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鼠應該怎麼養殖才是正確的

  田鼠是倉鼠科的一類,包括五屬,與其他老鼠比較,田鼠體型較結實,尾巴較短,眼睛和耳較其他鼠科小。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在養田鼠。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田鼠養殖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田鼠的飼養方法

  田鼠主要吃小麥、青菜和雜草。小麥最好吃,但是要注意,田鼠是吃不到麥穗的,麥穗是留給麻雀吃的。田鼠只能吃到小麥的根,這是因為在春天,小麥的根的水分多,青菜其次,水分也比較多,雜草呢?唉,不說了。夏天的田鼠吃什麼?吃花生、豆角、香瓜。其夏天的食譜還是不錯的,畢竟夏天的雨水豐富。到了秋天,可是大豐收的季節了,田鼠什麼都能吃,如西葫蘆、捲心菜、土豆、地瓜。冬天,雜草沒了,連備用糧食都沒了,只能吃樹根。別覺得吃樹根特別慘,其實蘋果樹根還挺好吃的,汁水挺多,不行還有冬小麥的根嘛。

  田鼠還比較喜歡吃蘋果,但是,蘋果太圓,不好下嘴。所以也不會吃很多。再說蘋果的汁那麼多,會沾得滿身都是。根據研究發現,越沉的田鼠越能吃,其體重和食量成正比。可見,越瘦的人,其食量通常比較小。但是為什麼會有那些吃得多卻不胖的人呢?現在一般認為,這種人在原始時代早就死了,因為,她浪費那麼多食物還吃不胖,不消化,到了饑饉年代,她怎麼活?人家胖子能耐十天餓,她兩天就被餓死了。要生育的母田鼠尤其能吃,畢竟懷孕要消耗能量,而且生產可是個累人的活,不多吃點怎麼行?春天正是繁殖的季節,田鼠自然在春天吃得最多。

  田鼠的生活繁殖

  形態上產生了某些相應的特化。

  夏季田鼠處於懷孕、產崽、分窩高峰,活動猖獗,極力搜找食物。

  秋季田鼠積極儲糧,忙於奔波找食。

  冬季田鼠不冬眠,即使下雪,黑夜仍會出洞活動。

  當種群密度大時,有的田鼠會出現肝臟退化和神經錯亂,甚至自相殘殺。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叫做種內鬥爭,也對田鼠種群的生存是有利的。田鼠的繁殖能力很強,一隻雌鼠年產6~8窩,每窩10~20只,而幼鼠2~3個月又能生育。

  田鼠的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從寒冷的凍土帶直至亞熱帶。有棲息於草原、農田的田鼠和兔尾鼠;也有棲息於森林的林鼠和林旅鼠;還有棲息於高山的高山鼠;以及適於半水棲的水鼠和麝鼠。某些種類因適應特殊的環境,形態上產生了某些相應的特化。如以地下生活為主的鼴形田鼠,四肢短粗有力,爪發達,門齒粗壯,適於挖掘複雜的洞道,而眼、耳殼則很小;適於水棲的種類,後足趾間具半蹼,尾側扁,利於游泳。田鼠多為地棲種類,它們挖掘地下通道或在倒木、樹根、岩石下的縫隙中做窩。田鼠中的一些種類數量變動很大。旅鼠在數量高時還有遷徙的習性。 春季鼠窩中存糧減少或吃盡,田鼠活動頻繁,飢不擇食。

  夏季田鼠處於懷孕、產崽、分窩高峰,活動猖獗,極力搜找食物。

  秋季田鼠積極儲糧,忙於奔波找食。

  冬季田鼠不冬眠,即使下了雪,黑夜仍會出洞活動

  田鼠的食用價值

  嶺南民間還流傳「吃一鼠,當三雞」的說法,形容田鼠的營養價值比雞肉高。中醫指田鼠肉可入藥,有補虛扶正、補益氣血的功效。 有些人還相信田鼠肉有滋陰壯陽及生髮的功效,許多人都慕名而來,搶高價格。 在廣東,有人稱田鼠曰嘉鹿、天鹿,當地有白灼鼠肉、蒸鼠肉、油燜香鼠片、蘆筍炒鼠片、紅燜田鼠煲等10幾種吃法。 SARS爆發前,廣州的餐館都有田鼠出售,屬熱門菜式,更有一桌九道菜式的「田鼠宴」。 而SARS後,廣州才忍痛禁食鼠肉。

  兩廣,福建人在冬天吃活田鼠、夏天吃田鼠幹之分,因為冬天田鼠肥美,適宜活吃;夏天田鼠較瘦,所以晒成田鼠幹。寧化老鼠幹

  寧化老鼠幹,實為田鼠幹,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製成。田鼠抓來先去毛,再去腸肚,洗淨後用穀殼或米糖燻烤,待烤成醬黃色即可。

  田鼠幹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尤具補腎之功,對小孩子尿床症具有顯著療效,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當地群眾幾乎都把吃老鼠幹作為一種享受。烹飪方法多是配以豬肉、冬筍,佐以大蒜、生薑、水酒,炒而食之。尤其是愛喝酒的人,更把它視為配酒之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