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丹蔘的功效與作用
丹蔘是一種中藥,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陶弘景:丹蔘,時人服多眼赤,故應性熱,今雲微寒,恐為謬矣。
2.《綱目》:丹蔘,按《婦人明理論》雲,四物湯治婦人病,不問產前產後,經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蔘散,主治與之相同。蓋丹蔘能破宿血,補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滯下,調經脈,其功大類當歸、地黃、芎窮、芍藥故也。
3.《本草經疏》:丹蔘,《本經》味苦微寒;陶雲性熱無毒,觀其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則似菲寒藥;止煩滿,益氣,及《別錄》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痺,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又決非熱藥;當是味苦平微溫。入手、足少陰,足厥陰經。心虛則邪氣客之,為煩滿結氣,久則成痼疾;肝虛則熱甚風生,肝家氣血凝滯,則為症瘕,寒熱積聚;腎虛而寒溼邪客之,則腰脊強,腳痺;入三經而除所苦,則上來諸證自除。苦能洩,溫能散,故又主腸鳴幽幽如走水。久服利人益氣,養血之驗也。北方產者勝。
4.《本草匯言》:丹蔘,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主男婦吐衄、淋溺、崩血之證,或衝任不和而胎動欠安,或產後失調而血室乖戾,或瘀血壅滯而百節攻疼,或經閉不通而小腹作痛,或肝脾鬱結而寒熱無時,或症瘕積聚而脹悶痞塞,或疝氣攻衝而止作無常,或腳膝痺痿而痛重難履,或心腹留氣而腸鳴幽幽,或血脈外障而兩目痛赤,故《明理論》以丹蔘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補血生血,功過歸、地,調血斂血,力堪芍藥,逐瘀生新,性倍芎勞,婦人諸病,不論胎前產後,皆可常用。
5.《本經逢原》:丹蔘《本經》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瘀血內滯而化為水之候。止煩滿益氣者,瘀積去而煩滿愈,正氣復也。
6.《本草求真》:丹蔘,書載能入心包絡破瘀一語,已盡丹蔘功效矣。然有論其可以生新安胎,調經除煩,養神定志,及一切風痺、崩帶、症瘕、目赤、疝痛、瘡疥腫痛等症,總皆由其瘀去,以見病無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養神定志也。
7.《重慶堂隨筆》:丹蔘,降而行血,血熱而滯者宜之,故為調經產後要藥。設經早或無血經停,及血少不能養胎而胎不安,與產後血已暢行者,皆不可惑於功兼四物之說,並以其有參之名而濫用之。即使功同四物,則四物湯原治血分受病之藥,並非補血之方,石頑先生已辨之矣。至補心之說,亦非如枸杞、龍眼,真能補心之虛者,以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太動則神不安,丹蔘清血中之火,故能安神定志;神志安,則心得其益矣。凡溫熱之邪,傳入營分者則用之,亦此義也。若邪在氣分而誤用,則反引邪入營,不可不慎。
8.《本草正義》:丹蔘,《本經》謂之微寒,陶弘景已疑其誤,繆仲醇亦疑之,至張石頑乃改作微溫。
9.《本經》: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益氣。
關於中藥丹蔘的民間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東海岸邊的一個漁村裡住著一個叫“阿明”的青年。阿明從小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因自幼在風浪中長大,練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稱“小蛟龍”。有一年,阿明的母親患了婦科病,經常崩漏下血,請了很多大夫,都未治癒,阿明甚是一籌莫展。正當此時,有人說東海中有個無名島,島上生長著一種花開紫藍色、根呈紅色的藥草,以這種藥草的根煎湯內服,就能治癒其母親的病。阿明聽後,喜出望外,便決定去無名島採藥。村裡的人聽說後,都為阿明捏著一把汗,因為去無名島的海路不但暗礁林立,而且水流湍急,欲上島者十有九死,猶過“鬼門關”。但病不宜遲,阿明救母心切,毅然決定出海上島採藥。
第二天,阿明就駕船出海了。他憑著高超的水性,繞過了一個個暗礁,衝過了一個個激流險灘,終於闖過“鬼門關”、順利登上了無名島。上岸後,他四處尋找那種開著紫藍色花、根是紅色的藥草。每找到一棵,便趕快挖出其根,不一會兒就挖了一大捆。返回漁村後,阿明每日按時侍奉母親服藥,母親的病很快就痊癒了。
村裡人對阿明冒死採藥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都說這種藥草凝結了阿明的一片丹心,便給這種根紅的藥草取名“丹心”。後來在流傳過程中,取其諧音就變成“丹蔘”了。
故事中所說的“丹蔘”,始載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經、祛淤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等作用,適用於血淤、血熱、血淤兼熱或血熱兼淤所致的各種病證,尤為婦科、內科及外傷科證屬血淤兼熱者所常用。按故事所說,阿明的母親所患的崩漏病證,大概也是血淤兼熱所致,故服用該品收效。當今,該藥又被製成注射劑、滴丸等,用於心腦血管等病的治療,均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