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疾病的危害

  眼病是指眼球組織及其功能的異常、萎縮和損壞,包括其附屬組織如眼眶、眼瞼和眼肌等的疾病。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對於眼科疾病的出現,大家在平時一定要認真的對待和重視,因為眼科疾病一旦出現,就容易導致視力下降,甚至會引發失明的病症表現,對於眼科疾病的治療,一定要認真的重視,儘量避免眼科疾病引發嚴重的危害,下面是對於眼科疾病帶來的危害的講述。

  有時眼科疾病病變為全身病的早期表現,如腎炎患者表現為雙上瞼非炎性水腫;感冒時眼科疾病可出現單純皰疹;面神經麻痺時眼科疾病可閉合不全或痙攣性收縮等。但多數病變由其本身或鄰近組織蔓延而致,眼科疾病本身病變也可擴散到眼球、眼眶、顱內甚至全身。  

  眼科疾病病變中最多見者為炎症,尤其是腺體炎症。如瞼腺炎也稱麥粒腫,是瞼板腺或皮脂腺急性化膿性感染。一般給予熱敷,區域性或全身應用抗生素即可。切記不可擠壓,以免感染並順無瓣膜的靜脈至海綿竇或順血流至眼眶造成眶、菌血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瞼板腺囊腫也稱霰粒腫,指瞼板腺排出管阻塞,分泌物瀦留而形成瞼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腫,小者無症狀無需治療,大者眼科疾病有沉重感,可行手術切除。眼科疾病病毒感染,除單純皰疹外,還有帶狀皰疹,皰疹分佈有很清晰的界限,不超過鼻中線,治療後留有瘢痕。  

  瞼緣的炎症稱瞼緣炎,包括鱗屑性瞼緣炎、潰瘍性瞼緣炎和眥部瞼緣炎,其共同表現為瞼緣充血、睫毛根部有分泌物、睫毛易脫落,有時睫毛與分泌物粘結在一起,鱗屑性者睫毛脫落可再生,而潰瘍性者睫毛脫落後不再生長,故其預後較嚴重。  

  眥部者僅內外眥部發癢顯潮紅,甚至糜爛。常為莫拉-阿克森費爾德二氏桿菌所致,可用硫酸鋅或抗生素眼液、眼膏區域性滴用。眼科疾病易受外傷,表現為水腫、瘀血或破裂。由於眼科疾病的面板菲薄,皮下組織疏鬆,水腫或出血易擴散,有時可達對側眼科疾病。  

    眼科疾病可因外傷或炎症造成的瘢痕使其位置不正常,最常見為瞼內翻或外翻。當眼科疾病內翻時常伴有倒睫,觸及角膜,造成角膜混濁而影響視力。當瞼外翻時可致上下  淚點外翻造成淚溢,嚴重者造成眼科疾病閉合不全,暴露角膜,使角膜乾燥混濁。故應儘早治療原發病變。必要時需手術矯正。眼科疾病屬於顏面的一部分,因此行任何手術 時,應考慮到外形的美觀。如面板切口應儘量沿面板紋理的方向,注意兩側對稱等。

  以上的內容就是 “眼科疾病帶來的危害的講述”,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對於眼科這類疾病,我們應該多多的關注。一旦出現眼科疾病病症,一定要及時的採取措施,避免眼科疾病惡化後,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

  眼病自我診斷的方法

  1.眼部乾澀,眼癢,眼部發脹疲勞,時有怕光流淚等可能是乾眼症。

  2、眼瞼或瞼結膜紅腫,俗稱“偷針眼”,是眼瞼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症。

  3、眼周圍有疼痛或眼動時微痛,視野縮小,甚至部分視野缺損,紅綠色野受累,發生偏盲或暗點,常一眼發病,另一眼視力急劇減退,甚至短期內完全失明,常有頭痛和眶內疼痛。眶內疼痛在眼球轉動或壓眼球后加重,可能是患了視神經炎。

  4、自覺眼睛剌癢及灼熱感,瞼緣皮膚髮紅,多為瞼緣炎,又稱“爛眼邊”或“紅眼邊”。

  5、早晨醒來時,上下眼瞼常被多量黏性或膿性分泌物所粘住,自覺眼內有異物感或灼熱感,並有輕微流淚或疼痛,多為急性傳染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或“暴發性火眼”。

  6、眼睛有顯著的刺激症狀,怕見光、流淚、疼痛,視力減退,角膜表面有灰白色或黃白色潰瘍,多為角膜炎。

  7、夜間或在暗處看不清東西,球結膜乾燥,失去溼潤的光澤,多為夜盲症。夜盲症常發生於營養不良的兒童,常伴有全身營養不良表現,如消瘦、哭聲低微而嘶啞、精神萎靡等。

  8、自覺視物變形,視野中有一個暗區,眼前常有閃光或火星,產生閃光幻覺,或常感眼前有黑影來回飄動,則可能患有脈絡膜炎。如果常自覺視物變形,直線被看成曲線,有時物像略大些,有時又顯得小些,有時潔白的物體被看成是黃色,則可能患有中央性視網膜脈絡膜炎。如果眼內出現黃色反光,視力障礙或視力完全消失,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時,可能是化膿性脈絡膜炎。

  9、自覺眼前有飛蠅,眼前有黑點或黑色塊狀浮動,視力減退等症狀,應考慮為玻璃體出現液化、混濁或變性之可能。

  10、眼外形無改變,突然一夜失明,甚至無光感,有可能是視網膜中央動脈硬化或靜脈血栓形成。如果自覺眼前出現黑點浮動,視力下降,或突然視力減退,或僅餘光感,應考慮視網膜靜脈周圍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