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什麼象徵的食物

  過年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新年那大家一般都準備很多的食物,那麼春節食物的象徵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春節象徵的一些食物,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春節象徵食物

  1、吃餃子

  象徵健康長壽

  正月初一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餃子不一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個風俗開始於明朝初年,原來“交子”的諧音便演變為“餃子”。初一破曉,北方人家家戶戶吃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等。

  2、吃年糕

  象徵年年有餘糧

  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麵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3、喝雞湯

  象徵清泰平安

  湖北一些地方,過年要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寓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春節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沙市一帶,春節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傳統飲食

  春捲

  正月初一稱“元日”,“搶春”必不可少,春捲是迎春喜慶的代表吉食。

  禮食

  從“回孃家”到“探訪親友”,年味禮食薩其馬、豌豆黃、芸豆卷等滿族遺風小食,寓意“萬福回春”,最是喜人。

  合子

  合子含有團團圓圓的美好寓意,在北方,尤其是在京、津、晉等地區流行,為一種帶餡麵食。

  金銀卷、金銀饅頭

  漢族常以食物的黃色指代黃金、白色指代白銀。金銀饅頭、金銀卷寓意財運亨通、金銀滾滾。

  及第粥

  初七為人日。這天,我國香港地區群眾喜吃及第粥,希望能夠前程似錦。

  八寶飯

  正月筵席上的八寶飯,名稱吉祥,又恰好是一道飯後可口的甜食。

  年糕

  過年時節吃的黏糕諧音為“年年高”,寓意運勢一年更比一年高。

  鳳梨

  在南方,鳳梨發音和寓意興旺的“旺來”發音相近而受歡迎。因甜香且色金黃,也成為北方年食常客。

  丸子

  用圓形意味團聚、團圓或美滿,這是形狀象徵吉祥的基本思維模式。

  八寶鴨

  在吉祥菜的名稱裡,八寶多用來指種類豐富,後來為吉祥如意、大有發展的“八”諧音,往往湊足恰好八種材料。

  發糕

  發糕由於其在蒸制過程中急劇膨脹,重取“發”意,人們用它寓意發財、發展、興旺等。

  面線

  面線這種食品細長,形狀寓意“長久”,象徵好運持續、金運持久。

  年夜飯有哪些菜是標配

  魚——年年有餘。

  燒雞——雞***吉***祥如意!

  蓮藕——人丁興旺,家財成倍***偶數***高漲。

  菠菜——財源一波高過一波,

  豆芽、黃牙韭——新年新氣象,家境樣樣齊發芽生長。

  蒜薹——家人來年上臺階,盡往高處去。

  韭菜——長久有財。

  竹筍——家庭好日子節節高。

  年糕——家有官人,年年升高。

  花生——寓意人丁興旺,既生男又生女,花著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