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臨床表現都有哪些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那麼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肺炎吧。

  肺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急驟,常有淋雨、受涼、勞累等誘因,約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

  1.寒戰、高熱

  典型症狀為突然寒戰、高熱,體溫高達39℃~40℃,呈稽留熱型,伴有頭痛、全身肌肉痠軟、納差。使用抗生素後熱型不典型,年老體弱者僅有低熱或不發熱。

  2.咳嗽、咳痰

  早期為刺激性乾咳,繼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帶血絲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鐵鏽色痰、膿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黃而稀薄。

  3.胸痛

  常有劇烈胸痛,呈針刺樣,隨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葉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誤診為急腹症。

  4.呼吸困難

  因肺實變致通氣不足、氣體交換障礙、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而出現發紺、胸痛、呼吸困難。

  5.其他症狀

  少數有噁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重症時可出現神志模糊、煩躁、嗜睡、昏迷等。

  肺炎的治療方法

  1.青壯年和無基礎疾病的社群獲得性肺炎

  選用青黴素類、第一代頭孢菌素類等抗生素,因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率高,故對該菌所致的肺炎不單獨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對耐藥肺炎鏈球菌可使用對呼吸道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諾酮類***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2.老年人、有基礎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群獲得性肺炎

  選用氟哇諾酮類、第二/三代頭孢菌素、β-內醯胺類/β-內醯胺酶抑制劑,或厄他培南,可聯合大環內醋類。

  3.醫院獲得性肺炎

  選用第二/三代頭孢菌素、β-內醯胺類/β-內醯胺酶抑制劑、氟喹諾酮類或碳青黴烯類。

  4.重症肺炎

  首選廣譜的強力抗菌藥物,足量、聯合用藥。初始經驗性治療不足或不合理,而後根據病原學結果調整抗菌藥物,其病死率均高於初始治療正確者。重症社群獲得性肺炎選用β-內醯胺類聯合大環內醋類或氟喹諾酮類;青黴素過敏者用氟喹諾酮類和氨曲南。醫院獲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諾酮類或氨基糖苷類聯合抗假單胞菌β-內醯胺類、廣譜青黴素/β-內醯胺酶抑制劑、碳青黴烯類的任何一種,必要時可聯合萬古黴素、替考拉寧或利奈唑胺。

  肺炎的診斷事項

  1.肺結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狀,午後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症狀。X線胸片可見病變多在肺尖或鎖骨上下,密度不勻,消散緩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內播散。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常規抗菌藥物治療無效。

  2.肺癌

  常有吸菸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癥狀。血白細胞計數不高,痰中若發現癌細胞可以確診。可伴發阻塞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後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有時出現肺不張。必要時做CT、MRI、纖維支氣管鏡和痰脫落細胞等檢查。

  3.急性肺膿腫

  早期臨床表現相似。隨著病程進展,咳出大量膿臭痰為肺膿腫的特佂。X線片顯示膿腔及液平面。

  4.肺血栓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可發生咯血、暈厥,呼吸困難較明顯,頸靜脈充盈。X線胸片示區域性肺紋理減少,可見尖端指向肺門的楔形陰影,常見低氧血癥及低碳酸血癥。D-二聚體、CT肺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氣/灌注掃描和MRI等檢查可幫助進行鑑別。

  5.非感染性肺部浸潤

  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間質纖維化、肺水腫、肺不張、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和肺血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