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的飼養與管理

  飼養鵝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很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飼養方法 自孵化出雛到28日齡的四季鵝稱為雛鵝。雛鵝在出殼後24小時進行飲水,方法是:用小盆盛水,將雛鵝的嘴按入水盆,讓其飲水,經數次調教,雛鵝就會自已飲水。-般飲水後即可開食。開食的飼料以米飯、清水泡透的碎米和洗淨切細的鮮嫩菜葉、嫩青草等青綠飼料為好,並加入骨粉和食鹽。雛鵝開食後,逐漸餵給配合飼料。餵食時要注意定時定量,少喂勤添,耐心餵養,個別不會採食的雛鵝,可將青菜絲送到雛鵝嘴旁,誘其採食,經數次調教,即會吃食。此時日喂4~5次,最後-次在晚上9時左右。當雛鵝長至4~5日齡時,因鵝體水分減少,蛋黃吸收完全,雛鵝羽毛緊貼,體型較出殼時縮小,體重減輕,俗稱收身。此時雛鵝的消化能カ增強,食慾增加,可以逐漸增加喂料次數和喂量,-般日喂6~8次。lO日齡以後,以青料為主,另加碎米,也可用米糠等代替碎米。此時雛鵝開始放牧食草,日飼餵次數可減至5~6次,並保證飲水充足。2O日齡後,飼糧可適量加入穀粒和甘薯絲等。此時雛鵝長大,消化能カ更強,可延長放牧時間,日喂料可減為4~5次。

  ***ニ***飼養時應注意的事項

  ***l***雛鵝飼料必須新鮮清潔,不喂腐敗變質飼料。l5日齡內的雛鵝,每次喂八成飽為宜,喂的過量易引起消化不良。每次喂料後將飼槽拿走為好,可讓雛鵝安靜休息。

  ***2***雛鵝飲水要充足,採取自由飲水,注意飲水清潔衛生,每次加水不要太滿,以防溢位。

  ***3***隨著雛鵝日齡增加,飼料由熟到生,從軟到硬逐漸轉化,不宜突變,否則易引起雛鵝消化不良和發生疾病。

  ***三***管理措施 雛鵝期的管理要點有:

  ***l***保溫。雛鵝培育-般都採用自溫育雛,其方法是:在竹籃內鋪墊草,將雛鵝放入籃內,天冷時在竹籃上加蓋棉絮保溫。天暖後,可在竹籃上加蓋紗布,以防蚊子叮咬。如溫度適宜,竹籃內雛鵝安靜,也無打堆現象;若竹籃內溫度偏高,則雛鵝叫聲急促,揭開棉絮後,可見雛鵝分散在竹籃四周,應及時拿走棉絮,並趕動雛鵝,使鵝體運動,達到調節溫度,蒸發水分的目的;如溫度偏低時,雛鵝叫聲低沉,聚集打堆,應立即加棉絮保溫。5日齡後的雛鵝,在室溫為l5攝氏度以上時,可將其放在鋪有柔軟清潔墊草的地面小圍欄內飼養。2O日齡後,雛鵝耐寒能カ增強,可採用大欄飼養。

  ***2***防溼。潮溼對雛鵝的健康和生長髮育不利,因此育雛環境應選擇在地勢高、乾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並注意通風采光,室內相對溼度維持在6O%~65%為宜。

  ***3***放牧和放水。雛鵝笫l次放到水裡活動叫放水。雛鵝放牧和放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髮育。初次放牧放水時間,要根據氣候條件和雛鵝的健康狀況而定,須選擇風和日暖的天氣。夏天雛鵝以3~7日齡,冬天雛鵝以lO~2O日齡為好。放水的水溫在25攝氏度左右為宜,初次放牧時間可短些,上下午各l次,每次半小時,3周齡後,天氣晴朗,可整天放牧

  ***4***防病和防害。抓好防疫,是預防雛鵝發病的重要-環。雛鵝舍晚上要有燈光照明,防止鼠、蛇及其它動物危害。

  鵝的營養

  鵝肉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煙酸,糖。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同時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並且脂肪含量很低。鵝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同時鵝肉作為綠色食品於2002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發展的綠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鉛毒等作用。適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還可補虛益氣,暖胃生津,凡經常口渴、乏力、氣短、食慾不振者,可常喝鵝湯,吃鵝肉,這樣既可補充老年糖尿病患者營養,又可控制病情發展,治肺氣腫、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別適合在冬季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