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食材中的香料有哪些

  香料是一種能被嗅覺嗅出香氣或味覺嚐出香味的物質,是配製香精的原料。如果在烹飪過程中使用上香料那可是十分的飄香的,那麼都有哪些香料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烹飪中的香料,希望能幫到你。

  烹飪中的香料

  “十三香”就是指13種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藥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等。屬調味料,廚房用品,佐料。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應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陳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餘各1份,然後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開使用也可,如茴香氣味濃烈,用於製作素菜及豆製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羶氣增加鮮味,使肉質細嫩;燻肉、煮腸用肉桂,可使肉、腸香味濃郁,久食不膩;氽湯用陳皮和木香,可使氣味淡雅而清香;做魚用三奈和生薑,即能解除魚腥,又可使魚酥嫩相宜,香氣橫溢;熏製雞、鴨、鵝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薰味獨特,嚼時鮮香盈口,滿室芬芳。

  製作“十三香”時原料必須充分晒乾或烘乾,粉碎過篩,而且越細越好。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料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茴香、生薑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

  十三香調料成份的性味及營養價值

  1、八角:性辛溫、理氣止痛,溫中散寒,是菜餚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2、丁香:辛溫、香氣濃烈,溫腎助陽,溫中止吐。

  3、山奈:辛、苦溫,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少用。

  4、山渣:性酸,消食化積、散瘀行滯,對高血壓高血脂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一般以溫煮為好,當茶飲也有良好的收效。

  5、小茴:辛溫、理氣和胃、祛寒止痛,是燒魚的常用調料。

  6、木香:有廣木香、雲木香兩種,行氣止痛,氣味濃香,但配料時少用。

  7、甘鬆:辛、甘、溫,近似香草藥理,食慾不振,氣鬱胸悶,常用作滷鹽水鵝。

  8、甘草:甘、平、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祛痰,緩解藥性,必備之藥。

  9、乾薑:分南姜和北姜,辛、溫、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溫腎散寒,是家庭傷風感冒、胃子不好的必備之品。

  10、白芷:發汗解表,祛風止痛,有抗菌作用,是龍蝦調料必用之品。

  11、豆蔻:氣味辛、溫、濃烈,化溫和胃,產在印尼、馬來西亞,是燒、滷、醃製菜餚的上好材料,龍蝦調料必用之品。

  12、當歸:甘辛溫,補血活氣,止痛,一般與母雞同煮,可起到滋補的作用。

  13、肉桂:平常所說的桂皮,三年生,產於廣西,溫腎助陽,溫通經脈。

  14、肉蔻:辛溫氣濃香,澀腸止瀉、溫中行氣,產於東南亞,是香料中的調味佳品。

  15、花椒:四川產青椒為最佳,陝西產紅花椒次之,山東與內地產再次之,溫中散寒,止瀉溫脾,是家庭菜餚中的必用之品。

  16、孜然:原產於新疆,現大部分都是甘肅孜然,是新疆烤羊肉串常用調料,清香型。

  17、香葉:國內香葉質量差,進口香葉,香氣濃郁,有較強的防腐作用。

  18、辛庚:辛溫、通鼻竅,我國各地都有。它的別名,木籠花、望春花、通春花,是滷菜烤肉的好材料。

  19、胡椒:辛溫、熱、溫中散寒,增進食慾,助消化。我國海南島產白胡椒,廣東、廣西部分地方產黑胡椒,大量的黑胡椒從越南進口,是家庭必備的調味品。

  20、草果:辛溫、胸脘脹悶,食少治症,是燒滷雞的主料,主產於廣東。現價格昂貴。

  21、草蔻:辛溫,溫中開胃。

  22、陽春砂:辛溫,是醃製滷菜的佳品,價格昂貴。

  刀工具的作用

  第一、便於烹調入味。

  烹飪實踐表明,原料通過刀工加工的形狀與加熱的時間密切相關,與調味品的滲透緊密相連。完整豐腴、形狀較大的原料,無論是大改小、粗改細、整切碎、料上剞花紋,都要運用刀工技術,將其切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丁、絲、條、片、塊,或在雞、鴨、魚、腰、肉、肚等原料上剞、劃、排上刀紋,以此擴大原料受熱面積,達到快速加熱致熟,並使調味品的滋味滲透於原料內部,從而保持菜餚的風味特色,取得質感、味道融於一體的效果。

  第二、便於食用。

  在人類進入以養生和美食為主的今天,可以說烹飪刀工的本質意義,就是讓人們通過食用美味可口的菜餚,達到養生、健體的目的。整隻的大塊原料,如豬前腿、豬後腿、雞、鴨、鵝、青魚、草魚等,如不經過刀工處理,直接烹製食用,會給食用者帶來諸多不便。如果能先將原料進行刀工處理,按製作菜餚的要求進行加工,再烹製成菜餚,就便於食用,而且還能促進人體的消化吸收。

  第三、增進美觀。

  中國的菜式豐富多彩,各式各樣,讓人眼花繚亂。除了用火、水、調味等因素改變原料形狀之外,一塊肉、一條魚和某些內臟都可以利用刀工切成菊花形、麥穗形、松果形、梳子型、各種平面幾何形,運用茸泥又可以任意製成花、鳥、蟲、草以及其他各種圖案。使用美化菜餚的各種“花刀法”和其他方法,並結合點綴鑲嵌等工藝手法,還可以製成藝術與技術融為一體的形態各異的美味佳餚。整齊的形態,會使一道或一桌菜餚顯得相互協調。某些原料運用混合刀法,先剞上美觀的花刀紋,然後再切成塊形,加熱後,便會捲曲成各種形狀,使菜餚的形態顯得豐富多彩,美不勝收。烹調原料加工後的形態既有絲、條、片、段、塊、丁、粒、末、茸、泥之分,又有丸、球、餅、花之別。只有掌握了刀工技術,才能使菜餚的形態千變萬化。

  第四、豐富品種。

  烹飪刀工技術的發展,給中國菜餚品種的增多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運用各種刀工,可以把各種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原料加工成各種不同的形態,製成不同菜餚。比如一條青魚可以利用刀工將其加工成魚絲、魚片、魚條、魚茸等形狀,製成七彩魚絲、糟溜魚片、紅燒划水、菊花青魚等菜餚。可見,菜餚數量、品種的增加是與刀工的運用和作用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