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配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  針刺配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依據循經取穴法,宗“經脈所過,主治所宜”之理,選用腎經及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同時配合推拿治療106例腰椎間盤突出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結論  該方法是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症  針刺配合推拿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骨核突出或膨出,形成無菌性炎症,對神經根產生刺激或壓迫所出現的綜合症,是腰腿痛常見的原因之一。我科從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應用針刺推拿的方法治療了106例,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共106例,女性52例,男性54例,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80歲,病程最短3天,最長者達10餘年以上。
        2  治療方法
        2.1鍼灸治療:依據循經取穴法,宗“經脈所過,主治所宜”之理,故選用腎經及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主穴取大腸俞、膀胱俞、環跳、秩邊、委中、承山、崑崙、阿是穴,腎虛者加刺腎俞、太溪,血瘀者加刺膈俞,風寒者加刺風池。用2-3.5寸,20#-35#毫針直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每日一次,留針同時使用TDP溫度以病人感覺微熱舒適為宜。
        2.2推拿治療:每日一次,患者俯臥位,醫者有滾法、拿法、揉法在患者腰背部自上而下沿兩側足太陽經筋揉動至下肢,然後用拿法、滾法在患者腰骶部肌肉強直部操作10分鐘,然後取仰臥位屈膝、屈髖,用雙手攀住床頭,醫者位於床尾,用雙手持握雙踝,並著力向上推壓,使腰部過度屈曲後,著力向下牽引,反覆操作2-4次,最後用以拇指、食指、中指重疊在腎俞、大腸俞兩側,相對用力將腰部肌肉拿起,並反覆操作3分鐘,特別應注意:急性期前3天暫不推拿治療、合併脊柱外傷、脊骨損傷者、骨折,骨關節結核、骨髓炎、腫瘤、有出血傾向或血液病患者不宜做推拿治療,否則會引起嚴重後果。
        2.3療效評定:臨床治癒:自覺症狀及體徵全部消失,活動自如;顯效:症狀及體徵基本消失,過度勞累後仍感不適,但不影響工作;好轉:症狀及體徵有所改善,但仍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無效:症狀及體徵在治療前後無明顯變化。
        2.4療效分析:經上述療法治療後,治癒75例,顯效16例,好轉11例,總有療率為:96.2%。
        2.5典型病例:王XX,男,46歲,幹部,腰腿痛病史5年,反覆發作,遇寒和勞累時加重,曾住院治療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3天前提重物時不慎, 腰腿痛復發,腰部活動受限,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加重,以右側為甚,並沿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向下肢放射至足。查體所見:右下肢不能伸直,腰4、5椎棘突旁壓痛明顯,且向右下肢放射至足背,右側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採用針刺、推拿治療,一週後腰及右下肢疼痛明顯減輕,十五天後臨床治癒出院,半年後隨訪無復發。
       3 心理護理
        疼痛病人易精神緊張、煩躁,故應做好對症宣教,耐心解釋,解除患者的心理負擔。安慰患者安心靜養。當病人疼痛難忍,情緒急躁時,醫護人員應給予耐心、周到地關心、體貼、照顧,提供優美的治療環境,談論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這樣可提高痛閾[1]。同時做好家屬的工作,給病人以支援,特別是在病人痛甚時更應耐心勸導鼓勵其樹立信心,戰勝疾病。
        4 護理要點
        4.1應臥硬板床,急性腰痛者需靜臥休息,慢性輕症者,可進行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如太極拳、游泳、慢跑、仰臥起坐或俯臥撐等,對強壯腰肌,減輕疼痛,減少復發都有一定的作用。
        4.2居室宜溫暖,避免汗出當風和感受風寒,起居要規律,不能過於勞累,同時注意腰部的保暖。
        4.3做任何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不宜猛蹲孟起,不能提重物,彎腰不可過猛,應緩慢以免加重病情。
        4.4長期從事站立或蹲位工作及重體力勞動者,要注意工間休息,避免扭傷或外傷,防止肌肉韌帶損傷或腰椎間盤脫出引起疼痛。
        5  討論與體會
        腰椎間盤突出症屬中醫的“腰痛”、“腰腿病”範圍。《素問·脈要經微治》指出:“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備矣”,故腎虛為本病內在因素。損傷、慢性勞損、跌閃挫傷或風、寒、溼等為本病外在因素 ,內外因素相互影響使脈絡受阻,瘀血凝滯使氣血流通不暢,不通則痛。
        腎經循行貫脊屬腎,而膀胱經挾脊抵腰絡腎,故針刺兩經腧穴。可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化瘀止痛,補益腎氣,改善區域性的血液迴圈,改變受壓神經根的缺血、缺氧及水腫症狀,而達到緩解疾病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於調整丘腦和內側丘腦非特異投射系統,啟用內啡肽物質和抵制大腦皮層對體感皮層的疼痛反應,而達到鎮痛效果。故針刺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與途徑。
        推拿可幫助區域性肌肉被動運動,促進了血液迴圈,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滑利關節,擠壓復位的作用,本科在鍼灸的同時配合推拿按摩手法,能提高療效的關鍵在於取兩法之長,補兩者之短,既考慮了局部病變,也重視了整體反應性,內外結合,消除了髓核還納障礙,解除了神經根壓迫害,鬆解粘連從而消除病痛,臨床證實本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有效途徑。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嚴重損害人民身體健康並使之喪失勞動能力的疾病之一,發病率有增高趨勢,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症狀便可消失或緩解,因此,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如果不及時治療,突出之骨核難以還納,壓迫坐骨神經引起下肢肌肉萎縮,功能受限,給治療帶來很多困難。
參 考 文 獻
[1]張露凡,楊光,王和琴.中醫鍼灸科護理.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