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欒種子種植方法

  北欒,一種常用的綠化樹種,北欒樹形高大挺拔,姿態優美。耐旱,耐寒,生長迅速,適合北方使用。北欒種子怎麼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秋播:欒樹種子的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過催芽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芽或發芽率很低。因此,最好當年秋季播種,讓種子在土壤中完成催芽階段,可省去種子貯藏、催芽等工序。經過一冬後第2年春天幼苗出土早而整齊,生長健壯。

  2、春播:秋季播種,種子放置田間時間過長,播種地管理工作較麻煩。因此,生產上也採用層積催芽法。在晚秋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坑。坑寬 l~1.5m,深度在地下水位之上,凍層之下,大約lm,坑長視種子數量而定。坑底可鋪1層石礫或粗沙,約10~20cm厚,坑中插1束草把,以便通氣。 將消毒後的種子與溼沙混合,放入坑內,種子和沙體積比為1∶3或1∶5,或1層種子1層沙交錯層積。每層厚度約為5cm左右。沙子溼度以用手能握成團、不 出水、鬆手觸之即散開為宜。裝到離地面20cm左右為止,上覆5cm河沙和10~20cm厚的秸稈等,四周挖好排水溝。翌年3月取出種子直接播種。幹藏的 種子播種前40天左右,用80℃的溫水浸種後混溼沙催芽,當裂嘴種子數達30%以上時即可條播。

  3、播種:春季3月播種,在選擇好的地塊上施基肥,撒呋喃丹顆粒劑或鋅硫磷顆粒劑每畝3000g至4000g用於殺蟲。採用闊幅條播,既利於幼苗通風透 光,又便於管理。種子播種後,覆一層1~2cm厚的疏鬆細碎土,以防種子乾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隨即用小水澆一次,然後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以提高地 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和土壤板結。約20天后苗出齊,撤去稻草。欒樹一般採用大田育苗。播種地要求土壤疏鬆透氣,保水和排水效能良好,具一定的 肥力,無地下害蟲和病菌。春季播種的,其播種地最好在秋冬翻耕1遍至3遍,以促進土壤風化,蓄水保墒,消滅雜草和病蟲。整地要平整、精細,對乾旱少雨地 區,播種前宜灌好底水。

  4、欒樹種子的發芽率較低,用種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50~100g。

  北欒的作用

  欒樹大多用作於行道樹、庭蔭樹以及園林景觀。要說到欒樹的對於城市景觀起到的效果,夏季欒樹黃花掛滿樹,果實似燈籠,十分的美觀,若與合歡樹搭配效果會更佳,形成一道淡黃粉紅的美麗風景線。   欒樹不單只是用來做觀賞,還有著其他的作用:

  ***1***木材較為脆,比較易加工,能拿來做板料還有器具等等

  ***2***欒樹花是蜜源,與樹皮可作為黃色燃料,同時嫩葉可以醃製食用,老葉還能提製栲膠。

  ***3***其種子不但可以供製肥皂、潤滑油等,還可榨油。

  ***4***欒樹還可以作為水土保持、荒山綠化樹種、防護林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