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中國夢優秀演講稿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然而每一個人的夢想都必須要以國家的強大為堅強後盾,因為每一個人的夢想匯聚在一起就是我們的中國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來自崔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劉思彤,我演講的題目是《讓夢想在心中發芽》。

  每個人的夢,都是顆小小的種子,種在祖國肥潤的土地裡。每顆種子埋在土裡的時候,都在努力著吸收著陽光和雨露,都希望在某一天能開出燦爛的花。

  慢慢地,種子開始冒出了小芽。它用盡全身的力氣,翻開泥土,露出嫩嫩的小芽。我們那時會多麼驕傲,自己學會了多少知識,付出了多少努力,終於得到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只要再努力,總有一天能開出最燦爛的花朵。

  出芽了,考驗開始了。你必須在風吹雨打的情況中堅持下來。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你可能會想到放棄。你可能會因為不如別人好,就沒了前進的信心。一旦你放棄了之前的努力,你得到了什麼?什麼都沒了。

  但你一定不能放棄!你既然已經踩下了前進的腳步,就不能在中途放棄!別人也在努力,也許別人比你更努力,所以別人比你好。你不能因此而選擇了放棄,你要選擇努力;你只要付出比別人雙倍的努力,就可能成功,甚至超越別人。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半途而廢!這樣做是毫無意義的。有夢有未來。為了自己的夢,為了我們的中國夢,讓夢想激勵我們前行,讓我們為夢想而努力。

  每個人的夢想,將會成為祖國的一份力量。每個人的小小夢,匯聚成一個大大的中國夢。同呼吸,共命運,齊努力,萬眾一心,振興中華,復興之夢不會遠也!我們堅持到最後,用自己的付出換來你想要的成功!

  堅持夢想, 不要放棄你的夢,讓夢想在你的心中發芽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夢·我的夢》。

  夢是雨後絢燦的彩虹;夢是生命的渴望;夢是追求,是希望。你的夢,我的夢,他的夢匯聚我們偉大祖國的中國夢,連線了十三億人民夢寐以求的心願,這就是中國夢。

  一個沒有夢的人,則失去了生命的光華,作為小小的我,也有我甜蜜的夢。每當我在電視裡看到山區人民受災,心裡有說不出的痛苦,他們有的受傷了,再看看那些救死扶傷的醫生、護士,他們辛勤的工作著,忠誠於自己的崗位,在白衣天使的努力下,受災人民的傷逐漸好了起來。於是,我下定決心,長大後要做一位不怕苦不怕難的白衣天使,救活正在受難的同胞,讓他們也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這就是我的夢。我要為了我的追求而努力讀書,收穫未來成真的甜夢。 中國夢是十四億中華兒女的辛勤,是十四億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同學們,努力讀書吧,努力請從今日開始,為了我們甜美的夢,為了偉大祖國的中國夢。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雨花小學二年級一班的張瑞涵。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夢,中國夢》。

  夢是雨後絢爛的彩虹;是夜空璀璨的繁星,是迷茫中對生命的渴望;夢是信念,是追求,是希望。你的夢,我的夢,他的夢,匯聚我們偉大祖國的中國夢!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傳承著一個長長的夢,幾經輾轉,幾經沉浮。中國夢的傳承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傳承。

  還記得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外國侵略者將貪婪的目光,彙集到祖國這片豐厚的土地上,他們肆無忌憚地踐踏著我們的國土,踐踏我們的尊嚴,用***麻木中國人的思想。曾經的“東方雄獅”被嘲笑為“東亞病夫”!中國人,再也不能沉默了,一代名將林則徐,用“虎門硝煙”的壯舉,治癒了中華兒女“東亞病夫”的創傷!林則徐,好樣的!是您,用“虎門硝煙”的壯舉,奏響了一曲愛國主義的主旋律!是您,用“虎門硝煙”的壯舉,樹立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新形象! 一個沒有夢的人,則失去了生命的光華。是呀,林則徐,他的夢想就是抗擊侵略者,使“東方雄獅”重新崛起!

  時至今日,五千年曆史的傳承,匯聚成了一個夢——中國夢。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歷戰火的洗禮,不需要擔心國土的淪陷,但是,我們有責任去弘揚民族精神,為祖國的一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作為小小的我,也有我甜蜜的夢。每當我在電視裡看到山區的孩子,為了上學還要走好幾裡山路,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痛苦。於是,我下定決心:長大後,要做一位山村教師,讓那兒的孩子也能像我們一樣,擁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擁有心愛的書本,能像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幸福地成長——這就是我的夢。我要為了我的追求而努力讀書! 為了照耀中國、閃耀世界,也為了自己的夢想,開始努力吧!放飛我們的夢想,一起加油!我的夢,中國夢!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看完“”的人

1.小學“我的夢,中國夢”演講稿10篇

2.小學生中國夢主題優秀演講稿

3.中國夢小學生優秀演講稿

4.小學生共築中國夢演講稿

5.小學生我的中國夢演講稿4篇

6.共築中國夢小學生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