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筆書法作品欣賞_粉筆字書法作品

  漢字書法形體之美,主要由“一字多體”、“一字多形”、“一字多墨”和“一字多姿”來充分展示;粉筆書寫的獨特技法,在於握筆的位置、角度、旋轉和力度四個要素。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粉筆書法作品欣賞,希望你們喜歡。

  粉筆書法作品欣賞

>

  粉筆書法作品欣賞1

  粉筆書法作品欣賞2

  粉筆書法作品欣賞3

  粉筆書法作品欣賞4

  粉筆書法作品欣賞5

  教師如何寫好粉筆字

  作為教師,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因為在課堂上要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除了教師的分析講解,舉止表情以外,板書的優劣往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可以說,工整、漂亮的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粉筆字書寫教程及實用技巧,教師必備!

  寫好粉筆字,是每一個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種專業基本功。那麼如何寫好粉筆字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粉筆字的書寫姿勢

  黑板是豎立固定在牆上的,因此,粉筆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採用“站立懸臂”的姿勢書寫。

  書寫時要注意做到:頭平、身正、臂曲、足穩。

  1.頭平是為了保證視線的平正,使寫出的字行列整齊。隨著書寫高度的變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經常保持頭部平正不歪斜。

  2.身正是指身體端正不偏斜。要隨著書寫位置的左右變動而平移。直也不是僵硬呆板,應該以自然大方,書寫方便為好。

  3.臂曲是指執筆的右手臂曲成直角,舉到眼的高度最便於書寫。隨著書寫位置的上下、高低變動,手臂彎曲程度也要作相應的變化。左手或持書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輕鬆自然方便為準。

  4.足穩是指兩腳分開站立,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穩定。隨著書寫高度的變化,可以踮腳或屈膝,隨機應變。

  課堂教學中書寫粉筆字應注意以下幾點:

  1.示範性。教師在課堂上寫板書,也是做寫粉筆字的表演。學生不但要模仿教師的字,也要模仿教師寫字的姿勢。***啟明按:啟明能夠很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刻意模仿小學語文老師寫字的情景,那時候語文老師楊老師上課喜歡用隸書來書寫板書,我對隸書最初的認識就是源於楊老師。***所以,教師不但要能寫一手好字,還應注意自己的姿勢要優美大方,處處為人師表。絕不可以隨隨便便,胡寫亂畫。

  2.靈活性。為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教師有時讓學生直接觀看書寫過程,這時,要求身不擋字。寫字姿勢要靈活調整,並保持身態的大方。

  3.變動性。黑板版面大,書寫範圍廣,需要及時移動身體,變換姿勢。***示範區和練習區的變換***

  4.間歇性。即邊講邊寫,而不是一氣呵成。***重點筆畫的書寫,就是要停下來讓學生看清楚,有時候還要書寫兩遍以上***

  二、粉筆字的執筆方法

  粉筆形體短小,質地鬆,容易斷。由於這個特點,加上黑板擺放的特殊性,粉筆字執筆法與毛筆字、鋼筆字都不相同。通常採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齊力握筆,其中拇指、中指對應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筆方向,其餘二指***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相依即可。在前的食指距離粉筆頭約1.5釐米,這樣書寫起採既著力又靈活,如果離粉筆頭太近,執筆的手指某部位會靠在黑板上來回摩擦,影響書寫的流利;如果離筆頭太遠,無力控制行筆,寫出的筆畫會太輕而不清晰,影響觀者的視覺效果。

  執粉筆時還要指實掌虛。“指實”即手指執筆要緊而有力量,寫出的字才能剛勁有力;“掌虛”就是手心不能握拳,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使運筆靈活,這樣寫出的字則流利而不呆板。另外,筆身與板面成30°夾角為宜。

  三、粉筆字的運筆方法

  寫好粉筆字,結構是關鍵,筆畫是基礎。要寫好筆畫,首先要明確怎樣的筆畫是好的筆畫。一般地說,好的筆畫應遒勁有力,氣血連貫,顧盼呼應。要寫出如此豐富多彩、生動多變的筆畫,就要靠運用多種正確的運筆方法,但是平拖硬拉畫出僵直呆板的線條是不行的。

  不論使用什麼筆書寫漢字,總是離不開經過長期總結具有優良傳統的毛筆運筆法的***啟明按:這裡推薦大家看看啟明的另外一篇文章《最全的歐楷筆法動態圖***田氏歐楷基本筆畫***》***。粉筆字與鋼筆字同屬硬筆,運筆方法與技巧也基本相同。學好了毛筆字和鋼筆字的運筆方法,也就為學好粉筆字運筆方法打下了基礎。

  1.要寫出有強有弱、有實有虛、有粗有細、遒勁凝重、飄逸輕鬆的不同的筆畫,就要調整好用力的大小,控制好上下的起落運動,微妙的提按粉筆,不能平均用力。

  2.要寫出流暢、穩健、有剛有柔的筆畫,就要控制好運筆的緩急,行筆要有快慢之別,不能勻速運筆。

  3.黑板是豎立著的,粉筆比鋼筆粗,只能寫大字,運筆就不能只靠手腕和手掌,而主要靠臂肘腕的連動。要寫出有俯有仰、有曲有直、有長有短的不同筆畫,就要靠臂肘腕的靈活轉動和緊密配合,巧妙地進行多方向的提按擺動。單靠上下或左右的死拉硬拖是遠遠不夠的。

  4.粉筆酥軟,容易磨損,書寫觸板圓頭會立即磨平。如果不轉動粉筆體,寫出的字只能粗扁軟弱。要寫出剛健清新、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粗或細的筆畫,就要學會捻轉粉筆體,調整筆頭,還要善於使用粉筆頭的斜面和稜角。

  大家通過這幅作品就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作者在書寫時明顯多次捻轉了粉筆調整了筆鋒

  毛筆運筆貴用鋒,粉筆頭的稜角也是鋒。要追求變化多姿的筆畫,就要變換運筆用鋒法。

  ***1***起筆可順鋒,可側鋒。

  順鋒。就是順著筆畫的走向直接由輕漸重地邊落邊行。

  側鋒。就是橫側勢起筆,先將筆頭斜向右下方落筆,然後轉換方向行筆。

  ***2***行筆中的按筆、提筆、轉筆、折筆。

  按筆。行筆時,把筆往下按,用力漸大,使線條由細變粗。

  提筆。行筆時,把筆逐漸往上提,用力漸小,使線條由粗變細。

  轉筆。書寫時使粉筆體逐漸改變方向,像車拐彎一樣,形成一定的弧度,力度、速度較均勻。

  折筆。筆畫間突然改變方向,形成稜角,折處略駐稍頓,但乾淨利索,不能扭挫、複雜化。

  ***3***收筆或用出鋒,或用回鋒,或用鉤鋒。

  出鋒。行筆至筆畫的尾端,沿著行進方向逐漸提筆離開黑板。

  回鋒。行筆至筆畫的尾端按筆,然後向反方向退回提筆,不露痕跡。

  鉤鋒。行筆至筆畫的尾端,然後朝著下一筆畫的首端提筆帶出鉤來。

  粉筆彈性不強,因而要表現筆畫線條的粗細輕重變化和鮮明的節奏比較困難。所以,除用力變化以外,就要巧妙地使用粉筆所獨有的運筆方法——轉筆和翹筆。

  轉筆。粉筆在書寫中極易磨損,為了使粉筆能寫出較細的筆畫,就要把粉筆轉動一下,用磨出的稜角再來書寫。轉動粉筆的方法,一是用手指捻動粉筆,二是轉腕變換粉筆的摩擦面。

  翹筆。就是在行筆中,變化筆與板面的角度,翹起觸板面的一側,使觸板筆面由一個圓面變成部分圓面。像月亮由圓到缺,觸板面由大到小,筆面線條便由粗變細。

  依據筆畫的走向,翹筆有順翹、側翹、兼翹三種。

  順翹。在行筆中把粉筆順著筆畫走向的觸面翹起來的筆法。如寫懸針豎時,豎的走向是向下的,要表現豎尖由粗變細,就把粉筆接觸黑板面的下邊翹起來,使觸點上移,觸面漸小,筆畫漸細,直至提筆出鋒。

  側翹。就是在行筆中將筆向側方向漸漸地翹起的筆法。如寫捺畫時,捺腳是向右行筆,要表現出捺尖,就要把粉筆向上豎,漸漸翹起觸面的下邊,力點上移,觸面變小,筆畫漸細至出鋒提筆。

  兼翹。就是行筆時既有順翹又有側翹,兩者結合使用的筆法,順翹與側翹兼而用之。如寫撇畫時,撇的去向是左下,要表現出撇尖,便把粉筆與黑板的接觸面左下邊翹起來,力點向右上移,觸面漸小,筆畫漸細至提筆出鋒。如寫橫鉤時,就要把觸面的左下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