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低血糖症的治療方法

  低血糖會導致小兒頭暈哭鬧煩躁不安等不舒適的情況出現,只要及時的為小兒補充糖分症狀就會消失。小兒低血糖症吃什麼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小兒低血糖症的病因

  1.新生兒期生糖基質不足小嬰兒由於宮內營養不良,早產兒由於孕期不足,雙胎中較小嬰兒由於胎內血供較少,故體內糖原貯存量較少,而腦細胞代謝所需要的糖原量卻並不低,而腎上腺素的反應又不活躍,故容易出現低血糖。

  2.新生兒高胰島素血癥糖尿病母親的嬰兒可有暫時性高胰島素血癥。該類新生兒生後由於孕母高血糖,導致胎兒血糖升高,刺激胎兒胰島增生,胰島素分泌亢進,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的合成,形成巨大兒。娩出後,突然失去母體高濃度的葡萄糖供應,但胰島素分泌仍然旺盛,同時又有胰升糖素的分泌減少,故內生葡萄糖的產生量減少,因而易於發生低血糖。

  3.嬰兒和兒童的高胰島素血癥高胰島素血癥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新生兒期高胰島素血癥亦可以不是糖尿病母親引起的。

  4.內分泌激素的缺乏皮質醇和生長激素是主要拮抗胰島素的激素,是維持血糖在體內穩定的重要因素。單純的生長激素缺乏或全垂體功能減低者,和***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糖皮質激素不足,使糖原異生的酶活性和基質生成減少,糖異生障礙,空腹時出現低血糖。腎上腺髓質缺乏反應的人當血糖降低時,腎上腺素的分泌不增加,不能促進糖原的分解,以致血糖不能上升,常停留在低水平,胰升糖素缺乏也會引起低血糖。

  5.遺傳代謝性疾病導致的低血糖楓糖尿症、糖原積累症、糖異生的疾病可導致低血糖。

  6.酶的缺乏及其他原因其他如肝臟的損害;藥物中毒;小腸吸收減少;難控制的低血糖發作。

  小兒低血糖症的症狀

  低血糖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自主神經系統興奮並釋放腎上腺素引起的後果,常隨著血糖的急劇下降而出現;另一類是由於腦葡萄糖利用減少,常隨血糖緩慢下降或低血糖時間延長而發生。

  主要表現在較大兒童由於自主神經興奮釋放腎上腺素過多引起的症狀,有多汗、顫抖、心動過速、煩躁、神經緊張不安、易受刺激、飢餓感、噁心和嘔吐。由於腦葡萄糖利用減少引起的症狀有頭痛、視力障礙、乏力、表情淡漠或抑鬱、不安易激動、語言和思維障礙、精神不能集中、意識模糊、智慧降低、性格行為改變、僵木遲鈍、嗜睡、甚至意識喪失而昏迷、驚厥及永久性神經損傷。

  新生兒和小嬰兒低血糖的症狀常不明顯,易被忽略,並且無特異性。小嬰兒低血糖可表現為發紺、呼吸暫停、呼吸困難、拒奶、突發的短暫性肌陣攣、衰弱、嗜睡和驚厥、體溫常異常。

  

  1.口服葡萄糖或含葡萄糖食物

  年長兒,神志清楚者可飲用一杯果汁或加3匙糖的糖水,有時一杯牛奶亦可奏效。建議胰島素治療患兒隨身攜帶糖果或葡萄糖片。

  2.靜脈推注葡萄糖

  低血糖昏迷和驚厥必須靜脈輸入葡萄糖進行急救。嬰兒低血糖急性發作時可靜推25%~50%葡萄糖,隨後可予10%葡萄糖液進行靜脈滴注以維持血糖濃度。

  3.胰高血糖素

  糖尿病母親嬰兒出現低血糖除儘早餵養外,尚可使用胰高血糖素。注意胰高血糖素可致反跳性低血糖。

  4.激素替代缺乏糖皮質類固醇、生長激素或甲狀腺激素引起的低血糖,可用相應的激素替代治療。

  5.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鬆或潑尼鬆,需同時靜脈注射葡萄糖。

  6.胰島細胞瘤需要手術治療。最多見單個胰島素瘤,切除可治癒,但腫瘤定位困難,常需再次手術或胰腺部分切除。

  7.幹細胞療法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因此幹細胞可用於治療各種細胞損傷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但目前臨床尚未廣泛開展該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