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成本加盟專案可信嗎

  不少創業專案都打著創業零費用的旗號來期滿創業者,實際上等投資商加入專案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個圈套,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零成本加盟專案是否可信。

  

  不少創業專案都打著創業零費用的旗號來期滿創業者,實際上等投資商加入專案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個圈套,大量資金被騙走,很可能會慘淡收場,損失慘重。

  差點被大餡餅砸中

  家住河北唐山的許青女士剛剛創業失敗,她向本報投訴,在前後繳納了4萬多元加盟費、店面裝修費等等費用之後,她從一家服裝連鎖企業得到的“品牌女裝”竟然是一堆批發市場上的滯銷產品,而且進貨價格遠比正常價格高昂。幾經努力,許女士始終沒能要回付給“總部”的款項。

  按照與許女士同樣的方式,記者通過一家專門釋出連鎖經營資訊的網站與豐臺區一家“嬰幼兒用品連鎖超市”取得了聯絡。在通過***諮詢時,招商員趙小姐妙筆生花,強調“我們這兒不用交加盟費,裝修好店面之後,我們免費提供首批貨物。只需要你根據貨物量付一定的押金,這些押金會在你今後進貨的過程中陸續退還。”如果不是有一定思想準備,看到這番話後,記者也會覺得是被一個大餡餅砸中了頭。

  記者隨即撥打了趙小姐留下的電話詢問:“如果不收加盟費,押金又在今後退還,你們的利潤從何而來?”趙小姐的答覆是:“我們是個新公司,正在推廣品牌,所以讓利幅度很大。今後你從我們這兒進的貨多了,我們可以從廠家獲得返點。”記者要求去公司考察,在聽出記者北京口音後,趙小姐以“主管出差了”為由予以拒絕。

  多數投資人不知“兩店一年”標準

  記者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了解到,從去年5月起,我國在連鎖經營領域內開始實施《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要求特許人應當擁有至少兩個直營店,並且經營時間超過1年。違反此項規定,最高可被處以50萬元***。

  對特許加盟欺詐起到監管作用的還有“特許人備案制度”。《條例》規定,特許人應當自首次訂立合同之日起15日內,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將備案的特許人名單在政府網站上公佈,並及時更新。逾期不備案的最高***10萬元。

  但在連鎖經營市場上,魚龍混雜的局面仍在持續,普通的中小投資人很少有人知道《條例》中“兩店一年”和備案的規定。如果不經過細緻調查,貿然將錢投入進去,最後血本無歸的可能性極大。

  三大手段誘騙投資人下水

  經過業內人士歸納,不法公司***投資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招:

  提供廉價積壓產品許多投資人在公司考察時,樣板間裡的樣品都是真正的高檔產品,而當繳納了加盟費和高額的首期貨款後,公司提供給投資人的卻是從批發市場裡淘來的積壓貨,價值遠遠低於貨款。

  為了讓投資人知難而退,合同中一般會有一個重要內容:一年內必須購進一定貨物***價格多為數十萬元***,否則就屬違約。而當投資人發現產品滯銷時,必然不會繼續進貨。於是,如果最後投資人索回加盟費不成,表示要告上法庭,公司會立即威脅:“按照合同約定,你首先要承擔違約責任。”

  統一裝修收取高額裝修款大多數“加盟”合同中對店面形象有著統一要求。公司要求,為了保證風格一致,店面裝修需要由公司負責,但裝修款自然要由投資人承擔。於是,僅裝修款一項,投資人就要額外承擔萬元至數萬元不等。

  收取高額押金找碴兒不還有的公司聲稱免掉加盟費,首批貨物也免費提供,只是要按照提供貨物的價值收取押金,後期會按照進貨量逐步返還。但是,往往價值千元的貨物,公司收取的押金多達萬元,此後提供的貨物也是質次價高,根本不可能正常銷售,逼得投資人不得不違約,公司於是可以堂而皇之扣住押金不予返還。

  律師建議

  不管多遠都要實地考察

  昆鼎律師事務所程緯律師說,在通常情況下,這些專門誘人上當的公司一般都有合法身份,其品牌也都經過合法註冊。他們提供的合同頗為相似,都能用嚴謹的語言將公司應該承擔的責任化解於無形,而投資人卻是僅有繼續掏錢的義務,享受不到任何實質的權利。即使最後真的被人告上法庭,公司也有理由聲稱“這是合同糾紛,不是***”。

  “這種公司的目標多數都是外地人,而且越遠越好,一般不會發展本地人。這樣,一旦真的進入法律程式,一個有家有業的普通投資人,根本不可能長期耗在北京打官司。”程緯說。

  程律師說,為了儘可能避免上當,投資人至少應在投資之前,實地考察所要投資的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

  首先,觀察其他加盟者所經營的店面的現狀,為穩妥起見,最好能多去幾處,而且不要暴露自己即將投資的身份;

  第二,無論公司所說的生產企業是在廣東還是福建,儘量去實地考察;

  最後,向當地工商管理部門諮詢該公司情況,詢問是否曾被其他投資人投訴。

  警惕加盟***,擦亮雙眼找專案,注重實地考察加盟公司,找到可信賴的加盟品牌才能安心投資。創業資金都是血汗錢,為了慎重起見,參考以上建議很有必要。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