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杜鵑花才多開花

  想要杜鵑花開的嬌豔,首先熟悉杜鵑花的生長環境的土壤,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養杜鵑花多開花原因,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養杜鵑花多開花

  想要杜鵑花開的嬌豔,首先熟悉杜鵑花的生長環境的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間,忌用鹼性或黏性土壤。適宜生長溫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陽防晒,冬天要防凍保暖,最好移入室內。按照上面介紹的細節,精心養殖,杜鵑花一定會開得十分嬌豔。

  杜鵑喜歡肥土。使用多年的枯枝落葉堆積腐爛而成的酸性腐殖土,栽培杜鵑最為適宜。

  粘土通透性差,排水不良,不宜使用,特別是含有石灰的土壤千萬不能用。

  追肥時,不要追鹼性肥水。將豬油等油脂酸敗後埋入土壤中,可以使杜鵑生長旺盛,開花多,花色鮮豔。正確使用氮、磷、鉀肥。氮肥足,葉片濃綠,生長旺盛。氮肥不足,葉色淺而無光,葉片薄而蒼老,枝條短小瘦弱,花少且小一氮肥過多,又會引起徒長。磷肥足植株強壯,著花多,花色豔麗。磷不足,分枝少而瘦弱,花瓣薄,花期短。缺乏鉀肥時,杜鵑花枝條細長,組織鬆軟。幼樹時適當多施些氮鉀肥,成樹時多施些磷肥。如果土壤已經鹼化,造成葉片失綠而發黃白色時,應增施硫酸亞鐵。肥水不宜濃。薄肥勤施。液肥過濃會灼傷根系,使植株受害。

  杜鵑怕幹又怕澇。如果杜鵑盆土過於,根端即萎縮,先是葉片下垂或捲曲,以後嫩葉尖端變成焦黃色,嚴重者長期不能恢復,日漸枯死。盆土過潮,通氣性小良,造成爛根,輕者葉黃、早落,生長停頓,重者死亡。

  如果杜鵑盆土過乾造成傷根,挽救辦法是連盆帶根在水中浸溼,放到陰涼處,並給葉面多次噴水。如果過溼造成黃葉早落,應將受害植株放到通風的地方,控制澆水的次數和澆水量,並停止施肥,防止病蟲感染。

  杜鵑喜歡潮溼的環境,應經常在盆的周圍及葉面上淋些水,保持周圍環境溼潤。如果四周環境乾燥,杜鵑很容易受病。挽救辦法是將受病的杜鵑放入到葡萄等樹下的坑內,上面用玻璃罩好,坑內經常噴水,葡萄枝葉間又能透進斜射光照,病花會慢慢恢復正常。

  杜鵑現蕾之後,要多晒太陽,但在開花期要注意,一定避免強光直射,強光會沖淡花色,並使花提早凋謝。要求有散射光照,並且要求通風良好。

  注意事項:

  1.杜鵑花的根鬚像頭髮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幹又怕溼,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幹,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

  2.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

  3.杜鵑最適宜種在泥質盆裡,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髮育,枝葉繁茂。

  4.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臺,而且要通風,儘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5.杜鵑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濃,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機複合肥。每10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作根外施肥。適時澆水,還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時疏蕾疏葉,把長得過多過密的花蕾和葉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氣流通,養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後,要加重營養,適量多施點磷鉀肥,否則花蕾會轉化為葉苞。

  7.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溼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8.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儘量少損傷根鬚,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託布津,以預防病害。

  9.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環境悶熱、缺乏光照引起,可採取措施一方面促使空氣流通,另一方面噴灑波爾多液、多菌靈。

  10.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釐米至10釐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將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11290,75.00,0.67%***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

  杜鵑是喜酸性植物的代表之一,pH值在5.5至6.5為最佳,喜氣候涼爽、溼潤、通風良好的環境,適宜生長溫度為13℃至25℃,生長期要保持60%至70%的空氣相對溼度,臨開花時相對溼度可達80%左右。杜鵑喜光,但忌強光直射,春秋適當增加遮光,在盛夏季節要達 到遮光70%左右,並經常往葉面上噴水以增溼、降溫,夏季要把杜鵑放在室外養護,以利通風。杜鵑喜淡肥,但忌濃肥,生長期要薄肥勤 施,最好是農家肥,如豆餅水、馬蹄掌水及各類蔬菜、雞毛、魚內臟 等雜物浸泡發酵後的液體肥都可以施用。杜鵑為鬚根,纖細又柔弱,所以不能用粘重土,喜疏鬆、透水、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北方可用山 泥山、落葉松葉土,或人工配製的培養土及其它腐葉土。花落後要修 剪,目的是為了使花型更美及控制花期,剪下的一年生枝條還可以扦插繁殖。

  杜鵑花如有葉正面發黃,背面有紅色小蟲點,則為紅蜘蛛危害,嚴重的會落葉,可用40%的三氯蟎醇1000倍液噴霧,七天一次,連續三次可除之。如葉面黃而葉脈仍綠,為缺鐵症狀,可十天左右噴一次 硫酸亞鐵溶液,濃度不超過5‰,用食醋及發酵好的淘米水也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還有其它症狀如:葉無光澤、紅褐幹尖而逐漸擴大,為 強光直射且通風不佳、溫度過高所致,可改善環境以防治。若是得了 褐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靈、可殺得、甲基託布津等防治。還有葉子發黃或仍很綠,但輕輕一碰枝條、葉便嘩嘩而落,很快落光,此為 光線太暗,悶著了;光線太弱、空氣太乾燥、大氣汙染等所造成的可看情況防治。杜鵑缺水則萎蔫而低垂,新葉嫩白髮黃為長期水大泡根 所致,若葉萎蔫,但仍綠而不易落,也有為水大造成的。葉有大小不 均或成片的黑斑,多為黑斑病,病菌所致,多因水大、通風差,光線太弱綜合因素所造成了病菌感染,可以改變環境及藥物防治,用藥可以參考褐斑病治法。

  杜鵑花施肥種類

  杜鵑花是喜肥植物,除需氮、磷、鉀等主要營養元素外還需要硼、銅、鉬、鋅等微量元素。杜鵑花宜使用肥力緩和、肥效較長的肥料,家庭養杜鵑可以用牛角、羊角及獸蹄片,這些肥料含氮12%~15%、磷0.2%~8%,也含有少量鉀及微量元素。薄的蹄片施後1個月即可見效,厚的蹄角2個月後可見肥效,肥力能保持6-8個月。使用時可結合換盆、倒盆將蹄片等埋入盆邊緣或底部。餅肥也是營養較全面的肥料,餅肥的養分一般含氮2.1%-7.6%、磷0.54%-3.3%、鉀05%一2.7%,一般說來豆餅、花生餅含氮較高,菜籽餅、棉籽餅等含磷多些。施用前要充分發酵。用牲畜糞和樹葉堆制的肥料,可結合換盆摻入培養土中。

  杜鵑花品種不同,對肥料的需要量也有差異。在丹東的杜鵑品種,四海波、雙花紅、蛤蟆牡丹等用肥要少一些;仙女舞、五寶珠、富貴姬等較耐肥;大葉杜鵑等更為耐肥。

  杜鵑施肥應本著薄施勤施的原則。施肥一般在春、秋生長旺期進行,冬季一般不施肥。開花植株春季三四月份換盆時施一次蹄片或糞肥,五六月份施1—2次豆餅或蹄角肥水,雨季可將發酵好的餅肥粉末撒在盆面與表土混勻。秋季再施一次較濃的液肥。一般20釐米直徑的花盆內,生長旺盛的植株全年用肥量為100克左右的豆餅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