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技術分析有什麼技巧

  炒外匯時,技術分析的運用技巧是很多的炒匯者都想學習的重要的知識,也是很多的炒匯者在炒外匯時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下面是小編為您總結的炒匯技術分析技巧有哪些,希望您認真地學習。

  技術分析技巧一、成交量牽制價格走勢供求、經濟、政治等基本因素,無疑是影響期貨價格的主因。但歸根結底,決定漲跌的力量,還是來自市場本身的買賣活動。再轟動的利多因素,如果不入市行動,行情就不會狂升:再重大的利空訊息,假若沒轉化為賣壓,價格便無由暴跌。而買氣和賣壓的大小,透過每日成交量和價格漲跌幅度得以反映。量價分析,實質是動力與方向分析;成交量是動力,價格走勢是方向。

  根據量價分析的一般原理,價位上升,而成交量大增,“眾人拾柴火焰高”,表示升勢方興未艾;價位仍升,但成交量漸次縮小者,意味升勢已到了“曲高和寡”的地步,這是大市回頭的先兆;反過來,價位下跌,而成交量大增,“牆倒眾人推”,顯示跌勢風雲初起;價位續跌,但成交量越縮越小,反映跌勢已差不多無入敢跟了,這是大市掉頭的訊號。

  走勢並沒有主觀上的頂或底。所謂頂和底,是由市場買賣活動客觀形成的。所謂底,是由交易者的整體信心亦即人氣決定的。假如價格走勢創了天價而成交量又創了天量的話,說明大量交易者入市,而且強烈看好後市,“天外有天”,天價必然很快被重新整理。

  量價分析不能是今日與昨日的簡單對比,這樣就看不出它的延續性。必須對一週來、一個月來、三十月來的量價互動資料作詳盡評估,由量價變動的過去看它的現在,結合它的過去和現在分析它的未來。同時要明白:成交量的增加或減少不會改變價格波動的方向,而僅僅會加劇或緩和價格的上升或下跌。由於每一筆交易包括買與賣,成交量就是買賣合約的總和。成交量大並非指買的人多或賣的人多。升勢只是說明買方願以高價成交,跌勢只是表示賣方願以低價成交。動力與方向是兩回事,不能混淆,只有這樣,量價分析才會為我們對後市的預測帶來具建設性的啟發。

  技術分析技巧二、蓄之既久,其發必速如果價格連續多天在一個狹窄的幅度內升降,在圖表上形成一幅有如建築地盤佈滿地基樁的圖景,習慣上稱之為密集區,亦即專家所說的技術支援區,這個密集區一旦向上至傾向下突破,就會造成一個烈焰沖天的升勢或水銀瀉地的跌勢。參與期貨交易,一定要留意這樣的機會。

  為什麼密集區的突破會有這樣強勁的衝力呢?古云:“蓄之既久,其發必速”.好比火山,熾熱的岩漿和堅硬的地殼進行力的較量,壓抑愈久,積聚的能量越大,一已爆發,轟夭動地。在密集區形成過程中,多空交戰,爭持激烈。由於幅度狹窄,不管做多頭還是做空頭,在密集區都無利可圖,失去平倉的意義。因此,未平倉合約必定越積越多。大戶或是積極收集,或是伺機派發。密集區橫向發展,晴朗的地平線上孕育著風暴,平靜的海面下翻騰著暗流。密集區沿著時間座標拉得越長,向。上或向下的爆發力就越大。

  當密集區終於打破均勢,向上衝或向下瀉時,有三種力量為這個脫出盤局推波助瀾:

  第一,在密集區部署己久,交易者得勢不饒人,猛加碼,乘勝追擊;第二,在密集區形成期間堅持觀望的交易者見走勢明朗化,馬上跟風。順市而行;第三,在密集區看錯方向的人,一部分會止損認賠,技術性買入或賣出更令突破局面火上加油。

  由於三種力量的結合,致使密集區突破後的走勢具有幅度大、速度快的特點。而且這個幅度,速度與密集區在時間座標的長度成正比。

  因為密集區的醞釀需時,等候突破要有耐性。如果在密集區未知向上或向下突破時貿然入市有如賭博,拖下去又會不耐煩,覺得師老無功,到一片麻木時,忽然大市向相反方向發展就大禍臨頭了。倒不如首先坐山觀虎鬥,以逸待勞,下好限價指令單,突破了盤局才順勢去追。

  技術分析技巧三、行情反覆時的對策期貨走勢,並非時時都是:一邊倒的大升勢或大跌勢。介乎於一段升勢與跌勢之間,或者兩段升勢之間,或者兩段跌勢之間,常常會出現一段反覆起落的行情。

  所謂反覆起落,是指價位徘徊於一個狹窄區域,接近上限就回跌,碰到下限又翻漲,來回穿梭,橫向發展。從圖形上看,頗像手風琴的琴箱,故此又稱“箱形走勢”

  反覆起落產生的原因,是市場上沒有明顯的利多或利空訊息,行情失去單向發展的明朗依據,無論是買家或賣家基本上下作長線投資,只做短線炒作,雙方處於拉鋸狀態,你來我往,誰也佔不了上鳳。

  許多交易者,習慣於單邊市的行情,一條直路走到底,遇著反覆起落行情,往往被“左一已掌,右一巴掌”,打得天旋地轉,頭暈眼花。

  在反覆上落市中買賣的指導戰術是走短線。因為上下限之間的距離並不大,而且一到上限就掉頭向下走,一碰下限就回頭向上揚,獲利機會一縱即逝,一定要見利就收,一貪就會賠錢。

  具體對策是:判斷了是一個反覆上落市之後,接近下限就買入做多頭,漲到上限就平倉賣出,並反手做空頭。再跌至下限,又平倉平倉,並反轉做多頭。

  這樣一種戰術,強調機動與靈活。一到上限或下限就要馬上轉向,否則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故此,可以下套單,入市之後,平倉單,反轉的新單要立即下,“到時再說”是趕不及的。

  在此必須指出,反覆上落市是一種暫時狀態,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遲早會出現。所以,走短線時也要注意設限止損。買入之後,跌破下限就投降;賣空之後,衝過上限就認賠。

  其實,最好的做法就是忍住不做。反覆上落市不要做,等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才去追。問題是:你有這份耐性嗎?

  技術分析技巧四、利用技術性調整做短線期貨市場中,再凌厲的升勢也不可能一口氣衝上頂,再慘烈的跌勢也難一條直線落到底,中間必定要經過盤整。盤整了才能開展新一波的漲或跌。這個盤整,術語上稱之為技術性調整。

  技術性調整是由三種力量造成的:一是部分有浮動利潤的交易者作獲利平倉,技術性買盤或賣盤使大市受到反方向的壓力;二是部分有浮動損失的交易者採取平均價戰術,加死碼,使走勢出現曲折;三是有人覺得“這一波已經差不多”,實行短促突擊,亦對價位有所衝擊。

  技術性調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走短線的機會,通常這樣的一次調整,等於前一段升幅或跌幅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把握得住,利潤亦相當可觀。

  技術性調整的出現亦是有訊號可尋的。例如在上升勢中,連續三日拉出紅線,但一根比一根短,漲幅逐日遞減;或者連漲多日之後,來一個高開低收,拉出一根有上影線的黑線,這些搬是表明升勢將要調整的訊號。反過來,在下降勢中,連續三日拉出黑線,但一根比一根短,跌幅逐日遞減;或者連跌多日之後,來一個低開高收,拉出一根有下影線的紅線,這些都是顯示跌勢將要反彈的預兆。趁著升勢出現調整時做空頭,或抓住跌勢出現反彈時做多頭,合乎順市而行的原則。甚至前一階段已捉住了升勢或跌勢的機會,又趁調整之局反賣或反買,那就可真達到“既摘西瓜,又撿芝麻”的最理想境界了。

  利用技術性調整作買賣只能做短線,絕對不能太貪,一般情況下,調整最多達到百分之五十的幅度時,就要當它結束了。因為即使是“平均價戰術”的運用者,到了這個價位,大致和局,他們都會趕緊平倉離場。你太貪不走,行情一掉頭重回大方向,就變成“貪芝麻而丟西瓜”了。

  無論是漲勢過程中還是跌勢過程中的技術性調整,都不意味大方向的改變,出現調整時大市的基本因素沒有變,市場人氣在戰略上沒有變,圖表趨勢在整體上沒有變,因此調整是暫時的。拳頭往後一縮,是為了更有力地向前打出去。這是我們利用技術性調整做短線操作時應該清醒記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