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書法欣賞

  黃綺先生涉獵廣泛,在諸多文化藝術領域都有著獨特建樹,被學術界稱為"黃綺文化現象"。黃綺先生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之高的,其"三間書"相容幷蓄,凜然獨步,深受國內外書法愛好者的喜愛,享譽海內外。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黃綺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黃綺書法圖片1

  黃綺書法圖片2

  黃綺書法圖片3

  黃綺書法圖片4

  黃綺個人簡介

  基本資訊

  黃綺,原名匡一,號"九一",齋名筆簾留香處、五金屋、二象室、夜吟館。江西修水人。是為北宋書法大家、開創江西詩派的詩人黃庭堅的三十二世孫。黃綺五歲學顏、柳字貼,誦詩詞。後學"二王"書。早年師從聞一多、朱自清、羅常培、王力等學界名宿,打下了堅實豐厚的學術根基。

  經歷

  黃綺1914年農曆五月初四日出生於安徽安慶,中學至大學研習漢魏、周秦、直追甲骨。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留校任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聞一多先生助理。第二年到中法大學任教,1942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研究院,攻讀古文字專業。1944年9月在昆明簡師任教,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學中文系任教,1950年8月在張家口工程學校任教,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

  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學任副教授,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學人文學院任教授,1981年調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1988年任政協河北省第六屆。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省管優秀專家"。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2002年當選為河北文學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名譽主席。河北省社科院顧問、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音韻研究會理事、中國訓詁學會學術委會、河北省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北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理事等。

  2005年12月23日17時,因重症肺感染、呼吸迴圈衰竭醫治無效在石家莊逝世,享年91歲。

  書法的地域風格

  書法的產生和發展存在著嚴格的時空限制性和規定性。在書法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時空限制性的規定,書法表現出比較鮮明的地域空間特性和特色,併成為書法地理學研究的主要領域和內容。

  書法從風格上劃分,大體可以劃分為陰柔與陽剛兩種型別,從字型上劃分,大體可以劃分為動的字型如行書、草書和靜的字型如楷書、隸書、篆書兩種。

  地域與時代是形成某一地域風格、字型相似性的重要條件。由於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北方書法整體風格一般表現為博大、巨集偉的“陽剛”之美,一般為靜態字型,如楷、隸、篆等為多,南方的書法整體風格卻表現為秀麗、雅緻的“陰柔”之美,一般以動態字型如行、草居多。這種劃分雖然有過於簡單之嫌,但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近代,其趨勢大致如此。風格。一定地域環境中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對書法產生影響,就形成了書法的地域差異。

  具體來說,地域背景的差異影響著書法的字型、形式、風格、書寫載體、節奏、筆法。書法風格相似性與差異性明顯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南北地域不同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其一,地域背景中的自然地理環境影響人的心理、氣質。北方居住的環境惡劣,面對的都是廣闊的平原、無限的沙漠、雄偉的山川,人們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之下,自然而然地有了粗獷、豪邁、開闊、不加修飾的本色,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山川秀美、水土柔和、春花秋月、細雨綿綿使人在感情上更加柔和細膩。

  其二,地域背景差異的直接影響,導致了書法風格的不同差異。代表陰柔之美的南派書法難以表達出草原的遼闊蒼莽氣氛,同時,代表陽剛之美的北派書法難以適合“小橋流水”似的詩情畫意。而人文環境的差異性,特別是由於現代交通的日異發達,交流的日異頻繁,使得這種風格在形成過程中更加複雜化。

  由於書法地域空間的不斷擴散,導致了書法地域空間擴散的形成。它的形成一方面與書法自身的影響力大小有關係,另一方面與對它的宣傳和傳播有關,還與某地域人們的審美意識,風俗習慣,語言宗教等有關。這就造成了書法擴散時序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