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放花燈起源來自哪裡
中國人把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是頗為考究的,這裡的“元”指的是農曆正月十五正好是上元之日,這裡的“宵”指的是宵夜,“元宵節”便被嚴格界定為農曆正月十五夜間的節日了,張燈、舞燈、觀燈、賞燈以及一切與燈有關的民俗文化娛樂活動也便成了它特定的節目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放花燈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放花燈起源
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二、看花燈的注意事項
來旅遊的朋友,在觀看花燈前,要查好行車路線,參觀公園花燈的順序要安排好,因人多車多,容易堵車或跑冤枉路,不好找停車位。所以要準備好看花燈的前期工作,先後觀賞順序要弄清。才能更完美地玩好吃好。
要遵守各公園花燈展區的安全規定。嚴謹帶易燃易爆的炮竹和煙火、嚴謹放孔明燈,嚴謹動手接觸花燈,有需要互動的節目,要按展區規定要求來參加互動。
拍照時,要注意安全,要在展區規定的境界線外拍照,不要隨意亂踏亂踩進花燈展示區。因為花燈都有電線連線,一定要注意要在安全區拍照。拍照時還要注意相機、手機的保護,花燈水區展也比較多,以防掉進水中。
三、元宵食俗
元宵茶
在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麵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麼油膩,對於由於節日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營養更為全面。
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攪著茶麵下鍋做油茶也曰麵茶。
油錘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