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毛衣編織樣品圖案
編織是我國民間固有的一種手工藝,有著極其悠久的製作歷史,通過對編織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進行全面分析,並從編織元素的概念、發展階段以及編織元素的原理手法進行簡要闡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展示
>
1
2
3
4
5
編織基本概念
將植物的枝條、葉、莖、皮等加工後,用手工進行編織的工藝。沿革: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繫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丟擲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裡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蓆,距今約有7000年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周代,以蒲草編織莞席已很普遍。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蓆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釐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品類:中國編織工藝品按原料劃分,主要有竹編、藤編、草編、棕編、柳編、麻編等 6大類。編織工藝品的品種主要有日用品、欣賞品、傢俱、玩具、鞋帽等
5類。其中日用品有席***地席、臥席***、坐墊、靠墊、各式提籃***花籃、菜籃、水果籃***、盆套***花盆套***、箱、旅遊吊床、盤***水果盤、麵包盤***、門簾、筐、燈罩等;欣賞品有掛屏、屏風及人物、動物造型的編織工藝品。
- 手工毛衣編織樣品圖案
- 好吃麵條有哪些製作竅門與方法
- 9個道理深刻的幽默小故事高考素材積累
-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一單元綜合測試題
- 好吃美味的紅豆粥要如何做
- 慶祝教師節領導致辭
- 學生國旗下的愛國演講稿範文五篇
- 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包括績效工資嗎
- 文明旅遊倡議書的範例
- 人的頭髮為什麼會變白說明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 最新週年慶典致辭範文
- 黑色系手機桌布超清圖片
- 半月板損傷有什麼後遺症
- 高中同學的個性畢業留言
- 關於天津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最新政策
- 大班幼兒摺紙步驟圖教程
- 低年級教師節黑板報設計
- 端午節學生國旗下講話稿
- 求一些適合睡覺聽0花的技�37
- 高中生用英語自我介紹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