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重點知識

  初一的地理內容大部分需要背誦,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據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現並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併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於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並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麵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水產和礦產資源。其漁獲量,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2、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總面積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麵積的一半稍多一點。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處達9219米,位於波多黎各海溝處。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魚類,捕獲量約佔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運特別發達,東、西分別經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貨運量約佔世界貨運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3、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嶺。大部處於熱帶,水面平均溫度20℃一27℃。其邊緣海紅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資源以石油最豐富,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發現和開發的,是連線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貨運量約佔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運輸居於首位。

  4、北冰洋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面積約為1479萬平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麵積3.6%;體積1698萬立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體積的1.2%;平均深度1300米,僅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溫度最低的寒帶洋,終年積雪,千里冰封,覆蓋於洋麵的堅實冰層足有3~4米厚。每當這裡的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隨時隨處可見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隨波飄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龐然怪物,給人類的航運事業帶來了一定的威脅。而且,北冰洋還有兩大奇觀。第一大奇觀:就是那裡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連續暗無天日,恰如漫漫長夜難見陽光;而另一半日子,則多為陽光普照,只有白晝而無黑夜。由於這樣,北冰洋上的一晝一夜,彷彿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見北極天空的極光現象,飄忽不定、變幻無窮、五彩繽紛,甚是豔麗。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觀。

  ***二***

  1.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區,氣候都有終年高溫多雨的特點。這種氣候的型別是熱帶雨林氣候。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緯度因素***、地球的運動、海陸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2.氣溫的年較差就是最高月氣溫減去最低月氣溫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氣溫是32℃,最低月氣溫是-12℃,則該地的氣溫年較差是44℃。全球四季變化最明顯的地區是溫帶。

  3.世界上廣泛分佈的兩種氣候型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主要分佈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極洲屬於典型的冰原氣候。我國降水型別主要是鋒面雨。

  4.中緯度地區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為重要特色。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風的影響,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

  5.根據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為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兩類國家。如我國就屬於社會主義國家。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板塊。

  6.國境線以內的陸地、領水、領海和領空,總稱領土。 在衛星雲圖上,藍色表示的是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雨區 。

  53.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人口增長的特點看,是發達國家國家增長慢。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

  7.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成立於1945.10.24,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目前已有188個成員國。聯合國的主要行政負責人是祕書長,現任祕書長的是韓國人潘基文,任期5年。

  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其國土面積是1707萬km2。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9.聯合國的組織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託管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祕書處、國際法院。其中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10.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是英國、法國、中國、美國、俄羅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主要分佈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發達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是:歐洲。

  11.聯合國的主要職責是①防止戰爭,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②發展國際間的友好關係;③開展國際合作,解決國際的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性質的問題;④聯合國是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四面朝北,應在南極極點。

  12.我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南北關係有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13.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委會,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國際體育組織,其總部設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誼、進步。奧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2008年夏季奧運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

  14 .2001年中國加入“WTO”,該組織的全稱是世界貿易組織,總部所在地為瑞士日內瓦。從內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內力,“雕刻師”是外力。內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趨於平坦。

  15.溫帶和熱帶的界限是南、北迴歸線。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

  16、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17、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18、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19、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20、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迴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三***

  1、北極地區位於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緯66.5***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洲的陸地和島嶼。***P100圖10.1:找出北冰洋、亞洲、歐洲、北美洲***

  2、南極位於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緯66.5***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101圖10.2:找出南極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嚴寒、乾燥、烈風。原因:南極地區處在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很小,陽光微弱,一年之內地面接受的太陽光最少;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蓋,反射了部分太陽輻射;低溫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降水稀少而風力很大。

  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極”、“冰雪高原”之稱。此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

  4、北極地區氣候特徵:北極地區絕大部分為大洋,因此氣溫不像南極尋麼寒冷,降水量比南極地區多,風速也遠不及南極。

  5、企鵝是南極的象徵,北極熊是北極的代表。

  6、在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北方。

  7、南極地區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著豐富的礦產;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沿海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

  8、目前,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極洲喬治王島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記住兩個考察站在P101圖10.2中上位置***。長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長城站的東南方。中山站有極晝極夜現象***因為中山站位於南極圈以內,而長城站位於南極圈以外***。中山站位於東半球***印度洋沿岸***,長城站位於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9、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和平利用南極,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10. 為什麼我國南極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高;其次這時正值極晝期,白天時間長,利於開展科學考察活動和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