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在現時代,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大學生面臨著來自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他們的心理承受著太多壓力,其心理狀況正在向不良方面發展,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為關心、也是反應最為突出的問題。例如,第8題“您覺得目前您主要的苦惱是什麼?”,其中有50%的同學認為,學習壓力大;以及第22題“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您的心理壓力由大至小排序”,在所調查的48個人中,有30個人認為,學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說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高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鬆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於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在17題“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狀況,您會覺得心煩氣躁嗎?”,有65%的人選擇“經常會”或“有時會”;第18題“您認為緊張情緒會給考試成績帶來影響嗎?”,有80%的人認為“會,很大”或“會,有點”;以及第19題“您認為大學考證是否會給您帶來心理壓力?”,有70%的人認為“會”或“一般”,這幾道題充分說明了大學生心理的不穩定,容易受情緒和外來壓力的影響。
二,心理平衡:
在第16題“你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是否滿意?”,有65%的學生選擇的是一般,只有大概17%的人選擇很滿意,反映了現實與大多數同學心裡所想學的專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第7題“您覺得自信嗎?”,有54%的同學選擇了“有時不太自信”或“不自信”,反映了同學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這兩道題說明同學在心理上並沒有達到平衡,理想總是與現實存在差距的。
三,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也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為突出的問題。在第11題“您很關心別人對您的看法嗎?”,有73%的人選擇了“非常關心”或“比較關心”,這表明處於大學時期的學生比較看重自己在別人心裡的形象;在第12題“您認為自己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上有存在障礙嗎?”,有54%的人認為“有時有障礙”,這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範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於是羞於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於是形成隔閡。 四,關於自身:
一個人對自己看法也能反映這個人是否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在第6題“您經常分析自己、研究自己嗎?”,有56%的人選擇“偶爾”,第9題“您是否瞭解自己的優缺點,並喜歡自己?”,有54%的人選擇“知道,但不喜歡”或“知道,無所謂”,這說明大學生對自己的自身狀況不是特別關心,沒有想去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第10題“如果您能改變自己,您最希望改變的是什麼?”,這一題選擇“知識”和“性格”的人佔大多數,這也充分說明了在大多數人眼中,對自己的滿意度很低,總想改變自己的一些自身的特點,更充分顯示了對自己沒有自信這一普遍情況。
五,處理壓力:
在24題“您會採取何種方式應對壓力”,66%的人選擇“轉移***娛樂、讀書***”或“發洩***哭、傾訴、日記***”,這表明大學生在處理壓力上還是有一定好的方式的。25題“遇到壓力時您會最先向誰求助?”,有37.5%的人選擇了“知心朋友”,這說明大多數人更願意向同齡人訴說自己內心的苦惱,他們認為同齡人之間更容易交流,也更容易相互理解。
面對現在越來越多有一定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採取怎樣的方法去解決呢? 第一, 面對現實,接受現實。
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本,是自我意識缺乏和自我同一性不完整造成的。所以儘快使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自我同一性完整才是關鍵。自我意識的增強和同一性的完整是一個過程,正常的情況下,需到三十至三十六歲才能完成,所以我們要接受這一現實,不是我們一著急就會形成了,我們要給自己一些時間,我們要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去完成。這是一種面對現實,接受現實的健康態度。
第二, 培養獨立的自我意識。
只有認識自我意識,駕馭自我意識,提高自我意識,才能戰無不勝,從成功走向成功。 第三, 注重培養自己的彈性人格。
彈性人格是一種健康的人格,包括:1、和諧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最能體現一個人人格健康的程度。人格健康的人樂於與他人交往,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健康的人常常以誠懇、公平、謙虛、寬容的態度尊重他人?同時也受到他人的尊重與接納。2、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人格健康的人情緒反應適度,具有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能力,經常保持愉快、滿意、開朗的心境,並富有幽默感。當消極情緒出現時能合情合理地宣洩、排解、轉移和昇華。社會適應能力反映了人與社會的協調程度。人格健康的人能夠和社會保持良好的密切接觸,以一種開放的態度,主動去關心社會,瞭解、接觸社會,在認識社會的同時,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跟上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要求相符合。3、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樂觀的人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對前途充滿希望和信心,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或學習抱有濃厚的興趣,並在其中發揮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即使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也能不畏艱險,勇於拼搏。
第四, 培養自我調節能力。
培養自己的調節能力,可以逐步消除快節奏的社會生活所帶來的緊張和壓力。調節能力就是人們面對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能力。必須學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地更新自我,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以適應變化了的形勢。
第五, 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做貢獻”的重要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舉措。我們要主動參與校內外的社會活動,譬如做一些協會工作,做一些班集工作,參加一些自願者活動,甚至可以自發的組織一些群體活動,在工作中成長,在工作中受教育。大學生更應該主動去尋求去爭取一個位子,來培養鍛鍊自己。通過這樣來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大學,以積極地心態和較強的適應能力,給點陽光就生動地燦爛起來。
篇2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逐漸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大學生,正處於生理和心理髮展旺盛而不穩定的特殊年齡階段,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那麼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擁有著什麼樣的心理煩惱?是什麼影響著他們的成長?我們又能怎樣更好地把握這個問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以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呢? 為了更好地瞭解同學們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認識程度和需求,進一步把握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標準,方便以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誠邀您參加我們此次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問卷調查。所有資料只對分析問卷時有輔助作用,不作個別呈現,對外絕對保密,請您不必顧慮。請按實際情況認真填寫,非常感謝您的合作與協助! 祝您學習進步!身心健康!生活幸福!
調查報告公開級別:統計資訊公開,詳細資訊不公開。
1.您的性別是
A.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級是
A.05級
B.06級
C.07級
D.08級
3.您的專業是
______________
4.您的家庭經濟情況是
A.貧困
B.小康
C.富裕
5.您一般從哪裡獲取心理健康的知識? [多選題]
A.瀏覽網站的時候順便看看相關內容
B.從書籍期刊上獲取相關知識
C.上課時候獲取
D.參加相關培訓獲取相關知識
E.聊天的時候從別人那裡得知
F.其它
6.您經常分析自己、研究自己嗎?
A.經常
B.偶爾
C.很少
D.無
7.您覺得您自信嗎?
A.非常自信
B.自信
C.有時不太自信
D.不自信
E.常常感到自卑
8.您覺得目前您主要的苦惱是什麼? [多選題]
A.學習壓力大
B.就業壓力大
C.家庭經濟壓力大
D.不喜歡所學專業
E.人際關係緊張
F.個人感情問題
G.身體狀況欠佳
H.對未來感到迷茫
9.您是否瞭解自己的優缺點,並喜歡自己?
A.知道,很喜歡
B.知道,但不喜歡
C.知道,無所謂
D.不知道
E.管他呢
10.如果您能改變自己,您最希望改變的是什麼?
A.知識
B.出身
C.財富
D.性格
E.外貌
F.其它
11.您很關心別人對您的看法嗎?
A.非常關心
B.比較關心
C.不太關心
D.無所謂
12.您認為自己在人與人間的溝通交往上有存在障礙嗎?
A.有很大障礙
B.有時有障礙
C.比較少
D.無
13.您的知心朋友
A.非常多
B.一般多
C.很少
D.幾乎沒有
14.您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依賴朋友嗎?
A.不是,獨自應付
B.會聽朋友意見,但以自己為主
C.偶爾會
D.完全是
15.當您和朋友之間的友誼出現裂痕時您會怎麼處理?
A.立即斷交
B.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C.自己主動爭取挽回的機會
D.置之不理,等對方去處理
I.其它
16.您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一般
C.有所不滿
D.非常不滿
17.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狀況,您會覺得心煩氣躁嗎?
A.經常會
B.有時會
C.偶爾會
D.從來不會
18.您認為緊張情緒會給考試成績帶來影響嗎?
A.會,很大 B.會,有點 C.不會 D.沒感覺
19.您認為大學考證是否會給您帶來心理壓力? A.會 B.一般 C.不會 D.無所謂
20.您認為壓力在您的學習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A.正面影響,會為學習帶來動力 B.沒感覺
C.較為負面影響,會影響情緒 D.完全負面影響,會使我無心想學
21.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您的心理壓力由大至小排序 A、經濟問題 B、戀愛問題 C、人際關係問題 D、家庭問題 E、學業問題 F、人前途及就業 G、國家發展前途
22.您如何看待大學生的戀愛動機? A.滿足心理或生理需要 B.打發無聊的時光 C.調節學習壓力 D.情到深處 E.選擇人生伴侶 F.隨大流,不落伍 G.其它
23.您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擔憂嗎? A.經常 B.偶爾 C.很少 D.無
24.您會採取何種方式應對壓力? A.轉移***娛樂、讀書*** B.發洩***哭、傾訴、日記***
C.壓抑***喝酒、睡覺、憋在心裡不說*** D.順其自然、自然調整
25.遇到時壓力您會最先向誰求助? A.家人 B.親友 C.情人 D.知心朋友 E.老師 F.心理醫生 G.不找任何人
篇3
摘要:長期從事小學教育,主研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平時觀察、走訪調查、量表測試等方法,發現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障礙主要集中在冷漠、孤獨、厭學、焦慮、自卑、敵對這六個方面。認為造成上述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成因是:教育、教師素質、家庭及社群環境的影響。從建構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校“經營”運作機制、加強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師“育心”工程、開展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心育”常規活動、開闢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社群“關心”教育網路四個方面提出改變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關鍵詞:小學生 心理健康 現狀 成因 建議
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長期重大任務和主旋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之一,就是使青少年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學校、家庭的教育效果及學生的成長。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佈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和心理學專家的結論,小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應該是“樂觀向上,積極進取,自強自立,勇於嘗試,敢於創新,不畏艱難,對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對自我充滿成功的信心”。然而,面對急劇變化和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直面越演越烈的“應試教育”下放權,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堪為人憂。近日,《中國青年報》轉發一篇權威報道,報道的標題為《二成中小學生有嚴重心理問題》。文章列舉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中小學生心理素質建構與培養研究”課題組釋出的調查顯示,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和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佔到了20.6%。
筆者從事小學教育三十餘年,“九五”、“十五”先後主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八次參加全國有關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活動,近百篇論文、調查報告在市、省級評比中獲獎或在有關刊物上發表。通過平時觀察、走訪調查、量表測試等,就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成因及預防策略簡述如下。
一、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1、冷漠。筆者曾做過多次跟蹤調查:一是通過現場觀察,二是採用量表測試。調查結果顯示:看電視遇到傷心、感人的情節,中段***三、四年級***有41%,高段***五、六年級***有34%的小學生不會流淚,或認為那是假的而無動於衷。MHRSP***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動、不流淚”一欄中,38%的家長認為,孩子對平時能鮮明感情反應的刺激表現平淡,缺乏與之相對應的情感體驗和表情,表現出冷漠。常在早晨、傍晚上學或放學途中,看到相當一部分中、高年級的學生坐在白髮蒼蒼的祖父母的小三輪車上,悠閒地吃著點心,宛如觀光遊覽,上坡也懶得下車。
2、厭學。學校理應是孩子們學習的樂園,可利用周步成等主修的《學習適應性測驗***AAT***》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樣本容量為200的測驗資料表明:30%的小學生對學習缺乏熱情,具體體現在學習“不主動”或“有時主動”。54%的學生坐到書桌前準備學習時,會馬上或有時感到厭煩。20%的學生會在對學習厭煩時找“頭痛”或“肚子痛”等藉口。36%的學生對學校的環境不適應,主要體現在由於不喜歡某老師而討厭其執教學科。尚有10%左右的學生感到老師討厭自己。MHRSP***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測驗中,40%的教師、家長認為學生***孩子***“課堂討論或與家長談論學習問題時不感興趣”、“一提起學習即心煩意亂”。小學生厭學情緒隨年級的升高呈上升趨勢。
3、孤獨。通過走訪班主任及隨機調查,發現30%的學生與同齡人在一起時未感到快樂,其中12%的學生感到不合群、孤獨。MHRSP***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測量中教師、家長對“交新朋友困難”、“在集體場合適應困難”、“不能融洽地與同學相處”的評定分別為8%、16%、11%。孤獨是心理上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分小學生情感的封閉性,導致了其交往的自卑、怯弱、排斥等,嚴重影響了學生之間的交往***也包括親子交往、師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親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誼。X2檢驗表明,小學生的孤獨心理障礙無年齡的顯著差異。
4、焦慮。小學生的心理焦慮主要表現在考試上。面對考試,20%的小學生情緒緊張,高年級學生因面臨的壓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動機,已能體驗或預計到考試結果對自身潛在威脅,因此擔憂更加明顯。47%出現輕微焦慮,24%屬於過度焦慮,更有甚者,每逢考試心跳加速、全身抽搐冒冷汗。由於考試焦慮導致了學生水平的正常發揮,學業成績的失真,甚至產生了嚴重的恐懼心理及考試作弊行為。考試焦慮同時又輻射產生了小學生對人的焦慮,通常表現為過度關注自我,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X2檢驗表明,小學中、高段學生面對不同的外界因素,焦慮的程度有顯著差異。
5、自卑。由於教育問題的累積、學生家庭及自身條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學生,始終認為自己“不優秀”、“不如人”。特別是潛能生,自卑感特別重。在他們的心理,失敗的陰影籠罩著;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到燦爛的笑容。他們把失敗歸因於“自己笨”或“題目難”,在AAT***學習適應性測驗***中,出現這兩類原因歸屬的學生分別佔12%、21%。學習上的自卑,衍生了他們羞怯、膽怯等不良傾向,家中來了客人,怕談及學業情況不好意思而故意避開,見了長輩不好意思。通過走訪調查,發現有上述症狀的小學生比例高達32%。這種現象隨年級升高呈遞增態勢。
6、敵對。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確對待批評、委屈、挫折,常表現出“逆反”、“小氣”等心理,或出現與教師、家長、同學相對立的現象,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通過座談、觀察發現,15%-25%的學生會在別人踩了一腳時予以報復,包括語言上的***罵***和有形的***反踩一腳***行為。在學習、活動方面,21%的小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競爭、合作意識,15%的學生會因別人的學業、比賽成績超過自己而妒忌或產生故意找碴行為。
二、學生心理成因分析:
1、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越 來越引起重視,但鑑於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師資等條
件的限制,普及不夠,方法簡單。教育行政部門重教學骨幹教師的培訓,輕心理教育專業的培訓;重教師教學技能的提高,輕教師育人技巧的攀升;重教師教學業績的考核,輕教師健康心理的養成。沒有心理健康的教師,誠然會出現諸多的學生心理問題。學校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知行不一”,也是直接導致小學出現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素質教育喊得震天響,新課程改革理念與踐行嚴重遊離,學生學業越來越重,考試越來越頻繁,分數越來越看重。各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濤聲依舊”,考試指揮棒依舊左右學校、教師的教學行為。“應試教育”變成了“理直氣壯抓質量”,還沒有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不得不直面迎面而來的“應試教育下放權”***小學考試也要排名次***。隨心所欲的測試卷,漫無邊際的拓展,教師勞累,學生更遭殃。教師的壓力也就理所當然地變成了學生過重的心理及學業負擔。學校教育是影響小學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2、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當今的小學生都擔負著“振興家庭”的重任,父母祖輩都把自己未實現的夢寄託在孩子身上,編織著“偉大”的“圓夢”計劃。他們對子女愛得過分,照顧過度,期望過高。一味地溺愛、遷就孩子,使孩子們長期處於養尊處優的境地。相當一部分家長缺乏“施愛”的技巧,因而孩子們無法體會“被愛”的溫暖。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學業上又加大了砝碼,星期六令其上輔導班,星期天為其請家教,教輔用書、過關練習一大套,做完課內做課外。一邊是新華書店教輔用書脫銷,一邊是學生愁眉苦臉吃不了。家長在生活上百般呵護,在學業上高度關注,大有“子女成績好,大人品位高”之境界。加之現在的家庭,幾乎是三代組合,“隔代親”現象比比皆是。家長的溺愛、高期盼,這一矛盾體,滋生了孩子諸多的行為與心理問題。少數學生父母離異,家庭破碎,使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這是造成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3、教師素質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教師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燈”,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在小學生的眼裡都是可資模仿、借鑑的榜樣。教師個人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否認,現行教師隊伍參差不齊、良莠不一。健康向上的教師有之,消極低沉的教師也不乏其人。教師的思想境地、執教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方法簡單、粗暴、挖苦、嘲諷,甚至恐嚇、體罰,對小學生的心靈無疑是一種摧殘,一種傷害,部分學生的冷漠、厭學、孤獨、敵對等心理問題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4、社群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群教育三結合力度不夠,對學生心理影響難以形成合力,學生在校接受的教育與家庭輿論、社群氛圍不一致,這也是小學生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極為關注,視其為關係到一個學生將來是否有前途的首要問題,鄰里之間經常問及的是孩子的學業,經常攀比的是孩子的成績。社群建立了大人的健身場地,缺乏孩子們的“健心”場所。大教育觀尚未在社群有效樹立。
三、小學生心理教育建議。
1、建構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校“經營”運作機制。
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結合素質教育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儘快建立相關的考試評價系統及切實有效的監控機制,扭轉考試指揮棒,加強對學校的政策導向、微觀調控,建立自上而下的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校“經營”機制。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在校時間、考試規模及次數,嚴禁考試按學校、班級、個人排名次,杜絕以單純的學生學業成績考核教師實績的現象。規範學校教輔用書,建立嚴格的審批核準制度,必要時採用行政措施進行干預、制裁。
2、加強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師“育心”專項培訓。
學生心理要健康,教師心理健康是前提,教師本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教育。針對市場經濟下的教師現狀,強化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首當其衝。其次要大力加強教師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並注意避免只重視骨幹教師培養的傾向,否則將會出一些教師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另一些教師又在製造新的心理障礙。著力指導教師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真正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以適當的方式增進師生感情,掌握學生心態,提出合理要求,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實踐,幫助學生化解心理問題,克服心理障礙。
3、開展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校“心育”常規活動。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性的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擺在學生心理行為的訓練和引導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學校教育工作的始終,倡導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設每週一節的“健教課”,採用短劇表演、角色扮演、價值澄清、答辯訓練等活潑有趣的方式,寓心理健康教育於無痕中,寓知識教育於活動中。學校要努力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舉辦各種“健康講座”、開展“心理諮詢”服務,開闢專職心理輔導教師的“心裡諮詢室”,成立以班主任為心理輔導員的“心裡諮詢站”,解決小學生中一些“特別”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度過一些“特殊”的心理歷程,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指導性、建設性意見。全面推廣“學科滲透”,在各科教學中隨機、隨緣巧妙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現代化教育資源,開闢“綠色網站”,讓學生通過瀏覽及網上與教師交流等方式,全面接受心理健康薰陶。
4、開闢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社群“關心”教育網路。
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賴於學校教育,有賴於教師培養,同時也有賴於社群的環境及家庭的氛圍。要努力推行“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方法,讓學生在家庭、社會、學校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一致的健康心理。充分發揮社群的力量,向家長、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教育,盡力保障學生的心理在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中得到健康的發展。努力形成學校、社群、家庭三結合教育網路,共同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共同關心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