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魚怎麼養皮球魚的形態特徵

  皮球魚屬於熱帶小型觀賞魚。體色有紅、黑、銀三色,常見品種有紅皮球、燕尾黑皮球、三色皮球、高鰭紅皮球、高鰭黑皮球等。那麼你對皮球魚的飼養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皮球魚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皮球魚的飼養方法

  皮球魚的繁殖環境要求較低,除注意水質和溫度不發生較大變化外, 較無其它嚴格要求。 母魚的繁殖週期為一個月,大概在產仔後的一個月左右,便會發現母魚的腹部再次突起,大得像快爆的氣球一樣.。在快臨產的那幾天,可以很明顯發現其排洩孔處的皮質變白, 且漸漸向外突起,注意不要在孕期驚嚇母魚。隨著產期的臨近, 排洩孔會漸漸撐大,母魚在產前食量較少,且流動速度明顯變慢, 經常會有撞缸壁的行為出現,且上下游動。此時便可將母魚撈出待產,大約一至兩天,便可以收穫小魚, 身形較大的母魚每次可產仔20-30只左右. 產仔時須注意保護仔魚,由於母魚的辨別能力較弱, 會出現誤吃仔魚的情況。 剛出生的仔魚身形較黃銀皮球仔魚而言較大, 但體質較差,不容易活,須小心養, 在剛出生後的前兩三天要避免驚嚇和水溫變化, 也不要換水或者轉移,待其可游出水面時再喂蛋黃水或洄水。

  皮球魚的形態特徵

  這種魚平時大約有兒童的的拳頭大小,渾身滾圓。它們生活在我國西雙版納的森林溪水中,因為它和得像小孩兒玩的皮球,因此被稱做皮球魚。它們在陰雨連綿的天氣裡,還會上岸爬到山坡上尋找食物,這時如果有誰無意中驚嚇到它,它立刻會充氣膨脹起來,滾下山坡逃回水裡。

  皮球魚的生存習性

  性情較溫順,可與其他魚混養。飼養水溫18℃~30℃,喜弱鹼性硬水。餌料以魚蟲為主,也可攝食顆粒飼料,繁殖水溫24℃~26℃,雌魚臨產前腹部有一明顯的胎斑,快產卵時性情很變得煩躁,游上游下的。每次產仔50~150尾,卵胎生。

  皮球魚的繁殖技術

  靜水:皮球珍珠由於體形肥碩,遊動十分笨拙,如果過濾系統的水流強度過強,容易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不利於魚兒發育,並且影響對餌料的採食。因此飼養中儘可能採用換水的方式保持水體潔淨和溶氧充足,而不使用水泵物理過濾。如果條件所限一定要用,過濾泵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要適當保護,推薦使用帶孔的透明亞克力板隔開,以免強水流對皮球珍珠的衝擊。

  淺水:皮球珍珠內臟不耐深水壓力,適於在淺水中單養。水深不能超過30釐米。並且飼養要沒有任何飾物,以免刮傷珍珠鱗片。水面寬敞,在0.5平方米以上,最好選用木海或者水泥池飼養。

  少食多餐:皮球珍珠的腸道很短,消化力弱,餌料要求新鮮,富有營養。皮球珍珠很貪吃,如果一次餵食較多,會引起消化不良。但飼料量不夠,又不利於幼魚成長特別是當二月齡的皮球珍珠處於“破肚”期,如果缺乏餌料,會造成“老頭魚”,即魚兒很難再次長大。對於成魚要減少餌料中脂肪含量,避免成魚過度肥胖,影響繁殖能力。

  少量換水:皮球珍珠對於水溫改變十分敏感,因此在換水時要特別注意,使用“老水”養育。換水次數多但每次換水量少。一般每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不超過總容積的1/5/。

皮球魚的形態特徵