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脣醉漾輕舟閱讀答案
《點絳脣·醉漾輕舟》是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這首詞隱寓了詞人嚮往仙境而天涯無路的苦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點絳脣醉漾輕舟》閱讀材料
點絳脣
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注】此詞為秦觀於謫徙途中所作。
《點絳脣醉漾輕舟》閱讀題目
***1***詞的上片第一、兩句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3分***
***2***作者在詞的下片是怎樣借景抒情的?***4分***
《點絳脣醉漾輕舟》閱讀答案
***1***參考答案:詞人醉意朦朧,輕漾小舟,隨著水流來到花林深處,興奮不已***2分***。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喜愛和向住之情。***1分***。
***2***參考答案:“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勾勒出一幅壯闊而又迷濛的黃昏景象***1分***,表達詩人被貶之後天涯飄泊、淒冷之情***1分***。“山無數,亂紅如雨”,描繪了一幅蕭颯的暮春畫面***1分***,寫出了詩人前途迷茫、無法實現理想的無奈愁苦之情***1分***。***先分析兩景,後分析兩情也可。***
《點絳脣醉漾輕舟》賞析
上片首二句本自陶淵明《桃花源記》的開篇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這個“花深處”,就是指桃源。在郴州,詞人為了排憂遣恨,不得不借酒解愁。醉眼朦朧之中,詞人受潛意識的支配,彷彿覺得自己划起了小舟,正輕鬆自如地隨著溪流浮泛,朝桃花源進發。路上,“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詞人十分欣喜,他左顧右盼,不知不覺中,已“林盡水源”,來到了“花深處”。閱讀這兩句,關鍵是要抓住“醉”這個核心詞語。醉入夢鄉,本是常事,所以說這兩句是寫夢境幻象。“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是詞人神志清爽後的抱恨之言。佛教認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汙染人心、使生嗜慾的根源。秦觀在這兒是借“塵緣”指世俗之事,如名利一類,自是相對靈境而言的。假如自己不出來求仕為宦,就不至於有此時的遷謫之禍,這就是“塵緣相誤”。在寫法上,只說“塵緣相誤”,隱去塵緣的具體內容,便產生空靈蘊藉,詞情搖曳生姿的效果。此刻自己身受官府羈絆,即使想找一個類似於“桃花源”的遠僻之地平安度日也不可得——這就是“無計花間住”。
過片二句,勾勒出一幅“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滿庭芳·山抹微雲》***一般的黃昏景象。“茫茫”“千里”尤給人天涯飄泊之感。緊接一句“山無數 ”,與“煙水茫茫”呼應,構成“山重水複疑無路”***陸游《遊山西村》***的境界,這就與上片“塵緣相誤”二句有了內在的聯絡,上下片意脈不斷。下片開頭四句,乃是詞人有意識地擇取人世間的四種淒涼景象,來影射他黯淡、感傷的心境。“煙水茫茫”,則前途渺遙可知;“千里斜陽暮”,暗示著詞人的處境將每況愈下;“山無數”,正是阻力重重、難回朝廷的象徵;“亂紅如雨”,就是說美好事物正在橫遭摧折。這四種景象並集一起,凝現出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詞人雖無片言隻語關涉愁苦,而愁苦、失望之情已溢滿紙面。結句“不記來時路”,源於《桃花源記》。陶淵明說,武陵漁人出桃花源後,在返家的路上處處作了標誌,“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個結句正暗應了題目和開頭,道出了詞人夢醒之後無路可走的窘境和苦況,表達了他“抽身退步悔已遲”和“世外桃源不可得”的愁怛心緒。
這首詞所反映的思想,是作者由於無端遭受打擊,導致了他對現實的不滿,並由此產生了對世外桃源的嚮往。但有的評論者認為句句都有暗寓,這隻能是一種猜測。此詞所表現出的那種迷離恍忽的境界,只是秦觀在藝術上喜歡朦朧美的一種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