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運動有哪些誤區

  在健身運動中存在著很多的誤區,你知道有哪些麼?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健身運動誤區之一:男性只練器械、女性只去跳操房

  專家指出,兩種鍛鍊其實各有偏重:跳操更多的是提高心肺功能、柔韌性和協調性;器械訓練則主要訓練耐力、速度以及改善體形、增強活力。由於男性的柔韌性和女性力量的天然缺憾,男性跳操、練瑜伽,女性練器械,更利於自身的全面協調發展。

  健身運動誤區之二:必須堅持常規健身時間

  不少人認為必須堅持常規健身時間,健身效果才會好。實際上每天只抽出10到15分鐘來運動,堅持下來就有助於強化您的健身習慣。若您有更多的零散時間, 比如拿出兩個或3個10到15分鐘來鍛鍊,更有助於減掉多餘的脂肪。研究發現,一般而言,每天見縫插針進行健身比堅持常規30到45分鐘健身效果更好。

  健身運動誤區之三:練健美操就可美體

  很多女性朋友們一直認為,練習健美操就可以有好身材,但效果卻很不理想。專家支援,在練習健美操的時候要合理的運用器械,這樣對美體有很明顯的效果,各位女性朋友們不妨一試。

  健身運動誤區之四:鍛鍊的最佳時間是清晨

  專家指出,傍晚時分鍛鍊最有益。人的各種活動都受“生物鐘”的影響,一般而言,無論是身體的適應能力,還是體力的發揮,均以下午和接近傍晚時分最佳。而在清晨,運動時的血壓與心率都較傍晚時明顯升高,因此不是鍛鍊的最佳時間。

  健身運動誤區之五:反覆刺激同一部位能增強力量、改善體形

  有不少男性為了改善身體某一部位的肌肉力量與形態,往往一連幾天反覆鍛鍊該部位,希望能“立竿見影”。對此,專家指出,這種方法往往容易造成該部位的損 傷。增強力量正確的方法是讓肌肉訓練到感覺疲勞之後,給這些肌肉一些時間恢復和休息,在肌肉恢復活力後,再對它進行下一次的訓練。比如:今天練習了胸大 肌,明天就改練肱二頭肌,而不要再練胸大肌。

  健身運動誤區之六:出汗越多減脂越多

  不少人認為出汗越多減脂越多。專家指出,單純的出汗並不能有效減肥,適量地增加一些無氧器械訓練才能真正達到減肥目的。專家還建議, 大量排汗之後,最好喝一些運動飲料,如果不及時補充適當的水分和營養,極易造成脫水。

  健身運動誤區之七:制定嚴格健身計劃

  太過嚴格的健身計劃,其實並不適合我們普通人群,那是專業運動員才應該具備的,如要制定健身計劃,就要考慮到一定的自身因素,不能在影響健康的前提下制定,如果有假日或者工作安排,可以制定一套備用的計劃,前提是不能輕易的放棄。

  健身運動誤區之八:健身過程中目標粗放

  如果您的目標是短期、具體、現實、細化的,如“我今天要快走20分鐘”,而非“我要更努力地鍛鍊”,就更容易堅持下來。如果您輕鬆達到了目標,那麼應把 目標訂得更高。另外,儘可能獎勵自己。獎勵機制可以很簡單,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做完100個仰臥起坐後,再去看喜愛的電視劇等等。

  健身運動誤區之九:週末集中做運動

  正如人們吃飯不能飽一頓餓一頓一樣,運動也是如此。比如有人喜歡利用雙休日集中健身以彌補平常鍛鍊的不足。健身專家指出,懶得運動會傷害身體,而集中運動也會傷害身體,無異於暴飲暴食。

  試想,一週前5天在辦公室裡坐著,基本沒有運動,身體實際上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週末突然拿出許多時間集中鍛鍊,反而會打破已經形成的生理和機體平衡,其後果比不運動更差。因此,科學有效的做法是每週鍛鍊3至5次。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鍛鍊,至少也應在茶餘飯後活動一下身體,運動還是講究細水長流。

  健身運動誤區之十:運動+節食=好身材

  很多女性已經知道採用科學、健康的方法來控制體重,但還是有人對減肥存在著一些認識誤區。比如運動的同時,忽略了營養補充,只是一味地控制飲食。

  專家指出,控制飲食是必要的,但如果只顧運動,不注意營養的補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人體每天都需要一定的熱量和營養來維持運轉,女性還有對經期損失補償的需要,所以起碼的熱量和營養一定要保證。否則,人體在長期缺乏補充的狀態下進行高強度運動,會引起免疫力下降,疾病也會乘虛而入。

  健身運動誤區之十一:跳操是女人的事

  健身房裡通常會出現兩個“井水不犯河水”的區域:器械訓練區裡都是男性,而健美操則成了女性的專利。很多男性總認為,“跳健美操是女人的事,有點娘娘腔,練器械才是男人的事。”

  其實不然。健身教練認為,男性偏愛器械訓練,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能夠增加力量、改善體型,然而器械訓練並不能達到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的作用,所以建議男性應該將器械訓練和有氧操結合起來,從而起到互補的作用。

  健身運動誤區之十二:肌肉就得天天練

  時下,一些年輕人對健美運動十分狂熱。為了練出一身漂亮的肌肉,他們整天在健身房練習。其實,長肌肉的要訣應是“張弛有度”。

  肌肉鍛鍊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運動結束後,經過適當的休息,肌肉中的營養物質才會得到補充,而且補充的量會比所消耗的還要多,這種現象在生理學上叫做“超量恢復”。“超量恢復”使肌肉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越練越發達。有研究認為,休息時間以肌肉再次具備上次運動能力為標準計算,一般需要2至3天。

  健身運動誤區之十三:運動量大更有效

  適當的運動和健身訓練有助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但運動過量卻會適得其反。

  醫學專家指出:低強度和間斷運動,均能對健康產生良好影響。因此,每天進行低強度運動,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可以減少心臟病發作的危險。運動過量只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比如肌肉痙攣、僵硬、勞損,嚴重的還可造成骨折、運動性貧血,甚至導致猝死。所以,鍛鍊者可以諮詢健身教練,選擇適宜的運動量。

  三種不能做的健身運動:

  日常生活中,有人一直按照習慣的方式去健身,然而根據國內外專家最新研究表明,某些健身方式對不同的人來說,長期堅持並不適宜。

  深呼吸

  近年來,經科學研究和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過度深呼吸會誘發心腦血管收縮,有致命的危險,心肌梗塞、腦溢血和其他意外的發生都直接或間接與深呼吸有關。

  因此,專家建議,對已經發生動脈硬化,尤其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進行深呼吸鍛鍊。

  退步走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經常活動的肌肉,改善人體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練時喜歡退步走。由於老年人的心血管儲備能力減低,倒退走或跑都會使心血管不堪重負。同時會使頸部轉向,導致頸動脈受壓迫、管腔變窄、血流減少,造成腦部供血減少、大腦缺氧,甚至可能在轉頸時突然暈倒。

  對老年人來說,偶爾一次退步走,不會有礙健康,但不宜經常進行。

  喝鹽水

  生理學研究認為,睡眠中呼吸、排汗等生理活動仍在進行,並消耗許多水分。早晨起床時,血液呈濃縮狀態,喝鹽水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感到口乾。同時,清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水會使血壓升得更高,對健康不利。

  專家建議,晨起喝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不僅能補充丟失的水分,還能有效地稀釋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