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飼養方式

  鬥魚是一種早已被熟知的觀賞魚,是最商品化的熱帶魚之一。雖然說鬥魚雄性之間容易發生爭鬥,但它們和大多數小型熱帶觀賞魚都能和平相處,是非常理想的混合飼養品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水質和水溫: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並做及時的調整,為鬥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2、光照環境: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3、飼養裝置: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

  鬥魚常見病及解決辦法

  1、黴菌

  幾乎都是水質及溫度不正常所引起。此種病狀會快速傳染,所以需要消毒常用器具及進行整缸治療。用市場上銷售的黴菌藥很快就能治癒。或著可以用鹽浴治療,但效果較慢。此病極易感染泰國鬥魚,若不及時治療,會很快造成死亡。

  2、白點病

  這是熱帶魚類常見的疾病,不只見於鬥魚。水質與溫度的不規則變化容易引起此病。特徵是身體的表面有白色圓點附著。治療的方法有三種、1.病發初期可以將水溫提高至30度。2.使用甲機藍並且亦將水溫提高至30度。3.使用鹽水沐浴並加溫也有不錯的效果。

  3、胡椒病

  這是比白點病更小的白色***或咖啡色***點狀,密密麻麻的,像是胡椒塗滿了魚的外表的症狀。一般都是水質的突變所引起。採用鹽水沐浴就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4、立鱗或鬆鱗病

  此病不好治好,這是由水質惡化的而引起的感染。病症是魚鱗豎立,魚體黏液被大量分泌。治療必須使用真菌藥加細菌藥一起治療,並多注意殘餌及水質。

  5、針洞及爛鰭

  鬥魚常發生的疾病。外觀像是鰭中間破了一個小洞。一般都是水質的突變或健康狀態差時移動或運輸或打鬥所引起。治療方法可以使用黃藥治療並多注意水質以免二次感染。

  6、脫色

  鬥魚的一種的身體顏色脫落變淡。原因是健康狀態差,多注意餌料與水質。

 

  7、身體的表面粘膜的剝離

  水質的突變使身體的表面粘膜產生受損,並被剝離魚體。這是鬥魚換水後常見一種疾病,常導致死亡。在換水的時候應多注意魚只,並確保換的水是優良的水質。

  8、黃口魚微小病

  最初的原因是鬥魚進行激烈的爭鬥導致受傷。傷口被黴菌感染,並化膿。在臉部下方最常見,腫脹常延伸到臉後方。

  9、腹水症

  外觀像是肚子不正常腫大。原因幾乎都是不當的餌料及不良的水質所引起。但也有可能是因體內寄生蟲引起。一般都是先從水質改善與改變餌料***減少餵食***做起,甚至暫時不餵食物。如果沒效果時,過一陣子再使用體內驅蟲藥物。此病狀常併發立鱗症,須非常有耐心才能治療此症狀。

  10、夾尾

  一般都是由水質不良所引起。改善水質環境並使用細菌***物能很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