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小學生作文寫作素材

  多積累一些作文素材也是提高小學生寫作的一種方法,五年級的學生又可以積累哪些素材呢?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最寶貴的一門課

  深夜,一位中國人走進德國某小鎮的車站理髮室。那理髮師熱情地接待了他,卻不願意為他理髮。理由是,這裡只能為手裡有車票的旅客理髮,這是規定。中國人委婉地提出建議,說反正現在店裡也沒有其他顧客,是不是可以來個例外?理髮師更恭敬了,說雖然是夜裡也沒有別的人,我們也得遵守規則。無奈之中,中國人走到售票窗前,要了一張離這兒最近的那一站的車票。當他拿著車票第二次走進理髮室時,理髮師很遺憾地對他說,如果您只是為了理髮才買這張車票的話,那麼真的很抱歉,我還是不能為您服務。

  當有人把深夜小站理髮師的故事告訴給一群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時,不少人感慨萬千,說,太不可思議了,德國人真的是太認真了,這樣一個時時處處講規則講秩序的民族,永遠都會是一個強大的民族。但有的人就不以為然,說,偶然的一件小事,決定不了這麼大的性質,一個小鎮的車站,一個近乎迂腐的人,如何能說明一個民族的性格呢?雙方甚至還為此發生了爭執,相持不下之際,就有人提出通過實踐來檢驗孰是孰非。於是,聰明的留學生們共同設計了一項試驗。

  他們趁著夜色,來到鬧市區的一個公用電話亭,在一左一右兩部電話的旁邊,分別貼上了“男士”、“女士”的標記,然後迅速離開。第二天上午,他們又相約來到那個電話亭。令他們驚奇的一幕出現了:標著“男士”的那一部電話前排起了長隊,而標著“女士”的那一部電話前卻空無一人。留學生們就走過去問那些平靜等待的先生:既然那一部電話前沒有人,為什麼不到那邊去打,何必等這麼久呢?被問的先生們無一不以坦然的口吻說:那邊是專為女士準備的,我們只能在這邊打,這是秩序啊……

  留學生們不再爭執了。在他們默默回去的一路上,每個人都想了很多,大家都隱隱覺得自己乃至自己身後那個曾是禮儀之邦、崇尚井然有序的民族,這許多年來,可能於無意之中已慢慢丟失了一些美好的東西。在重創民族輝煌、融入世界之流的今天,規則和秩序,也許正是我們最為需要的素質。

  2:“問題”學生

  在劍橋大學,大哲學家穆爾最得意的門生是維特根斯坦。

  維特根斯坦名氣越來越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經是國內赫赫有名的大哲學家。帶著好奇心,大哲學家羅素前來問穆爾:“誰是你最好的學生?”穆爾聽後,微笑著回答:“是問題!”

  “你最好的學生叫‘問題’?怎麼會取這樣古怪的名字呢?在哲學界還沒有耳聞過有此人!”羅素疑問道。穆爾微笑著解釋:“儘管他現在名氣遠遠超過我,但在我的所有的學生中,只有他還在認真地聽我講課。他從來沒有無故曠課,而且臉上始終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提出一大堆問題與我共同探討,老是把問題分析出不同見解與我共同分享。”

  羅素越聽越糊塗。穆爾說:“只有‘問題’存在,我這個老師才會存在。因為問題是需要不斷解析的一門博大精深的哲學,是一個人尋找答案追求的高度,是一個人思考的動力。”

  後來,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大哲學家羅素。有人問他:“羅素為什麼落伍了?”他說:“我是穆爾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而羅素沒有‘問題’了!”

  3:從零開始的勇氣

  臺灣著名作家劉墉,不僅善於寫作,還擅長繪畫。他的書,居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而他的畫,也頻繁獲獎。

  有一年,他的畫參加臺灣當代名家畫展,被邀展的作品有張大千、黃君壁等著名畫家的作品,而能參加此次畫展,也證明作品是很有實力的。

  劉墉對此有些沾沾自喜,在展出過程中,有位關係極好的畫家朋友,對他讚賞道:“你的畫畫得真不錯,還是過去的樣子。”只此一句,讓劉墉很震撼。回家後,他不斷地回味著朋友的話,“還是過去畫的樣子”,也就是說,自己的畫沒有新的突破,還是最初取得的成績。

  劉墉重新審視了自己畫畫的歷程,雖然獲過獎,但多少還是靠聰明得來的虛名,畢竟有不足的地方,而自己又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令作品沒有提高,仍然在原地踏步。

  是重新開始,還是繼續撐下去?經過痛苦的抉擇,劉墉果斷辭去了中視的工作,離開臺灣轉去美國留學,決定從零開始。而之所以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就是為了離開掌聲,從而能更好地學習。

  無獨有偶,臺灣著名書法家曹秋圃,幼時即研習書法,小小年紀便已成名,18歲時,就開始教人寫字,成名之早令人羨慕。因為他的盛名,前來學習書法的人絡繹不絕,許多人也從中學到了許多。

  有一次,他的學生吳慈,在學習過程中,又將他的書法稍加潤飾,寫出來的字更加飄逸俊秀,引來眾人讚賞。名師竟然不敵弟子,許多人並不敢承認這個事實,曹秋圃卻坦誠相對。學生吳慈的精益求精,讓曹秋圃從中悟出自己的不足,於是,果斷放棄眼前的一切,重新研習書法,而那一年,他已經32歲了。

  經過幾年的不斷研習和苦練,終成一代名師,並開辦了著名的“澹廬書房”,門下學生眾多,在臺灣名噪一時。

  當你擁有了名和利,並被光環籠罩的時候,突然間發現還有不足的地方,那麼,你是否擁有從零開始的勇氣呢?在作家劉墉及書法家曹秋圃身上,我們感悟到,雖然已負盛名,他們卻勇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果斷放棄已擁有的一切,甘於淡泊,從零開始,那份精神與勇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每個人都應有“自覺不足”的謙虛品德,而後才能積聚起“從零開始”的勇氣,退回到起點,重新來過,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