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級對中國資本市場意義
從1909年穆迪出版《穆迪鐵路公司投資分析》起,國際信用評級行業歷時百年,形成穆迪、標準普爾、惠譽三足鼎立的局面,信用評級的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較高。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大
國內的信用評級行業真正發展始於1992年後人民銀行系統外獨立評級機構的成立,初始魚龍混雜,評級機構逾百家,經過幾次整頓以及人民銀行僅認可9家評級機構具有企業債券評級資格後,評級機構數量減少並開始規範化。2007年,中國證監會認可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和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四家評級機構具有證券市場資信評級資格,在大浪淘沙之後,中國信用評級這個需要相對壟斷的行業競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並開始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信用評級對資本市場的作用
信用評級對資本市場的作用曾經備受質疑,2002年,穆迪、標準普爾、惠譽等評級機構因未能及時揭示安然公司的信用風險而招致諸多批評,美國金融界甚至多次召開聽證會辯論信用評級的效用,SEC還發布了開展評級機構在美國證券市場上的作用的調查政令。儘管各界微詞頗多,但市場依然認為評級結果在弱化資本市場資訊不對稱方面具有意義。而在中國,由於評級行業歷時不久,評級機構良莠不齊,市場對評級的認知度有待提高,各種質疑和擔心無可避免,但這都不能否定信用評級對資本市場的意義。
而信用評級的意義何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蘭代斯***Louis D. Brandeis***有句名言“公開是治療社會病和產業病的最佳藥方,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燈光是最有效的警察”,即資訊公開是最好的市場監管。在資本市場發展的同時,增強資訊公開的中介機構出現並迅速成長。信用評級所致力的也在於弱化資訊不對稱,其通過強化資訊公開從而對資本市場的各參與方——投資者、評級物件***證券發行方***、監管主體發揮效用:
對投資者而言,信用評級可以簡單、明瞭的等級符號標示債務償還的風險情報,以此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並降低搜尋資訊的成本。首先,長期債券評級中的信用等級含義即為預期損失率***=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也即信用等級揭示的是信用風險,而信用風險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證券定價,由此信用等級可以作為投資者評估證券定價、證券收益是否合理的參考。一般來說,相同評級結果和期限的債券利差非常接近***一般在10-20個BP***,利差隨著評級結果的降低或期限的增加而變大。
其次,評級機構會在債券存續期持續關注評級物件的信用狀況,當信用等級降到一定水平以下,投資者可以要求發行方增強償債保障措施,加速執行或者終止信用合同,從而降低違約損失。
對評級物件***證券發行方***而言,尋求信用評級固然是為了滿足監管或者市場準入條件***如《公司債發行試點辦法》要求發行公司債必須經過信用評級,而《保險機構投資者債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保險機構投資的企業***公司***債券,應具有國內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的AA級或者相當於AA級以上的長期信用級別***。但信用評級對證券發行方的意義並非來源於監管要求,恰恰因為評級對資本市場的作用促生了監管對評級結果的採納。對發行方來說,較高的信用等級在降低其籌資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高信用等級的證券利差要小於低等級的證券。截至到2007年10月份的AA+級企業債的平均發行利率為5.38%,而AAA級的平均發行利率為5.09%。至於和高信用風險匹配的低信用等級則可成為被評物件改善信用質量的外在壓力和內在動力,這於自身、市場、投資者等均無不利。
監管機構:
對監管機構而言,信用評級的意義在於幫助政府實現分類監管,將監管資源投向信用級別低***一般為BBB級以下的投機級***、信用風險大的企業,而對於具有較高信用等級的評級物件可以放寬監管要求,從而降低監管成本。在國外,早在20世紀30年代,信用評級就已經開始用於銀行的審慎監管,1931年,美聯儲和貨幣監理署要求銀行對信用評級較低的債券***BBB級以下***採取盯市政策。1936年,美聯儲、貨幣監理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禁止銀行購買投機級證券***BBB級以下***。而在國內,2000年修訂出臺《企業債券上市規則》將債券的信用等級不低於A級作為企業申請債券上市的條件之一。2003年5月,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投資企業債券管理暫行辦法》,確認保險公司可以買賣經其認可的5家評級機構評級在AA級以上的企業債券。2005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中國證監會四部委聯合公佈《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所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信用級別應為AA級以上。另外,前述《公司債發行試點辦法》、《保險機構投資者債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對信用評級也作了規定。這說明信用評級已被納入監管體系。
另外,從巨集觀角度而言,一方面,信用評級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信用等級高的企業,既可以成功發行證券,同時可以較低的成本籌集資金。社會資金就流向信用質量較好的公司,這可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信用評級通過簡單、明瞭的等級符號濃縮發行人的整體信用狀況資訊,同時對外提供評級報告,這樣降低投資者查詢資訊的成本、失信的成本,降低發行方融資成本、監管部門的監管成本,最終降低社會的經濟成本。
信用評級對中國資本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市場已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信用評級開始影響定價,高信用等級的證券利差要小於低等級的證券。不僅如此,投資者開始區分不同的評級機構,好的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等級的利差要小於實力較差的,如由中誠信國際評級的短期融資券一級市場利差均值比市場平均水平低6個BP,比其它信用評級機構低6-13個BP。
根據銀監會2007年10月頒佈的《關於有效防範擔保風險的意見》,銀行擔保要逐漸淡出債券發行體系,企業信用將真正成為債券定價的基礎,評級機構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而信用評級的影響力從何而來,並非來自行政的強制,而來自評級本身可弱化資本市場資訊不對稱,於各方有利,從而降低社會成本。而是否能實際降低成本,取決於信用評級質量。因此今後,評級機構應致力於提高信用評級服務質量,並使評級更加透明化,不斷提高評級行業的認知度和聲譽,發揮其對資本市場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