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與溺愛為話題作文

  溺愛,可以讓一隻強壯的雄鷹,不再學會飛翔;溺愛可以讓一個聰明的孩子,變成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如果從小養成凡事依賴別人,遇到挫折就會退縮的壞習慣,未來就會毀了孩子的!因此,我們每個人要明白:溺愛不是愛,它是有香味的毒!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愛與溺愛”的話題作文。

  1:溺愛是毒

  愛是什麼?是父母給予我們的幸福和甜蜜的生活,但任何事都要有度,一但過了度就成為毒。愛也一樣,要是過了度就成了溺愛!

  我曾看到語文書上就有這麼一幅關於“溺愛”的漫畫,它寓意深刻!畫中表現了:一個小孩子把腳放在桌子上,把碗都踢翻了,飯粒灑了一地。年輕的爸爸這邊像小丑一樣地表演,那邊媽媽把飯菜餵給孩子,小孩子卻不吃又哭又鬧。在家裡,孩子可是一個寶,傷到哪都不行,他簡直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皇帝,這就是父母的溺愛!

  由此,我聯想到生活中,有許多實際的例子。比如:孩子要水,家長就給端,難道孩子自己不會端嗎?孩子不寫作業,家長就哄著讓他寫,答應各種條件,難道寫作業是家長的義務嗎?孩子上學,家長給背書包,難道孩子連一個小小的書包都背不動嗎?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小孩子往玩具店裡跑,他的媽媽在後面拉他,輕聲地說:“聽話,今天媽媽有事,明天再買!”可是那個孩子一個勁兒地哭,媽媽就又改變了主意說:“好,走吧!別哭了!媽媽給買,別哭了!”我真不知道家長為什麼那樣溺愛孩子?

  溺愛,可以讓一隻強壯的雄鷹,不再學會飛翔;溺愛可以讓一個聰明的孩子,變成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如果從小養成凡事依賴別人,遇到挫折就會退縮的壞習慣,未來就會毀了孩子的!因此,我們每個人要明白:溺愛不是愛,它是有香味的毒!

  2:愛和溺愛

  愛在很多人的眼裡是美好的不會和壞的事物有一點聯絡。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大家可別忘了和“愛”有關的詞還有個“溺愛”。

  愛可以讓人成功,讓人在幸福。但溺愛只會讓人在一開始很高興,但到最來溺愛只會讓你徹徹底底的失敗。

  小時候,媽媽就開始培養我的獨立自主。在別人都在被媽媽拉著小手小心翼翼的過馬路時,我已經習慣了自己一個人橫穿馬路;在別人都在被媽媽帶著買自己的玩具時,我已經習慣了小小的手緊握著錢獨自去為媽媽買燒飯用的東西;在別人都習慣了在爸爸媽媽背後座位上上學放學時,我已經習慣了自己小小的身子揹著個小小的書包邁著小小的步子走過那一千多米的距離上學、放學……小小的我有很多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那時,我錯誤的認為媽媽、爸爸不愛我。現在我才明白那是愛是為了我現在的愛。每當我獨自一人過馬路、去買東西時,媽媽的目光總會一直跟隨我,每當我上學、放學時,媽媽總會擔心我。媽媽這樣的愛是讓我幸福、快樂的真正的愛。

  從前我會羨慕那些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同學。雖然在小學我明白那是溺愛,待我還是很嚮往那種溺愛。在六年級參加的夏令營中,我才真正地體會到媽媽那樣愛的好處。當她們還在困惑怎樣開始洗衣服時,我已經把洗乾淨的衣服晒了起來;但她們用手機抱怨自己有多麼苦,食物有多麼難吃時,我卻在和媽媽聊那天的有趣的事,絲毫不感覺苦;當她們在為自己離開父母晚上睡不著哭泣時,我已經入夢鄉……溺愛讓她們有著太多的不可能、做不到;溺愛讓她們幾乎一無是處。

  愛是一把雙刃劍。真正的愛讓人快樂、幸福,但溺愛只會讓人一無是處。

  3:溺愛是也一種殘害

  我曾聽過一個故事,大體內容是這樣的:

  野鴨子每年冬天都要從北方飛到南方,可是,一些北方人因為喜歡鴨子,經常為它們提供食物。於是,一些野鴨子因貪戀這些食物便留在了北方,並漸漸被馴化成了家鴨,連飛也飛不動了。因此,人們只要停止提供食物,它們就只有死路一條。而那些每年不辭辛苦堅持飛往南方的野鴨子呢?它們活的好好地,並且越來越健壯了。

  這個故事其實也反映著當今社會上的某種現象比如說,咱們中國人,尤其是女的,十個當中都不一定能找得出一個會做家務的,這種現象不正好違背了中國的傳統了嗎!!你們知道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嗎?很簡單,就是因為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當掌上明珠,比香港的都還要珍貴,從來不讓孩子掃一回地,洗一次碗,真是應了那句話了“捧在手心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就這樣,造成孩子長大後什麼都不會做,連最基本的做飯,洗衣服都不會,聽說郵遞公司接的最多的單子,就是大學生在外地向家裡郵的髒衣服,讓父母洗完了,,再給他們郵回去。

  你們想想,你們能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輩子嗎?一輩子給孩子洗衣服做飯,可能嗎,你的孩子早晚有一天要學會自立。

  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哪天你們離開這個世界了,而你們的孩子卻什麼都不會,他們怎麼辦,我打個比喻,就像是把一個“沒手沒腳”的孩子孤零零的扔在這個世界上,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愛”。

  該清醒了,祖國未來的繼承人都讓你們慣成這樣了,

  如果不是喜歡鴨子的人,,那些可憐的野鴨子就不會死,

  所以,有時候“愛”不是愛,而是一種殘害啊!!

  4:身陷溺愛 如何成才?

  鳥籠中的小鳥永遠有吃不完的食物,但它們失去了自立的能力。擁有翅膀,就要像翱翔天空的雄鷹,搏擊長空,不畏風雨。

  溫室中的花朵永遠有溫暖舒適的環境,但它們失去了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紮根土壤,就要像石縫中生長的野草,頑強紮根,奮力向上。

  溺愛會讓人們變得軟弱,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人成事,那新世紀的孩子們要如何長大,如何成才?

  溺愛會使孩子喪失自立自強的品質。東漢未年,三國爭霸,多少年的奮戰才使蜀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大好河山,多少年的規劃與計策才使蜀國紮根蜀地,強大穩定。然而,當創立功業的父輩們一一老去之後,少主阿斗卻根本無心統治自己的國家。究其原因,諸葛孔明的溺愛就是首當其衝了吧!溺愛使他從小養尊處優,所有的大事都有身邊的步伯為之打理,離開了他們,少主就再沒了身為一國之君應有的風範,沒有了自立自強的品質,使他最終成為了樂不思蜀的敗類。

  溺愛會使孩子失去獨自生活的能力。母獅在生下小獅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會把它們丟棄在荒野,讓它們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縱使力氣還不夠大,縱使牙齒還不夠尖利,它們依靠自己,使自己慢慢地成長,強大。母獅的做法是很英明的,因為它們知道,把孩子留在身邊,吃著自己捕獲的食物,即使長到十歲,它們依然是毫無生活能力的小獅子。

  溺愛甚至可以斷送孩子的生命。貓頭鷹媽媽孵出了自己的孩子,覺得它們美麗無比。當它外出遇到來森林尋找食物的花貓時,便再生囑咐花貓不要吃了森林裡最漂亮的小鳥。花貓四處尋找,卻都因覺得長得漂亮而放棄了眾多的小鳥。最後,當它終於發現了長像醜陋的小貓頭鷹時,便把它們作為了自己的食物。溺愛它們,美化它們,使貓頭鷹媽媽失去了心愛的寶貝。

  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溺愛孩子的例子。孩子摔了一跤,家長學校與社會就會不約而同地把問題想大,以為是出了什麼大事。然而孩子只是不小心地摔了個跟頭,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就可以繼續輕快地上路。

  溺愛就像美麗的玫瑰,花朵鮮美,莖上的刺卻會使人的手指受傷;

  溺愛就是成長的深淵,表現壯闊,身陷其中的孩子就永遠無法成才。

  5:溺愛,讓孩子無法飛翔

  有這樣一幅漫畫:烈日當空,一對父子走在路上,兒子昂首闊步地走在前面,津津有味地吃著冰糕;而走在後面的父親一手提著畫具,一手為兒子撐起一把傘,背上還揹著畫板,早已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圖的下面還有這樣一排意味深長的文字:畫畫的不背畫板,背畫板的不畫畫。

  我也見過類似的事:一天下午,太陽炙烤著大地,在少年宮門前,一個小學生把手裡的書包甩給身邊一位年邁的婆婆,然後接過婆婆手中的甜筒冰激凌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婆婆面帶笑容地問著孩子的學習情況。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家長對他們真所謂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簡直是百依百順。

  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第一,過分溺愛,讓孩子缺乏基本的自力更生鍛鍊,難以獨立面對生活;第二,容易導致孩子高智商、低情商,意志脆弱,稍有挫折就一敗塗地。

  事實證明,一些清華大學的學生,居然連蘋果都不會削,有些被子也不會疊,甚至雞蛋也得父母給他們剝,像這種高分低能的學生怎樣在社會上立足?如何為社會作出貢獻呢?

  反觀今年全國超級女聲總冠軍尚雯婕,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由於她養成了自幼獨立的好習慣和堅強的個性,使她在兩個賽區都失敗後毫不氣餒,繼續參賽。最後,終於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全國總冠軍,她堅持不懈的精神震撼了全中國人!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還會使孩子忽視父母的付出,把一切看成理所當然。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難道這古老的傳統美德將會在我們這一代滅絕嗎?

  因此,家長們,請你們不要再把孩子關在自己的愛的籠子裡,請放開雙手,讓自己的孩子翱翔在藍天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