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中藥指南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多見於中、老年人,起病過程大多緩慢。手、膝、髖及脊柱關節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關節較少受累。那麼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的詳細內容吧!

  

  1.雷公藤 目前正式投產的有雷公藤多甙片和雷公藤片、昆明山海棠片等。雷公藤多甙片每片10毫克,一日3~4次,每次1片;昆明山海棠一日3次,每次2~3片,雷公藤片一日3次,每次1~2片。

  雷公藤有起效快、作用強等特點。在抗炎和止痛方面,與糖皮質激素有相似之處,但是又沒有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的嚴重副作用和依賴性,停藥後無反跳或戒斷症狀,病情復發後再用仍有效。

  一般認為,本藥的治療效果和毒性作用與劑量和療程的長短有關,劑量大、療程長者,其療效顯著,但易發生毒性反應。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謹慎用藥:如雷公藤多甙片以一日3片為宜,應嚴格按照各種雷公藤製劑的常規劑量用藥。需要應用大劑量者,應從常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並注意毒性反應,如應用1~2個月後仍無效,則不宜再服用;只可服用一種雷公藤製劑,避免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雷公藤製劑,以免引起中毒;老年病人和類風溼關節炎晚期病人,伴有多器官損害者,劑量應小;對出現不良反應者,應減小劑量或採用間歇療法,有肝、腎功能損害者,應禁忌使用。

  兒童、未婚女性和希望生兒育女的女青年應慎用本藥,以免影響生育功能。在用藥過程中,要定期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以及心電圖等,有異常發現者,應及時停藥。

  2.青藤鹼 其製劑正清風痛寧所以能治療類風溼關節炎,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作用:①鎮痛作用:對中樞有鎮痛作用。雖然該藥與***相似,但無成癮性,且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作用,從而對外周表現出鎮痛作用。②抗炎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③免疫抑制與調節作用:對免疫具有抑制作用,使異常升高的免疫球蛋白反應降至正常;同時具有免疫興奮作用,對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使其升高。劑量為每次1~4片,一日3次。

  常見不良反應為面板瘙癢、皮疹、出汗等,少數出現白細胞減少。既往有過敏史、哮喘、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應定期檢查血常規。

  3.白芍總苷 商品名帕夫林。是從中藥白芍中提取的苷類物質。曾對1 016例類風溼關節炎病人進行了隨機雙盲對照觀察,通過此項大規模的臨床實驗表明,白芍總苷可明顯改善類風溼關節炎病人的症狀和體徵。

  帕夫林每片0.3克,一日2~3次,每次2片。不良反應較少,有腹瀉、納差、噁心及口腔炎,一般停藥後即消失。白芍總苷相對來講副作用較少,應用人群相對廣一些。

  類風溼關節炎屬於中醫痺證,上述三藥均為中成藥,中醫治療的精髓在於辨證論治,因此究竟應用何藥,或者是否應用其他中藥湯劑,應由醫生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