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養殖前景未來發展會是怎樣的

  土元養殖是真的嗎?到底養殖土元賺錢嗎?未來土元養殖的前景會是如何的呢?下文是土元養殖前景,歡迎閱讀!

  土元養殖前景如何

  劉興大采用工廠化地鱉蟲養殖在金壇市取得成功,2014年,年產成蟲80多萬公斤,獲利100多萬元。

  劉興大是武進人,早在上世90年代,在金壇市的薛埠鎮、直溪鎮先後投入300多萬元,養殖兔、鵝以及其他珍禽等,均因市場銷路難、技術要求高等因素而血本無歸。

  2011年6月,劉興大在金壇市工商聯直溪鎮商會的支援下,花3萬多元,引進地鱉蟲種苗***土元卵***50公斤,將原來養兔、鵝的部分廠房,改造成360平方米養殖地鱉蟲的溫床,在直溪鎮呂丘村探索工廠化地鱉蟲***土元***人工養殖。第二年底就達3000平方米,並出售300公斤商品地鱉蟲。去年,他的地鱉蟲養殖已達7000平方米,獲利120多萬元。開創了江蘇最大規模工廠化地鱉蟲養殖取得成功的先河。預計,明年劉興大的地鱉蟲養殖面積將達到8000平方米以上,年銷售收入將突破300萬元。

  地鱉蟲又名土元,是名貴的中藥材,具有通經活絡、破積化淤、接骨續筋、抑制腫瘤等功效,應用歷史悠久。地鱉蟲野生資源不斷減少,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連年攀升,市場前景看好。地鱉蟲從蟲卵到幼蟲需要一個月,幼蟲再到公、母成蟲分別還需6個月和9個月的時間。公、母蟲成熟後便可排卵形成新一輪養殖週期。

  劉興大說:“養殖地鱉蟲的技術要求相對不太高,投入也沒有其他高,只要把溫床內溫度控制在25至30度就行,該專案市場前景好,工廠化養殖,經濟效益會更高。目前,我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明年我將進一步擴大規模,成立土元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我正在與相關專家共同研製地鱉蟲生產深加工,帶動周邊更多的農民和少數民族共同致富。”

  土元如何捕捉

  一是捕捉野生的,二是從其他飼養者引種。

  1***人工捕捉:在夜晚將地鱉蟲棲息處的堆積物輕輕移開或將其經常隱蔽的鬆土慢慢扒開,發現地鱉蟲時,即可用手或廣口瓶將其捕獲,如有卵鞘也應一起收集。

  2***餌料誘捕:在大口瓦罐或其他光壁容器裡放入炒過帶香味的米糠麩皮或豆餅屑等作誘餌,將罐埋在地鱉蟲經常出沒的地方,罐口要與地面相平,其上可放幾根稻草或麥秸,等傍晚地鱉蟲出來取食時,嗅到香味爬入罐內而無法爬出,即可將罐取出,捕獲蟲種。

  土鱉蟲:蟲體呈卵圓形而扁平長2-3,,寬1-2釐米。頭部一端較窄,尾部較寬。

  背面紫黑色,呈甲殼狀,為九個橫節復瓦狀排列而成。腹面深棕色有光澤,可見頭部形小、呈棕黑色,並

  有觸角一對,但商品中多已脫落。胸部有足三對,彎曲。腹部隆起,可見彎曲的節。尾部節較寬而略尖。

  質鬆脆,易破碎。腹內有灰黑色物質。氣腥臭。以整齊、不碎、油潤光澤、乾淨無泥土者為佳。

  土元如何飼養

  1***飼養缸:是進行小型飼養地鱉蟲的一種飼養裝置,就是家庭常用普通的缸,大的小的都可以,有裂縫的缸,只要用石灰或水泥修補一下也能用,缸的內壁要光滑,以防止地鱉蟲外爬,一般以口徑60cm,高45cm的缸為好。初養的,因數量較少,一般宜用缸養。

  2***飼養坑***池***:一般砌在屋內的牆邊牆角,不佔用主要場地,坑可大可小,一平方尺、二平方尺、三平方尺均可,長者10~15尺或更長一些,寬2尺,坑內再分格,坑不論大小,深度均為0.8尺左右,坑底要夯平打實,坑的四周用磚砌成,高出地面1尺,全高1.8尺。坑的內外用石灰或水泥刷平,要求平整光滑,坑面要用蓋。

  3***地下道:地下道坑是解決飼養場地困難的一種辦法,即利用住宅內的地下,掘深0.8尺的坑道,坑底也要夯平打實,四周用磚砌成,內壁要光滑,長度可根據需要或住宅的大小而定,寬度可根據安裝的蓋板的寬度而定,每隔一塊固定蓋板,做一塊1尺左右寬度的活動地板,作喂料和檢查之用。地下道坑也可分格飼養,每天晚上睡前拿去活動板,讓地鱉蟲自由出入。這樣的地下道坑,白天照樣可以在上面行走。為了防止老鼠,螞蟻等敵害,房屋四周門縫等處的大小孔洞要嚴密堵塞。

  4***飼養櫃:象多層的兔籠一樣,多層***2~6層等***立體形,形狀似櫃,所以叫飼養櫃。這是充分利用室內的空間面積,進行大面積飼養,解決飼養場地困難的最好辦法。在室內靠牆壁處修建多層飼養櫃,除靠牆一邊外,其它三面或每層臺底可用薄水泥板或磚砌成長方形,平面面積為3~10平方尺,可砌成4~8層,每層高6~8寸,每層還可以分成若干小格,每格要留有能餵食並可通氣的活動門。

  飼養實踐證明多層飼養櫃的平均溫度比飼養坑高,所以地鱉蟲的食量顯著提高,生長髮育也明顯加快,因此,多層飼養櫃比一般坑養的地鱉蟲從卵一若蟲一成蟲完成一個世代所需要的時間可大大縮短,年產量也有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