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客廳現代鍾

  近幾年牆紙壁畫作為一種室內裝飾材料,十分流行,是因其色彩多樣,圖案豐富逼真,豪華氣派,施工方便,價格適宜等多種優點,受到裝修業主的青睞,成為社會家庭、賓館、會議室裝飾之首選。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的圖片

  
【的圖片:1】

  
【的圖片:2】

  
【的圖片:3】

  
【的圖片:4】

  
【的圖片:5】

  的圖片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壁畫的知識吧!

  中國現代壁畫的產生

  1912年以來的中國壁畫。綿延數千年的中國傳統壁畫,到清代已趨衰落,從事壁畫的民間畫工的數量和藝術素質也空前低落。辛亥革命以後,大規模的宮殿、寺觀和墓室建築基本停止,使傳統壁畫失去了依存的空間。偏遠的廟宇寺觀雖不乏新繪壁畫,但從形式到內容,大體上是舊有壁畫的復原和模仿。其中也有少數壁畫使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法,如曾從歐洲畫家學習壁畫的陸鴻年,1938年為北平西郊北安河普照寺所作伎樂天壁畫,即繪於膠合板上,並塗蓋桐油作為保護層。

  20年代以後,新型的壁畫在革命鬥爭中出現。紅軍、八路軍和人民解放軍中的美術工作者在革命根據地和行軍途中,曾畫過許多宣傳革命、宣傳抗日的壁畫,這些作品常配以響亮的口號或簡短的詩歌,起到了鼓舞群眾鬥志的作用。另一方面,學習西方繪畫的中國畫家用西方繪畫技法,創作過一些新題材的壁畫。如樑鼎銘作《北伐戰爭惠州戰役》、司徒喬作《孫中山著<三民主義>》等。這些作品是為特定環境繪製的油畫,缺乏與建築空間的有機聯絡。1938年8月,由王式廓設計草圖,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美術科的畫家們集體創制的武昌黃鶴樓壁畫,表現前方將士英勇抗敵,全國人民總動員支援抗戰。這幅壁畫於武漢失陷前趕繪完成。黃鶴樓壁畫在戰火中誕生,後又毀於戰火,它標誌著中國壁畫由宮廷、寺觀、墓穴走向社會,面向廣大的人民,成為民族解放鬥爭中的宣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