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精美年畫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張亮麗的名片,而年畫,是民間在春節期間表達好事成雙、神虎鎮宅,百福臨門、天下太平等美好願望的有效載體。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年畫的知識吧!

  年畫的發展歷史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民間美術形式,其名稱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在宋代曾被稱為“紙畫”,明代則稱為“畫貼”,清代稱作“畫片”、“畫張”、“衛畫”等,直到清道光29年***1849年***,李光庭的《鄉言解頤》一書中始見“年畫”一詞。

  年畫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

  年畫正式形成於北宋時期。當時,繁榮的商業和手工業、日漸成熟的雕版印刷術、豐富的民間慶賀新年活動等為年畫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汴京***今河南開封***和臨安***今浙江杭州***的歲末市場上開始印賣木刻年畫,題材上也大為擴充套件,如風俗、戲曲、美女、娃娃等年畫題材開始出現。南宋時期的木版年畫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