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後養生喝什麼粥好

  冬天到了,養生也是人們爭議的熱門話題。很多人知道,喝粥是一種不錯的養生方法。下面給大家分享冬季養生粥,喜歡養生的朋友值得一看哦。

  立冬後養生喝的粥譜

  一、五穀養生粥

  準備食材:麥、薏米、芡實、綠豆、糙米、紅豆、麥仁、粳米、紅棗、桂圓。

  做法:

  1、將除了紅棗、粳米以及桂圓其他的食材清洗乾淨之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個小時。

  2、桂圓去除外殼備用;將所有的食材一起放入高壓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熬煮。

  3、半個小時之後關火放棄,然後繼續熬煮,連續三次就可以了。

  4、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食鹽或者是紅糖,建議加入紅糖,這樣補血的功效更好。

  營養小貼士:

  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滋陰補腎的效果,並且還具有養血安神以及保健脾胃的作用,經常服用五穀養生粥,女性的氣色會越來越好。

  二、香菇雞肉粥

  準備食材:雞胸肉、香菇、大米、玉米、胡蘿蔔、食鹽。

  做法:

  1、將胡蘿蔔清洗乾淨之後備用,香菇切片備用。

  2、雞胸肉切片備用;將大米淘洗乾淨之後放入鍋中。

  3、水開之後放入準備好的胡蘿蔔、香菇以及雞胸肉還有玉米粒。

  4、一邊煮粥一邊攪拌,這樣不僅能夠避免粘鍋,同時還能夠令食物更加快速的煮熟。

  5、最後加入少量的食鹽就可以起鍋了。

  營養小貼士:

  經常服用這道香菇雞肉粥,能夠很好的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患有疾病的可能。同時還具有很好的補氣滋陰的功效。

  三、栗子粥

  準備食材:粳米1勺、栗子、幹桂花、水適量。

  做法:

  1、生栗子用小刀劃一個開口***這樣煮出來更容易剝皮***,放入沸水中煮熟剝殼備用。

  2、米淘洗乾淨之後放進鍋裡面,先熬煮半個小時。

  3、然後加入剝好的栗子,繼續熬煮半個小時即可,最後快要出鍋的時候撒上幹桂花攪拌一下即可。

  營養小貼士:

  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相宜於腎虛腰痠、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四、南瓜粥

  準備食材:小米80g、南瓜250g、枸杞子20g、銀耳1/2朵、蜂蜜適量、水適量。

  做法:

  1、南瓜削皮切塊,小米浸泡,南瓜削皮切塊,小米浸泡。

  2、 南瓜、小米、銀耳、枸杞子一起放進電飯煲裡。

  3、加入清水,按下電飯煲的功能鍵,在煮粥過程中要多攪拌幾次避免粘鍋。

  4、煲好之後根據個人口味新增蜂蜜即可享用啦!

  營養小貼士:

  南瓜粥屬於溫性粥,與皮蛋瘦肉粥等涼性的粥類相比,溫和的南瓜粥則更容易適宜冬季人體胃腸溫補的需要。

  南瓜粥是低糖、粗纖維食品,並有降糖作用。是糖尿病者的最佳輔助食療,女性常喝南瓜粥也可以美容,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南瓜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鐵和磷等,有養脾清火、潤肺美容的效用。

  五、粳米甘蔗粥

  準備食材:甘蔗適量、粳米適量。

  做法:

  1.甘蔗榨汁100~150毫升備用。

  2.粳米洗淨,加清水煮粥,粥成後加入甘蔗汁拌勻,再煮5分鐘即可食用。

  營養小貼士:

  甘蔗汁中除含有多量糖分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有機物、維生素。其性寒,味甘,可清熱、生津、潤燥。

  六、番薯粥

  準備食材:番薯50克,小米50克。

  做法:

  1、現將番薯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再把小米淘淨,共入鍋中。

  2、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

  營養小貼士:

  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能將水谷化生為氣血,滋養榮潤面部肌膚,使人容光煥發。因為紅薯味甘,且紅薯肉色黃,五味中甘味入脾,五色中黃色入脾,而脾胃互為表裡,所以紅薯能有效補益脾胃、促進消化、強身健體的功效。

  七、薏仁山藥粥

  準備食材:山藥150g、薏米50g、大米40g、清水適量。

  做法:

  1、山藥去皮、切丁,薏米淘洗乾淨,倒入砂鍋。

  2、添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慢煮半小時。

  3、倒入淘好的大米,倒入山藥,繼續煮至粥粘稠即可。

  營養小貼士:

  薏仁山藥粥具有補肺、健脾、養胃等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勞嗽乾咳、大便瀉洩,食慾減退等一切脾肺氣虛的病症。

  八、紅棗粥

  準備食材:小米50g、紅棗5顆、清水3碗。

  做法:

  1、小米1小把,淘洗乾淨後,用清水泡5-6分鐘。

  2、3碗清水,鍋內燒開後,放入小米連同浸泡的水。大火煮開2分鐘,轉中小火慢慢熬。

  3、紅棗5顆,去核,切成絲,待小米粥熬至粘稠後,加入紅棗絲,再小火熬3分鐘,關火2分鐘即可。

  營養小貼士:

  紅棗食性平和,具有良好的補益作用,與蓮子、粳米同煮,具有補脾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等功效。

  立冬的注意事項

  1.飲食:俗話有“立冬補冬”的說法,因此立冬季節,在飲食上應該以食補為主。進入冬季,很多地區的氣候都會變得乾燥,大風降溫天氣也逐漸增多,因此,滋陰養精是這個季節養生保健的重中之重。此時人們儘量多食用一些白菜、銀耳、枸杞、梨和獼猴桃等陰液補益的食物。避免過量的食用辛辣、燒烤、油炸等食物,多喝白開水。冬季的飲食儘量以溫熱為主,比如適量吃一些羊肉、大棗、狗肉、糯米、桂圓、芝麻和韭菜等食物;少吃生冷寒涼等食物,比如冷飲、海鮮等。儘量多食用堅果類食物,比如核桃、榛子、松子和栗子。煮粥時適量加一些沙蔘、黃芪、麥冬。另外,還可以經常吃熱乎乎的水餃。蔬菜,可以選擇蘿蔔、香菇之類的。當然中國地域廣闊,南北飲食有很大區別,也要感覺地域的不同選擇合理的飲食。

  2.穿衣:立冬後,天氣逐漸變冷,早晚特別要注意。所以對於小孩老年來說,一定要防寒保暖。 而對於年輕人來說,不要一味的追求風度而忽略了溫度。

  3.生活習慣:立冬時節正處在秋冬交替時期,此時節,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公眾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調整,應當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早睡晚起 另外,在冷高壓影響下,冬天的早晨往往有氣溫逆增現象,即上層氣溫高,地表氣溫低,大氣對流活動停止,地面上有害汙染物停留在呼吸帶,過早起床外出,會使身體受害。

  4.預防:入冬了,最應該注意的是預防感冒,因此在保證衣服的同時,儘量避免到人流多的地方去,還要多喝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