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擴張性財政政策

  財政作為國家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根據財政政策對經濟執行的不同影響,可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意思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意思

  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膨脹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主要是通過減稅、增加支出進而擴大財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一種財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當經濟生活中出現需求不足時,運用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縮小以至達到平衡;如果社會總供求原來是平衡的,這一政策會使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如果社會總需求已經超過總供給,這一政策將使兩者的差額進一步擴大。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政策措施

  減稅

  一般說,減稅會增加個人和企業的可支配收入,相應地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在財政支出規模不變的情況下,相應地擴大了社會總需求。減稅的種類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脹效應也不同。對流轉稅的減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時也會刺激供給的增加,即這種減稅的膨脹效應主要在供給方面。對所得稅的減免,則可以增加社會需求,膨脹效應主要表現在需求方面。

  擴大預算支出規模

  由於政府支出直接構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規模的增大必然相應地增加社會總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擴大不對稱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財政赤字。就這個意義說,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財政政策。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現狀情況

  從大趨勢上講,反週期巨集觀調控的基本目標一旦達到,那麼擴張性政策的淡出就是一種必然的邏輯。在考慮對擴張性政策力度做出一些合理調整的時候,該政策的代表性事項------長期建設國債,顯然應該在保持一定規模的前提下,對其絕對數量作審時度勢的酌情調減。

  在總量酌減的同時,應該致力於使長期建設國債資金逐步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與有選擇的"退出"相適應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的生態保護、國土整治、西部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等,顯然必須放在今後一段時期長期建設國債資金考慮的重點之列。對原來已經形成的長期建設專案,要考慮繼續投入資金來完成續建和收尾。對於社會總體發展需要的緩解公共產品和部分準公共產品瓶頸制約的基礎設施專案,長期建設國債資金要繼續予以特別關注。那些與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緊密相關的重大專案,顯然也必須作為重點,即在原來已經有所關

  注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援的力度。

  長期建設國債的政策調整應當和稅收政策的調整相互呼應,協同配合。中國在1999年以後已經陸續推出了一些區域性減稅的措施,今後一段時間,在此基礎上,可以充分利用尚可用的一些減稅空間,與隨之要大力推進的稅制改革相結合,

  以發揮減稅效應。 同時,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新體制相配套的分稅分級財政框架。其中的重點就是要在1994年已經搭出的中央和***省為代表的***地方分稅體制框架之下,對省以下體制灌注分稅分級體制的實質性內容。就目前情況看,五級政權的框架這條路已難以走通,應該設想逐步調成三級實體政權,建立三級的分稅分級財政:可以先考慮在鄉鎮一級結合一些已有舉措,逐步把它調為縣級政府的派出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