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哮喘有哪些中醫偏方

  眾所周知,哮喘一旦發作起來勢必會給患者自己帶來很大的困擾。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治哮喘的相關中醫偏方。

  治哮喘的中醫偏方

  1.半夏丹蔘治哮喘

  【功能主治】主治支氣管哮喘。適用於喉中痰鳴,呼吸急促,胸悶如窒,咳嗽,吐痰白粘稠,舌質暗,苔自滑,脈細澀患者。

  【處方組成】半夏6~15克,丹蔘10~30克,五靈脂9~15克,炙麻黃6~12克,炙杏仁6~10克,川椒5~10克,葶藶子6~18克,蘇子6~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連服7日為1療程,停藥1~2日後開始下一個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5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其中治癒10例,顯效22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

  2.固本治哮湯治哮喘

  【功能主治】補腎納氣,降逆消痰。主治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蛤蚧6克***去頭足***,孩兒參30克,海浮石30克***先煎***,淡豆豉10克,廣地龍10克,紫菀10克,皁角3克,制南星6克,細辛6克,炙麻黃6克,鐘乳石15克***先煎***,桑白皮10克,五味子10克,沉香6克,炒葶藶子6克,杏仁10克,黃芩10克,生龍骨20克***先煎***,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3次分3次服,42劑為1個療程。

  【病例驗證】陸某,男,40歲,工人。從童年起患哮喘至今已35年,原先每逢冬春季節發作,漸則無明顯季節性。發作時呼氣尤為困難,不能平臥,兩肩聳起,鼻翼及肩頸、腹壁肌皆隨呼吸而活動,喉中有哮鳴聲,偶爾嗆咳,咯出粘稠白痰,頸靜脈怒張,桶狀胸,聽診兩肺有廣泛哮鳴音及乾性羅音,叩診呈過清音,肺下界降低。X線胸片示兩肺紋理增粗,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及嗜酸性粒細胞略增高。按上方共服3個療程,隨訪2年,哮喘未發。

  3.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

  【功能主治】用於緩解期喘息型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炙白芥子、延胡各21克,細辛、甘遂各12克,共研細末,用生薑汗調製成膏。

  【用法用量】在夏季三伏天貼於背部雙側肺俞、心俞、隔俞穴位4~6小時,每10天貼敷一次,每年貼3次。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哮喘,經21年臨床觀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支氣管炎785例,支氣管哮喘289例,治癒率22.8%,總有效率85%。療效隨貼治年限的延長而逐漸提高,以連續貼治3個夏季組療效最好。

  4.截喘湯治哮喘

  【功能主治】化痰截喘,降逆納氣。主治慢性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哮喘、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老鸛草、碧桃幹、佛耳草各15克;姜半夏、旋覆花、全瓜、防風各10克;五味子6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晚飯後各一劑。

  【加減】熱喘者,加石膏15克、知母10克、黃岑10克;寒喘者,加炮附片9克、肉桂3克;氣虛者,加白參3克、黃芪80克;腎虛者,加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補骨脂15克;陰虛有熱者,加黃柏、知母、元參、生地各9克。

  治哮喘的食療方

  1.白果杏仁生薑粥

  白果20克,杏仁15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粳米淘洗乾淨入鍋,加水適量,煮至粥五成熟時,加入白果、杏仁、生薑,再煮至粥熟,調入適量冰糖即成。本食療方溫肺平喘。適用於哮喘發作期寒哮症。

  2.白果蘇子瘦肉湯

  白果20克,蘇子15克,生薑10克,豬瘦肉200克,食鹽少許。豬瘦肉切片,與白果、蘇子、生薑一起放入砂鍋,加清水適量,少開再轉慢活燉約1小時,食鹽少許調味即可。本食療方溫肺散寒,降氣平喘。適用於哮病發作期寒哮症。

  3.桑杏蘿蔔湯

  桑白皮15克,杏仁15克,白蘿蔔200克,食鹽少許。將桑白皮、杏仁用新紗布包好,與洗淨的蘿蔔同入砂鍋內加清水煎煮約30分鐘,取出藥包,加入食鹽少許調味即可。本食療方清熱平喘止咳。適用於哮喘發作期熱哮症。

  4.白果石韋湯

  白果20克,石韋30克,冰糖適量。白果、石韋加清水煎煮約30分鐘,去藥渣,加入冰糖適量即可。本食療方清熱平喘止咳,適用於哮喘發作期熱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