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複習計劃

  一年級少數學生的思維反應較慢,學習能力較弱,對此教師應該如何制定計劃提高孩子們的數學成績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5名,該班學生多數思維活躍,有較強的表現欲和競爭意識,少數學生的思維反應較慢,堂學習能力較弱,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學習較為努力,目前在低年級段班級學習成績較平均。

  二、複習內容

  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觀察物體,統計和數學廣角。

  三、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分析

  學生對本期所學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好,但有關概念部分學生掌握的較差,主要表現在平時訓練時學生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計算方面有90%的學生已經過關,個別學生由於學習習慣差計算經常出錯。在能力方面,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較強,做思考題比以前有明顯的進步,通過期末總複習,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複習目的

  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夠正確,迅速 地進行計算和進一步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熟練運用乘法口決進行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通過複習進一步理解米和釐米釐米的長度概念,熟記1米=100釐米,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並形成估計長度的意識。

  4、進一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和畫線段、角和直角。

  5、繼續辯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和進一步認識軸對稱現象。

  6、進一步瞭解統計的意義,繼續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並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認識條形統計圖形***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和問題。

  7、進一步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筆算加減法,乘法口決表是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畫直角,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複習內容及時間的安排***略***

  篇二

  一複習目的: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乘法口訣,能熟練口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學生在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熟練認識幾邊形,會測量具體物體的長度,並會敘述第幾排第幾個,描述物體的位置。

  3、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會用東南西北等詞語描述物體之間的相應的位置關係。

  5、學會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6、感受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二、複習重難點

  複習重點:使學生在理解乘除法含義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乘法口訣,能熟練的口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複習難點:初步體驗資料的整理過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象形統計表,會填補相應的圖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且回答簡單的問題,以及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經過的時間。

  三、複習措施

  1、將學生的零散知識集中起來,使知識縱成行、橫成片,形成互相練習的知識網路。

  2、採用變換練習的方法,開展遊戲活動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加強表內乘除法的練習。

  4、加強對中下生的個別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