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舞火龍的由來是什麼
元宵節舞火龍的由來介紹:
舞火龍的習俗由來已久,“火龍”一般用一條三丈六長的大繩和一些稻草紮成一條龍的模型,然後將一塊三丈六長的花紅布剪成龍鱗狀披在龍模型上,龍頭龍身插滿點燃的線香,謂之“裝龍”,如今當地人在龍頭安上兩支手電筒作“龍眼”,火龍渾身還裝飾些會發光的“螢火棒”,更增添了人的視覺效果,變得閃爍縹緲迷離。
而戲龍的龍珠,以一個大柚子上插滿線香而成。“火龍”做成之後還有一個儀式,叫做“開光”。要到某個有水的地方才把“龍眼”張開,開光之後的“龍”才算是一條生動活潑的龍。
“火龍”能長能短,可大可小。舞火龍者九至二十人不等,皆赤膊上陣,多為青少年。此外還有鼓、鑼、鈸組成的“樂隊”配合。
香火龍跟隨龍珠,隨著“樂隊”的節奏,穿街過巷舞起來,村裡的人聽到聲響之後,家家戶戶都在門口裝上點燃的線香和蠟燭,準備好紅包迎接舞龍隊伍的到來。
等舞龍隊舞到自家門前時,人們就會把之前點燃的線香插到龍身上,把預備好的紅包拋給舞龍的人,又點燃鞭炮參與“燒龍”。龍舞得越好,“燒龍”的人越多。民間認為,“燒龍”的鞭炮越多,龍越旺。
舞龍者舞一個晚上,人人燒得渾身是泡。傳說言,燒的越多人越旺。也有的舞龍者身邊跟著一位“保鏢”,以樹枝或扇子掃落粘在舞龍者身上炸響的鞭炮。家家戶戶都舞過“火龍”之後,舞龍者會把火龍放到有水的地方,然後集中放鞭炮,這叫“浮龍出煞”,意為把從每家每戶收集到的邪氣都趕走,是驅邪避害的象徵,希望趕走邪氣之後,村民們平安順利、身體健康。
元宵節其他常見的習俗: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
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凶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 元宵節舞火龍的由來是什麼
- 小學三年級週記開學了
- 穀雨時節養生要注意什麼
- 懷念的反義詞有哪些及造句
- 廣東公務員資料分析專練題及答案
- 元宵節的簡訊祝福語有哪些
- 激勵銷售業績的話
- 物業總經理的崗位職責
- 農村安全生產年度工作計劃
- 賣襪子的經典廣告詞
- 預備黨員轉正發言稿範文
- 部隊團員的思想彙報範文
- 廣告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制度
- 烘焙餅乾圖片步驟圖解教程
- 三分之二打一成語的答案
- 老人突然腰痛的原因
- 周公解夢夢見鞋上有泥好不好
- 湖北招警行測數學運算訓練題及答案
- 桌上型電腦怎麼換硬碟
- 愛麗絲漫遊奇境讀書筆記範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