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_關於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

  五中全會提出, “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佔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的比重,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下面是帶來的黨員學習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黨員學習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範文1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最主要的是它是第一年百年目標的決勝階段或衝刺時刻,能否實現“雙中高”的發展目標是決勝的關鍵。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均是前所未有,實現這一目標困難重重,國內面臨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風險釋放,國際則面臨經濟持續低迷和不確定不穩定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雙中高”目標,十分不易,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但最大的困難也得克服,最重的挑戰必須積極應對。這就是通過科學、前瞻的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化風險、化挑戰為機遇,高質量地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最大的特點是第一次系統全面地提出了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發展的新理念框架,即堅持五個發展,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域性的一場深刻革命。

  五大發展是理念創新,也是重大的戰略方向和舉措。新常態下的發展最大的挑戰是在舊的發展動力明顯減弱的情況下如何培育新的發展動力,如何使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歷史性突破,使經濟增長的協調性顯著提高。解決這兩大問題,必須確立和堅持踐行創新發展和協調發展的新理念,只有創新發展,才能實現由數量擴張式的外延增長向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內涵增長轉變,創新發展的理念和戰略的實質就是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擺脫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和要素投入的發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源素質提高的新發展模式;而只有協調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長期累積的結構性矛盾,從根本上化解經濟下行壓力,化解各種經濟社會風險,協調發展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根本舉措。

  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必須對我們的日益嚴重生態環境挑戰和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予以重大關注和戰略安排,這就是系統全面地提出綠色發展的理念和戰略。中國的發展,特別是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發展,必須要有全球視野,著眼於全球視野來解決各種發展難題,併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這就是開放發展,開放發展是我國過去三十多年的最成功的經驗之一,開放不僅能促進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而且能促進體制創新,促進改革,實施新的更全面更高層次的開放戰略,是我們的不二選擇。共享發展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落腳點和出發點。

  發展的理念和戰略確定以後,最主要的是行動,加緊行動。我們欣喜的看到,這也十三五規劃建議的一個突出特點,重視行動,行動是關鍵。五中全會公報中我們看到了六大“行動”的表述,十分有新意。如要推動創新發展,必須堅持不懈地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網際網路+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是創新的主要領域,必須加緊行動予以全面推進,形成發展的新趨勢和潮流。而實施綠色發展戰略,需要更多的國家和大從的行動,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浸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大規劃國土綠色行動,海灣整治行動。而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不僅要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而且號召社會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建議》還提到一個更令人驚喜的行動計劃,那就是向貧困全面宣戰,基本消滅困難,提出我國現代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黨員學習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範文2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共產黨人也一直在踐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不平凡歷程證明,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福祉,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發展的成果,讓人民幸福安康,國家才能在現代化道路上穩健前行,黨才能不斷獲得人民群眾的強力支援。

  三年前,黨的報告就明確強調,“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兩年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今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會議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時再次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事實證明,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執政理念。“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全體黨員幹部更應深刻領會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記本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黨員學習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範文3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時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明大勢、看大局”,在5月27日召開的華東七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基本走勢,堅持立足優勢、趨利避害、積極作為,系統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十三五”規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的一個關鍵節點,這五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落實的五年。“的講話是既著眼當前,也著眼長遠;即針對現實,也規劃未來。”

  “在講話中明確了'十三五'規劃的核心內容,指明瞭'十三五'規劃的大方向。”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表示。

  “更充分、更深入、更周全”體現底線思維

  今年是落實“十二五”規劃最後一年,黨中央正在研究“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政方針。張佔斌透露,有關部門正在就“十三五”規劃的重要課題進行研討,以求從不同角度分析出“十三五”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方案。

  在講話中指出,謀劃“十三五”時期發展,要清醒認識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把難點和複雜性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種風險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況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統籌兼顧。

  “更充分、更深入、更周全,這樣的表述體現出所多次強調的底線思維。往壞處想做好準備,往好的方面努力,這樣的思維方式將貫穿到'十三五'的制度中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要梳一梳、理一理,對將要面對的風險有更加充分的認識。”

  明確十大目標任務 給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

  “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改革體制機制、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這是在講話中明確的經濟社會發展十大目標任務,要求在“十三五”時期取得明顯突破。

  在這十大目標任務中,保持經濟增長排在第一位。張佔斌認為,雖然我國改革發展有許多重要的任務,但是穩增長仍是首要任務,只有經濟穩定才能從容地做其他方面的事情。

  “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想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個翻一番的目標,經濟工作仍然不能鬆懈。”胡敏教授解釋說。

  胡敏談到,我國現在面臨著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關鍵時期,國內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的講話表明了中央的決心,可以說是給當前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以創新作為驅動力 尋求綠色增長

  針對這十大目標任務,在講話中重點談到了六個領域的發展思路,例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指出,要深入研究保持經濟增長的舉措和辦法,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挖掘增長潛力,培育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經濟總量上臺階。

  這體現出中國經濟的未來將在哪些方面著力?胡敏認為,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我國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們需要以創新作為驅動力,擺脫過去單純注重工業的眼光,改革和創新是應對當前和接下來一個階段國內外經濟複雜形勢的重點。

  在談到生態環境保護時,將建設良好生態環境,上升到“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的高度。對此,張佔斌認為,只有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並重,才能實現經濟的綠色增長,這將是“十三五”規劃的一大重點。

  在談到民生問題時,特別提到要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對此,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治研究所所長丁建臣指出,中國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差,我們目前的狀況離規劃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改善民生對政府來說任重而道遠。強調在“十三五”規劃中對民生的重視,對百姓來說是一個切實的好訊息。

下一頁分享<<<<<<<<更多黨員學習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