自籌基建”三個會計科目,而事業單位設定了“撥出經費”、“撥出專款”、“專款支出”、“事業支出”、“經營支出”、“成本費用”、“結轉自籌基建”等多個科目。其中,行政單位的“撥出經費”對應事業單位“撥出經費”、“撥出專款”兩個科目,用來核算單位按核定預算將財政或上級單位撥入經費轉播給下屬單位的預算資金或專項資金,因為只有在採用實撥資金方式時才會有這類業務,因而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這類科目基本不再使用;行政單位的“經費支出”對應事業單位“專款支出”、“事業支出”、“經營支出”、“上繳上級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等多個科目,來對單位為完成各項業務活動所發生的支出進行核算;此外,事業單位為加強支出管理,對單位進行內部成本核算時,利用“成本費用”科目來核算事業單位內部核算應列入勞務成本的各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