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孩子學習方法

  期中考試之後,不少高一學生和家長已經明確的看到了高中和初中的很大不同。高中是孩子面臨的一個新考驗,學習任務較之初中階段學習有大幅度的變化,能適應的則前進,否則可能掉隊,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不掉隊呢?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家長要幫助孩子熟悉新環境。孩子剛升到高一學習有問題怎麼辦?首先要熟悉環境。離開自己熟悉的學習環境,到一個陌生的、全新的環境中去,無形中就會給孩子心理增添壓力,使之焦慮。為了消除孩子心中的問號,讓孩子對高一的生活有基本的心理準備,家教就要在入學前幫助孩子打消疑慮。

  家長要及時跟孩子溝通。高中無論是知識內容還是學習活動,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僅就學習活動來講,初中時,教師講得詳細具體,指導得仔細周到,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到了高中,老師對學生自學能力要求比較高,老師講的少,放手讓學生自學的多,每個學生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獨立思維能力、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為了更好的調節心態,家長要及時和孩子溝通。

  為孩子創設寬鬆、和諧、愉悅、自然的交流環境,切忌搞得很鄭重其事,很嚴肅,這樣會使孩子很緊張,不願坦露真情實感。聽孩子傾訴,不要輕易插話或打斷孩子的話,這樣會對孩子產生誤導。要像朋友似的,以平等的心態、親切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對新環境比較滿意、比較適應,家長要多鼓勵。

  對於剛上高一的孩子,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如果家長有能力可以為孩子輔導輔導,或者請家教為孩子不補課,切記1-2門功課就可以,不要過多。

  如果孩子是基礎不好,家長要確定具體是哪一科學的不好,再具體到哪一個知識環節。要有針對性的為孩子補習。如果是學習方法不對,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慢慢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剛上高一,家長要給孩子時間來適應新環境,多跟孩子溝通,調整好心態。另外,孩子基礎差可以多給孩子輔導補習,學習方法不對要及時糾正,找到適合孩子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

  二

  1、思想引導法。中學生精力充沛、求知慾強、 上進心強;同時,由於思想發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緊密聯絡孩子的思想,從意志品德、遵紀守法等方面進行引導式教 育。堅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輸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針對孩子的學習任務、現實思想、生理健康等特點,見縫插針地進行引導,有的放矢做工作。

  2、目標鼓勵法。學習中目標鼓勵,就是根據“水漲船高”的道理,幫助孩子設計學習目標,來激發積極性,使孩子不斷向更高的知識高峰攀登。因此,家長要根據 孩子思想素質、文化基礎、承受能力,制訂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訂的目標,既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又要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既要有年度目標,又有月、 周短期目標。在明確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分科目制訂逐日完成的小目標,依次實現和突破,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將目 標裝在心中,家長可製作成績一覽表,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座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要及時進行補課, 或找人幫助。

  3、形象感召法。很多孩子品學兼優、誠實勤勞、文明禮貌,固然是學校、社會教育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表率作用,對孩子健康成長有著 強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長強化“為國教子”的意識,努力工作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榜樣,就一定能夠培養出你所理想的孩子來。

  4、談心疏導法。家長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談心疏導。在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三勤”,即勤瞭解孩子在學習中的思想反映;勤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勤談心及時疏導孩子的思想矛盾。對因階段性身體素質 差,學習跟不上的,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其“趕隊”;對因對學習科目不感興趣產生厭煩情緒的,要勤敲打多引導,幫助其增強興趣;對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洩氣 的,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其分析原因,找導,熱情幫助化解。另外,家長在與孩子談心時,不但要告訴孩子“怎樣做”,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做”,從道理 上說服孩子。在談心的方式上也應該選擇合適場合,這樣才能達到更好效果。

  5、獎懲激勵法。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運用獎勵、批評手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法。獎 勵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為輔。如孩子考試成績突出,在學校獎勵的基礎上,家長可口頭表揚,還可以向親友通報,擴大讚揚範圍,也可以優先購買學習用品、日 用品,還可以逛公園、打遊戲機***家用***、看電影等。對學習不認真,考試成績較差的,要給予一定的批評,該處罰的一定處罰。使孩子始終都有一種學習壓力,切 實改變“學好學壞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的現象,創造好學上進的光榮風尚。

  6、生活調節法。身強力壯,精神飽滿是學習的基礎條件。家長要講究科學方法,調節好孩子生活,讓孩子在有限的條件下吃好玩好,創造有利發揮智力效益的環 境。家長要利用節假日、工作學習間隙,多組織開展家庭文體比賽、故事會、知識競賽、遠足郊遊活動,調節孩子生活。同時還要根據孩子生理承受能力,科學安排 學習,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證孩子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

  一、高中生身心發展出現的新特點

  想要幫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到了高中階段身心發展可能出現的新特點,才能知道從哪裡入手。高中學生心理髮展一般特徵可概括為“四性”、“四高峰”。

  1.“四性”即敏感性、社會性、動盪性、閉鎖性。

  敏感性是指對人、對事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思想活躍,易接受新事物、新資訊。

  社會性是指對人生的意義、升學等社會問題越來越感興趣,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動盪性是指情緒容易激動對事既積極熱情,又焦慮不安。

  閉鎖性是指開始有了自己的個人隱私,就是大家所說的“小祕密”,不再輕易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有些內斂。

  2.“四高峰”即生理變化高峰、智力發展高峰、社會需求高峰、創造高峰。

  生理變化高峰是指學生生理髮育迅速變化,性發育成熟,尤其是男生,在高中會有大幅度的長高。

  智力發展高峰是指此時的孩子的智力發展、記憶力、判斷力和動作反應力及速度都已達到人體的最高水平。如果以100作為智力發展的最高水平,初中到高中,記憶力從95逐漸達到100,判斷力從80達到100,動作及反應速度從90達到100。

  社會需求高峰是指孩子對愛情的嚮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需求都有所上升。

  創造高峰是指這個階段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創造性的時期。孩子會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獨立的願望,其獨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輕易相信別人的意見,常持分析和批判態度,很反感家長把他們看成小孩子,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高中階段孩子的自尊心特別強烈,最怕別人看不起自己,他們力圖在各個領域有較出色的表現,想爭取在集體中贏得適當的地位,得到好評和重視。

  二、高中學科知識的特點

  1、知識量特別大。

  高中三年開設的十幾門學科雖和初中差不多,但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量比初中要增加若干。如數學要學習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等。高中是學生求學階段獲取大量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每一學期所學內容的容量都很大。

  2、難度驟升。

  表現在初中和高中知識上有些跨度,這一跨度不可能細嚼慢嚥,對把握知識帶來一定困難,而且高中所學知識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理解起來需要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3、學習進度快。

  一節課講很多內容,是高中的常態了,往往前面一個知識點還沒弄懂,新知識又要開始學了。如果課下不努力,很容易跟不上進度,出現“消化不良”或“負債”現象。

  4、綜合性強。

  學科直接的交叉很明顯,有些知識點同屬於幾個學科,要解決一個問題,往往需要綜合應用各科知識。

  5、系統性強。

  知識之間的邏輯性和全體性強,一個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有了更密切的聯絡,並且有些問題需要放置全域性的角度去考慮。

  6、能力要求高。

  如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特別是分析綜合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大為重要。

  7、理解要求高。

  高中知識概括性強,意味著很多東西是“濃縮”的。要理解概念、法則的本質,形成某種理念、方法,才能把知識學到手。

  高中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較為放手,不可能像初中那麼具體地要求學生每個環節怎樣做,而是要求學生能獨立完成各個環節的任務,如預習、聽講、記筆記、課後複習、獨立作業、單元小結、考後分析等,孩子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很重要,孩子應尋找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如果不瞭解這些,還是用初中老一套辦法遠遠不夠,學習成績也會下降的。家長要指導孩子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死記為活用,孩子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以致用。

  三、對家長的幾點建議

  1、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孩子三分之二時間在家裡生活,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援與補充。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家庭中具有民主和諧的氣氛,積極進取的精神,保證孩子有寧靜的學習環境。

  2、指導孩子學會科學安排時間。

  一張是一天的學習生活作息時間表,另一張是一週學習計劃表。

  學習生活作息時間表,主要是安排學習每天的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從早到晚,從起床到睡覺。

  一週學習計劃表,主要是合理安排一週內課內學習與知識面的拓寬、發展,課內學習包括日常的學習和單元學習,還包含查漏補缺合理安排。

  這兩張表的制定,可促使孩子克服忙亂現象,有條不紊地學習、活動、休息,有利於提高孩子學習效率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3、放下架子,與子女做朋友。

  父母不要以長輩高居,不獨斷,不以孩子氣來教育孩子,與孩子有平等之心,設法與孩子做朋友相互溝通,開展談心活動,不定期召開家庭民主生活會,做到四個一,即倒一杯水,泡一杯茶,與孩子聊一聊,在輕鬆愉悅之中做一次傾心交談,溝通情感與思想。

  4、家長要會展現愛子女的情感。

  家長不要吝嗇愛子女的語言,不要深藏愛子女的情感,要善於言表,要適時用語言表達愛意,讓他們能體會到愛。孩子是誇好的,孩子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績要及時表揚、激勵,少用或不用命令式,常用一起商討的口氣形成共識,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要全身心幫助,這最能取得孩子的信任,能達到心與心真誠地交流。一旦孩子做錯了事,要幫助分析危害找原因,讓他心服口服。

  5、改進育兒方法,多請教教育書籍。

  現在的時代是資訊時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孩子吸收了時代的活水,新鮮的知識,接受的資訊多而廣,他們有時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周圍的事評頭論足,家長應“小心”自己的“霸主”地位,在工作繁忙之餘能抽時間讀些心理學、教育學等書籍,加強自己的修養,跟上時代的步伐和孩子的思想,以便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