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把脈識別健康
中醫號脈是一種非常好的檢查身體健康狀況的方法,你知道如何才能把脈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把脈知識概括:
脈象是脈動應指的形象。脈象的產生與心臟的波動,心氣的盛衰,脈道的通利和氣血的盈虧直接相關。所以,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器。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同時,血液循行脈道之中,流佈全身,執行不息,除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肺朝百脈,肺氣敷布,血液方能佈散;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氣的充養和統攝得以執行;肝藏血,主疏洩以調節血量;腎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氣,腎氣為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故能反映全身臟腑、氣血、陰陽的綜合資訊。當臟腑、氣血發生病變後,必然從脈搏上表現出來,呈現病理脈象,成為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
脈象依據:
1、大小:
管察氣:大氣旺,小氣虛。
2、快慢:
管察精:快精虛,慢精足。
3、硬軟:
管察火:硬火多,軟火少。
4、浮沉:
管表裡:[亦可說陰陽]浮表症,沉裡症。
5、勻亂:
管察安危:勻則生命及心臟平安,亂則生命及心臟危險。
號脈方法詳解:
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複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以後逐漸簡化為只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在這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古代醫家做足了文章。他們將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的這段脈動分成了三“寸、關、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臟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命門***;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仔細觀察,大家可以發現:遠端的寸部對應的是人體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與迴圈系統***;中間的關部,對應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統***;近端的尺部對應腎、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統***。如此,小小的“寸口”,卻儼然成為人體五臟六腑的全息視窗。
僅此還不夠,在切脈的時候,還要用三種不同的指力去按壓脈搏,輕輕用力按在面板上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為“沉取”。寸、關、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稱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脈,臨床意義不同。通常,脈浮於外者,病位淺,沉於裡者病位深。
切脈時還有許多講究。首先,要求安靜,包括外環境的安靜與醫患兩者心神的安靜。患者在診脈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靜後方可診脈。醫者切脈前一定要靜心,調整呼吸,並將注意力完全集中於指下,細心切按一分鐘以上。診脈時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手臂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時醫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關部,再根據患者身高調整三個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兒則用一指***拇指***診脈,不分三部。
學習診脈,必須先了解正常的脈象。正常脈稱為“平脈”、“常脈”。每分鐘跳動70—80次左右,節律規則,脈型不粗不細,不浮不沉,不剛不弱。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質等會有差異。如春、夏、秋季的脈大多偏浮,而且搏動有力;冬季的脈多沉伏於裡。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較弱;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矮小的人脈較短,瘦人脈多浮,胖人脈多沉;飽食後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脈多軟弱。如果發現相反脈象,如冬天脈浮、胖人脈浮、瘦人脈沉等,提示脈象異常。
把脈實用舉例:
如肝硬化的脈:快,小,硬,沉,[兩關獨居中]。套入脈理,則為精虧,氣虛,火多,裡即病在內臟,兩關微浮一些,為氣火位於肝胃,[我又把它戲為黃豆脈,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為黃豆脈],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聲,我一看脈就能說出你有什麼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脈:大,浮,硬,快,套入脈理,為氣旺,病表[表即軀體感冒屬表症]火多,精虧,看到這樣的脈,你說你肚疼,那你在說謊,一摸你的脈,你體內隱藏的病,便無處躲藏,現形畢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這種水平,心情就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