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做家務的感受

  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會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該而且必須完成一份家務勞動,為家庭集體承擔一份責任,從而逐步形成一種家庭責任感。這種家庭責任感,便是今後社會責任感的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關於做家務的作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星期六,我坐在家裡沒事幹,作業也做完了。我在屋裡走來走去,突然我停下來大聲說:“哈!我有事幹了。”說完我就跑去拿了一把掃把,我要把家裡打掃一下,“不知道媽媽會不會說我這麼乖啊!”我邊說邊掃。掃完地我又去拿了一把拖把,這拖把可重了,我拖啊拖,終於把地板拖得很亮了。

  晚上,媽媽一回來就跌了一跤:“啊喲!誰把地板拖得那麼亮啊!”我躲在門後偷偷地笑,然後我又裝做不知道的樣子在看電視。我想:做家務可真快樂,下次還要幫媽媽做家務。

  爸爸回來知道我幫媽媽做家務了,還帶我去玩滑板。今天我很開心!

  篇二:

  記得有一天,我見媽媽在辛勤的做家務活,我的心裡便冒出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我也要做一次家務。

  媽媽不想讓我做,便說做家務有多麼難,但是我的這個念頭一直沒有被媽媽的話打消,最後,媽媽想:這也是一個鍛鍊我的機會,便讓我做家務了。

  一開始,媽媽教我洗衣服,媽媽先讓我打了半盆清水,又讓我把平時堆積的髒衣服都放到盆裡浸泡了十分鐘,然後又換了一盆水,開始只搓,後來媽媽教我一邊放洗衣粉,一邊搓,過了兩個小時,終於洗完了那些髒衣服。

  媽媽教我的第二項是洗碗,媽媽說:“別看衣服和碗都要洗,但過程可是不一樣的。”我加了點洗潔精,很快就洗好了。

  我的一天過去了,我相信這是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天,因為我得到了鍛鍊自己的機會,學會了做家務活,我很開心!

  篇三:

  今天,我幫媽媽做了一個家務,就是洗衣服。我先把髒衣服放到洗衣機裡,放點洗衣粉,再把洗衣機的蓋關上,然後摁一下電源開關,調好水位、速度和時間。這樣,我就命令洗衣機開始工作。洗衣機在工作的時候,我可以在旁邊看看課外書,等聽到洗衣機“嘀嘀嘀”叫聲時,就可以把洗衣機的蓋開啟,這時洗衣機裡的衣服已經是乾乾淨淨的了。但是我還得完成晾衣服的任務,才能算把洗衣服的家務幹完。

  晾衣服可有點難,因為晾衣服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不能掉地上,否則弄髒了還得再洗一遍,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水和洗衣粉。還有晾衣服的時候,要記住是衣服的晾,是褲子的夾,襪子也要夾起來。把衣服全部晾好,這樣洗衣服的家務才算完成。我自己學會冼衣服後,才知道洗衣服原來是這麼的麻煩、這麼的辛苦。其實做大人的也挺辛苦的,又要上班,又要做飯、洗衣服、搞衛生,還要幫我們檢查作業,多辛苦啊!我現在已經長大了,我要用我的小手幫助媽媽做家務,分擔媽媽的辛苦,做個有孝心、懂事的孩子。告訴你們,媽媽還說等我再長大一點,還讓我學做飯呢!

  到時,我學會了做飯,一定做一頓美味大餐給爸爸、媽媽吃,讓他們好好地享受享受!

  篇四:

  今天是十月一日,我家歡聚一堂,客人們都走了,我跑到廚房一看,啊!好多油膩的碗躺在水池裡向我示威呢!看著這些髒髒的碗,我想:哈哈!我一定要制服你們!我對媽媽說:“你今天累了,就讓我來洗碗吧。”媽媽點點頭,答應了。

  我係上小圍裙,開啟熱水器,在水池裡放了半池水,滴入白貓洗潔精,一會兒,泡泡變了臉,滿池飛舞,聚在一起,好像一群頑皮的孩子在捉迷藏。在媽媽的指點下,我一手拿起抹布,一手抓住一隻小碗,仔細地洗起碗來。我一邊用左手不停地轉動碗,一邊用抹布不停地擦,擦完了內壁,再擦外壁和碗底,就這樣,把一池的碗都洗了一遍,然後我開啟水龍頭,用流動的水,把碗一個個沖洗乾淨。最後,我學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塊幹抹布,把碗擦乾,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疊在一起,放入櫃子裡。

  媽媽在一旁看著我的勞動成果,不停地誇獎我:“呀,小寶,你真棒,能把這麼髒的碗洗得乾乾淨淨,真不錯。”聽了媽媽的話,我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

  篇五:

  星期六下午,媽媽在家裡掃地,我看到媽媽怎麼辛苦,應該幫媽媽做家務了。

  我跑到衛生間去,在盆裡放水,放完水後把拖把放進去涮一涮,再把水排幹,就隨地待命。

  看到媽媽掃完了,手忙腳亂的接了上去,仔仔細細的從門那裡拖到衛生間來回兩遍,拖得跟新的一樣,終於拖完了。

  看到窗戶有點髒了,就拿起溼毛巾把窗戶的裡裡外外和小角落擦得晶瑩剔透,這是我已經是滿頭大汗了。

  雖然做家務非常累,但是幫媽媽做家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以後要常幫媽媽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